為什麼有的老人說寶寶不可以穿兩件馬甲?

小胖154120916


正好我遇見了和你遭遇一樣的家庭,我朋友的孩子浩浩今年五歲了,長得十分的乖巧懂事,是個聰明的男孩兒,但是浩浩的爸爸卻不開心,因為爸爸對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總被欺負而心煩。浩浩爸爸煩惱的說道:“孩子是個乖孩子,但是孩子去幼兒園之後,經常回到家中身上帶著傷,不是身體上受傷了,淤青了,就是小課本被人塗塗畫畫了,或是被人撕了破壞了。雖然我們做家長的,也經常找老師,但是卻沒有什麼用,因為老師表示無能為力,孩子太多了,根本看不住,有時候孩子們之間打打鬧鬧總是有的,家長這邊制止了,轉個頭又鬧上了。

一般而言,孩子之間相互搶玩具,搶東西,都是相互玩鬧的,追逐打鬧,你來我往的,但是浩浩卻很例外,浩浩做事十分的被動,每次浩浩手裡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走了之後,也不會搶回來,在相互玩鬧中,被人推倒了也不說話。

顯得十分受欺負的孩子都有著什麼特點呢?經過觀察發現,如果孩子經常被他人欺負,不知道怎麼反抗,常常有著這些特徵:

第一種特徵:孩子看起來比較的柔弱,好欺負;

第二種特徵:孩子對事情比較謙讓,一直隱忍,使人得寸進尺;

第三種特徵:孩子性格上比較自卑和懦弱,很少有反抗意識。

孩子並不是天生性格如此,是後天不斷養生的,孩子養成這樣的性格是家庭教育有關係。在日常教育之中,家長應該怎麼做,才不會讓孩子變得“經常受人欺負”呢,家長可以做以下幾點:

第一種方式:家長應該要及時的給予孩子尊重和愛的陪伴

有些孩子在性格上比較軟弱,但天生性格軟弱的原因是少數,大多數還是與後天家長的教育有關係,是家庭的成長環境影響了孩子的性格特點。在家庭當中,難免有家長雙方之間存在了爭吵,不和諧的聲音,如果家庭中家長總是不斷的爭吵,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相對而言也會比較懦弱和膽小孩子,同時容易被別人欺負。父母要想養出一個不被人欺負的孩子,第一步就是學會對孩子尊重,同時加強對孩子想法的聽取,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尊重和陪伴,幫助孩子建立自己自尊心,孩子的自信提高,也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別人欺負了。

第二種方式:家長要培養孩子進行自己事情獨立處理的能力

孩子可能會因為缺乏相應的認知能力,所以不能做到某件事的獨立完成,會對自己產生無力的感覺,因此會有自卑的心裡。會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從而變得缺乏自信,而自卑和懦弱。

家長這時候的教育,就需要提升孩子的獨立思考和辦事能力,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進行多次的示範,讓孩子自己學習找到問題的難點,進行解答和處理,學會自我保護,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能讓孩子變得自信堅強,不害怕他人,不會受他人的欺負。

第三種方式:家長要多帶孩子進行社交活動,有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

有一部分孩子性格比較膽小,看到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敢過去,不敢和小朋友主動說話,無法適應集體生活,無法好好的融入集體裡面,這種情況容易被他人孤立,受到欺負,這樣帶孩子自己受到委屈也不懂得跟家長講。

這時候家長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多多可能的帶孩子參與一些戶外集體活動,用自己的示範,來教導孩子如何進行正確的、正面的與人交往,同時,家長可以在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讓孩子獨立的處理,提高孩子自己的社交能力,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和進步。

第四種方式:家長要切實的關注孩子語言能力的表達,提高孩子的反抗意識

很多孩子在一起玩耍,容易發生矛盾,爭搶玩具,爭搶東西,甚至是失手打人,家長在這個時候要出手對孩子進行保護,教育孩子辨別是非,同時教導孩子怎麼樣對自己進行自我保護,懂得對欺負自己的人說“不”。家長教育孩子掌握好適當的交友分寸,及時引導孩子的行為。

所以,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深遠的作用,雖然教育孩子的過程是繁瑣,但家長還是需要不斷的堅持,用愛、用心、責任心,努力的走近孩子之中,走進孩子的心裡,幫助孩子成長為自信、陽光、大方、向上的人。


噢特慢的媽媽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名寶媽。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個人覺得這句話完全可以忽略,自己帶孩子想怎麼帶自己有決定權的。老人家的思想有時候會停留在老一輩的習俗傳承,別介意,至於不穿兩件馬甲?我也很想問一句,為什麼要穿兩件馬甲[捂臉],我自己帶孩子我給你這麼分析一下,馬甲就是護著背部,溫度恆溫在背部,如果穿兩件不方便散熱,汗來來回回在背部,容易感冒。雖然理由有點牽強,我個人這麼認為。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涵子麻麻快樂簡單


是嗎?沒聽過,自己的娃,自己帶,舒服就好,不要被道德綁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