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经历挫折不自卑,妈妈要学会掌握技巧

文/萌主(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座在山中早已经失去了香火的破旧寺庙中从小生活着三只小蜘蛛,为了能够在这山中生活下去,他们决定各自在寺庙的四角分别搭建起蛛网,用来维持生活,扛过即将到来的寒冬。

第一只蜘蛛将织出来一面又大又漂亮的蛛网,但是伴随着一阵风吹过来,蛛网四分五裂,这只小蜘蛛觉得织网风险太大,远不如直接吸食地上的浆果生活更为方便。

第二只蜘蛛也在寺庙的角落织出来一面漂亮的网,在风吹过的时候同样被吹坏了,小蜘蛛继续低头织网,没想到刚织好又被雨给冲垮了。于是第二只蜘蛛放弃了。

第三只蜘蛛可并没有织出漂亮的网,但是在风吹雨打之后,小蜘蛛反而乐此不疲地进行着这份枯燥的工作,直到有一天风停雨住,小蜘蛛终于织出了又大又漂亮的网熬过了寒冬。

三只小蜘蛛的经历反映出来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状态,我们把它称作:获得性失望。

“获得性失望”:指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一些需要而信心满满地去尝试,却在想要“获得”的过程中收获“失望”的情绪,以至于出现一蹶不振的情况。


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经历挫折不自卑,妈妈要学会掌握技巧

“获得性失望”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在经历挫折后抗压力的变化。

就像三只小蜘蛛,第一只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努力,第二只小蜘蛛在努力了几次之后怀疑自己,心态发生变化,第三只小蜘蛛在面对挫折时反而乐此不疲的继续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经历挫折不自卑,妈妈要学会掌握技巧

01小蜘蛛的经历在我们的养娃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前段时间,一位妈妈向笔者私信说她今年已经10岁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参加学校安排的一些活动时,孩子总是瞻前顾后。

妈妈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无可奈何,于是将孩子送往了封闭的寄宿学校,然而情况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好转。

倘若是参加的比赛活动自己没有被选上,更是把自己封闭在家,谁都不和谁交流。由于孩子这样的性格,导致孩子身边小伙伴也不太多,俨然成为了班里的“小怪娃”。

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经历挫折不自卑,妈妈要学会掌握技巧

02孩子在经历挫折后的表现和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关系?

心理学者埃迪.布鲁梅尔曼针对这个问题组织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先将孩子分为两组,一组为“无条件接纳”,另一组为“有条件接纳”,通过对于孩子是否因为身上的脏东西被拒绝接纳,自己做错事情是否会被接受等等比较分析。

几周后的分析结果显示,“无条件接纳”组的孩子更容易从失落的情绪中走出来,而“有条件接纳”组的孩子会更沉浸在失败的氛围中。

这组实验结果对于父母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生活中所遭遇的失败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父母应该像“无条件接受”组一样,学着对孩子采取“无条件接纳”的办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处理应对孩子的失败。

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了事,更不能采取“我讨厌你”“你太笨了”等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损害的方法进行教育。

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经历挫折不自卑,妈妈要学会掌握技巧

03父母应该如何采用“无条件接纳”办法帮助孩子培养抗压能力?

1: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失败

“无条件接纳”的第一个关键在于父母应该从心理上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失败。犯错误和失败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正常现象

允许孩子犯错和失败,就代表着父母已经从内心已经接受了孩子“不完美”的前提,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也会更加包容地去迎接孩子,引导孩子发生改变。

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成长会逐渐变得不害怕失败,抗压能力也会随之得到相应提升。

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经历挫折不自卑,妈妈要学会掌握技巧

2:在孩子犯错后,和孩子一起总结错误,反思错误而不是反思“爱”

接受孩子的错误是不是意味着全盘接受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成长”的小飞侠?

当然不是,孩子的成长仍需要父母来调整方向。在孩子犯错和失败后,父母应该找时间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次犯错的原因和调整自己失误的方向。

学会“无条件接纳”,孩子经历挫折不自卑,妈妈要学会掌握技巧

父母和孩子要作为一家人这一个整体共同面对孩子遇到的小问题,让孩子从小建立一种:失败不可怕,有家人帮助改正的观念。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在父母和孩子的反思中,我们反思的是已经发生的错误,而不是一家人之间的情感和爱,所以,拒绝“我讨厌你”“笨死了”这些情绪化表达。

试想一下,孩子在面对失败后想起家人时不是鼓励,不是安慰,而是“伤人”的话语,孩子又怎么建立坚固的心理防线呢?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