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的作用,在于抛砖引玉

受疫情的影响,一季度统计局公布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2.5%; 各地政府开始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那么消费券到底能否起到作用,扭转消费下滑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造成消费下滑的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收入下降,造成的消费的信心不足;

 当前的收入下降: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9%。

消费券的作用,在于抛砖引玉

数据来源:统计局官网

未来的收入预期降低:疫情的冲击下,企业经营困难,裁员、降薪、企业倒闭的事件层出不穷,导致人民对未来的收入的预期降低,储蓄的意愿增强;比如家电业,海信、海尔的降薪乃至裁员,美的高层冻薪30%等;

消费行为受到限制

受到疫情的影响,部分行业的无法开门营业,人们无法出门等,导致消费的行为受到限制,尤其是教育文化娱乐、衣着、交通运输等行业受到的冲击比较严重,电影院至今还无法开门、学生还没有全部返校、航空运输业一季度巨亏近400亿,下图是一季度消费支出下降的情况:

消费券的作用,在于抛砖引玉

数据来源:统计局官网

消费理念的冲击及改变

疫情影响下,人民的避险情节增加,超前的消费的理念受到冲击,储蓄的意愿增加,央行的信息显示,3月末住户存款余额8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同比多增4012亿元;

那么发放消费券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觉得是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玉在何方呢?

消费者的储蓄之玉

央行的数据:一季度末住户存款余额87.8万亿元,绝对数量比较大,在货币供应量中占比比较高,增长13%也比较多,反映了居民的总体储蓄比较多,储蓄率比较高。当前,中国的储蓄率在国际上仍然是比较高的,这也是我们应对疫情冲击一个很好的基础。

消费券的抛出,就在于挖掘这块玉,没有这个基础,中国估计要和美国一样要直接发钱了;这个消费券的作用,在于撬动这部分资金;

消费券的作用,在于抛砖引玉

从消费者的类型来看,更多的是撬动的那些经济行和冲动型的消费者,经济型的刚需消费者,更会利用这些消费券去消费;对于冲动型消费者,一有活动就向前冲的,更是特别喜欢;对其其他类型的消费者,估计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消费券的发放更集中在非刚需的领域,如酒店、餐饮(可以在在家做饭)、旅游等领域,如果无法精准匹配到有内在需求的人手中,估计好多会沦为鸡肋;

其实这个消费券,更多的是一种价格补贴,类似于家电下乡、汽车下降的补贴,通过价格去增加销量,就看你需不需要;不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为小利益所以吸引。

消费者的未来收入之玉

消费券的发放,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让整个经济再次快速运转了起来;我们都知道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不断的循环才能正常增长;发消费券,就是让经济回到正常循环的正轨,消费和生产不断的促进,收入不断增加,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综上,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一方面在于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的消费潜力的挖掘,另一方面更是让经济重新启动,走向正循环的必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