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王小骞说:


马上快开学了,不少老母亲暗自高兴,终于要解放了!


哎?别高兴太早,有没有发现,虽然假期延长了三四倍,但是孩子的作业依旧是没!写!完!


接下来的几天,这“陪写”的任务是逃不掉了!


那我们家长如何才能情绪平稳地完成这个任务,同时又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我根据自身经验和教育专家的建议,提供几个亲测有效的行动方案。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孩子写个作业怎么就这么难?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我有个朋友,儿子小名果果。果果已经进入小学一年级,每天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这不仅对果果来说是个不小的任务,对陪写作业的果果妈妈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因为写作业的问题,孩子和妈妈之间永远有打不完的战争……


吃完晚饭,到了写作业的时间,妈妈对果果说:“果果,咱们该去写作业啦。”


果果说:“妈妈,我想去厕所。”


妈妈:“嗯,那你先去吧。”


果果回来后,妈妈说,这下可以赶紧写作业了吧?


想不到刚坐下来一会,果果又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喝水。”


妈妈把水杯端过来,果果喝了一口,把水杯放下,开始倒腾笔袋,就是不开始写作业。过了一会,妈妈又问他:“果果,你怎么还没开始写啊?”


果果又说:“妈妈,我后背痒痒。”


妈妈赶紧又过来给他挠痒痒。挠完痒痒,果果又说:“妈妈我想吃个水果……”


终于,妈妈忍不住,大声说:“你别磨蹭了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吃水果!”


果果只能老实地坐下,真正打开作业本,半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刚写几个字,就开始打哈欠。没写几分钟,不是把橡皮碰掉地上,就是把笔碰掉地上,要么就是这个本找不到了,那个书找不到了……


本来没有多少作业量,果果硬是磨蹭了一个多小时才写完,妈妈在一旁看着,急得都要憋出内伤了。


妈妈知道,果果只是在拖延时间,不想写作业。而且,这样的套路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一遍。所以,妈妈每每遇到这种情景都有血管即将爆裂的感觉。


但是,这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个更要亲妈命的环节——检查作业。


一到检查作业,妈妈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怒火,常常动不动就爆发:“你这语文作业写的是什么啊?这些字跟画龙似的?!你的数学怎么学的,这么简单的加减法都能算错?!你眼睛长在后脑勺上吗?抄题都能抄错数……”


上面果果的故事,可能是中国千千万万家庭的典型场景,它也是父母和孩子角力斗智斗勇的超级大戏。


所以,不用多说,很多父母陪孩子写作业时都会抓狂。不论是多么平常里如何端庄大方、温柔似水的母亲,还是温文尔雅、慈祥可爱父亲,在陪孩子写作业面前,都免不了情绪崩溃的俗套戏码。


甚至还有家暴戏份上演,很多暴脾气的父母因为写作业问题还会对孩子又打又骂,搞得孩子又哭又闹,而父母呢,真的是又气又累,而且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循环怪圈无法自拔。


最后导致孩子更不想写作业,父母也更不想陪写,最终亲子关系崩塌,两败俱伤……


我也体验过陪孩子写作业,被气得要“撅”过去的炸裂感觉。


在中国家庭,陪孩子写作业可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任务,

那我们家长如何才能情绪平稳地完成这个任务,同时又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我根据自身经验和教育专家的建议,提供几个亲测有效的行动方案。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给陪写作业家长的“养生大法”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01

提前预设出错率,允许孩子出错


父母如果在孩子写作业的出错预期上设定错了,那么自己一定会反复受到地狱式的折磨。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做错题就起急,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孩子一旦做错,父母就血往上顶,想要发作。


其实这里面有个非常深的认知误区,对父母简单的题目,对孩子来说可能就刚好是难点,但是父母却只觉得孩子粗心或者笨。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错题,实际上是他们成长的必要免疫力,从来都不错的孩子,未必就好。


要是孩子天天写作业一点错都不出,考试也门门100分,那不是神童吗?而且就像从来不感冒发烧的孩子,他们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免疫力吗?所以孩子写作业出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程度预设一个出错率,

比如我预设的是30%。如果我检查完作业,发现孩子的出错率在预设范围内,那我的情绪就不会有什么波动,会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指导她订正。


预设出错率是家长情绪稳定的保证。


02

真正接纳孩子写作业的慢


父母对于孩子写作业慢的现实,需要持有良好的理解和接纳度。


父母的急躁多半是因为对孩子成长进程的不理解,实际上,我们养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


你看,牵的是蜗牛,不是羚羊;牵着散步,不是奔跑,就是慢呀!而陪孩子写作业,则更像是“牵着蜗牛做慢动作”。


所以孩子写作业慢是正常的,尤其是刚上学的时候。一上来就能快速写完作业的孩子真的是异类,不是天赋异禀,就是他们内心有着超强的不安全感。


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智力和认知水平去评估孩子对作业的感受。


如果陷入了这样认知错位的陷阱中,父母会身心俱疲。


陪写作业时,家长先在心里接纳孩子的慢,当孩子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后,就会提速。请时常跟自己默念六个字:慢慢来,才会快。


有的家长读到这里可能会说:“你就是让我做佛系父母呗?我的脾气控制得再稳定,孩子作业写不好,我也迟早会原地爆炸。”


来,控制一下血压,我给您提供三个培养孩子好好写作业的方法。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三个培养孩子好好写作业的方法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01

谈判履约法


先谈判。


第一个动作叫“拉红线”。


在大人孩子都情绪平稳的时候,家长跟孩子郑重其事地约定:作业,每天都必须完成,和孩子达成共识。相当于大人孩子共同拉起一根红线—不完成作业不行。


第二个动作叫“放权”。


跟孩子说,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所以几点写你说了算。只要当天完成就行。这两点孩子都不会排斥,只要家长好好说话,孩子会同意。


接下来是“履约”。


按照谈好的,孩子自己决定几点写作业,那么家长一定要忍住别催。如果孩子一直玩,快到睡觉时间了还没写,家长这时可以拿“红线”提醒孩子,“再不写就完成不了了,现在去写,可以吗?”

这时的提醒和平日的催促不同,这是在履行谈好的第一条—每天作业都要完成,这条孩子是同意的,所以对他有约束作用;而平日的催促在孩子看来仅仅是催促,只会让他烦躁。


然后,就陪着孩子写作业,孩子会拖拉、会烦,会困,你都别发火,就陪着,等他写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获得一手经验,怕完成不了的焦躁感,想睡觉的困倦感,孩子自己体验到了,那么他就会自行做出判断和调整—这也太难受了,我以后还是早点儿开始写作业比较好。


从这儿起,写作业的自我管理开始了!让孩子获得一手的人生体验比家长说教、催促的二手经验好使一万倍。


当然,我也必须告诉家长,有的孩子调整速度快,可能两三天,有的孩子调整速度慢一点,但只要谈判履约做到位,孩子都会有变化。


特别提醒一点,家长的动作切勿变形,尤其在履约的时候。


02

拆分任务法


对孩子而言,写完作业是一个有困难的任务。孩子面对在他看起来很艰巨的任务时,会产生逃避和抵触的情绪,宁可磨蹭也不想去完成。


我印象深刻的是,现在我们炒菜削一个土豆皮的时间大约也就是1分钟,哪怕是小土豆,削完一小篮子,也只需要10多分钟,但是我记得小时候帮妈妈削土豆皮就是人生灾难,感觉一小篮子土豆就像山一样高。


这个削土豆皮的经历前后一对比,我就发现,孩子面临的在成人看起来很容易的任务时对他们可能都是非常艰巨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帮助孩子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


比如,语文作业要求孩子抄写20个生字,我们可以让孩子分为四组抄写,一组写5个,写完一组进行短暂的休息。


写作业过程中,帮孩子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可以有效减少他们的畏难和抵触情绪。


03

激励法


抓住优点使劲夸,让孩子在写作业这件事上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以激励他有信心去面对作业的任务。再小的优点也是优点。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任何的小优点,然后抓住这些优点努力夸奖,为我们未来不再陪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油盐不进,无论骂还是夸,都不好使。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夸奖孩子有效,而你无效,主要是因为一开始夸得点位不对,夸得力度不够。


关于夸奖,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被试者分成四个组。


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


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他们存在的每一点问题都严厉批评;


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但让他们听其他两组接受表扬和批评;


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显示,前三组的工作成绩都比控制组优秀,表扬组与训斥组显然比忽视组优秀,而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就是著名的“赫洛克效应”。


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工作结果及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比批评好很多。


对成年人如此,对儿童效果更加明显,因为孩子的理性思维和情绪脑发育都还不够健全,更加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


我们从这个实验中也能得到一个非常指向明确的养育行动方案,那就是表扬、夸奖孩子可以让孩子不断进步,让孩子的偶然行动演变成持久的良好习惯性行为。


有时候孩子对自己的长处和一些细小的优势没有意识,但如果父母发现这些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孩子,就会起到正反馈,增强回路强化优势的作用,从而有机会把偶然行为演变为长期习惯。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划重点!陪写作业的两个小绝招


开学补作业大战!被难哭的家长一定要了解“赫洛克效应”!


我们再回到孩子写作业的问题。


早早和其他孩子一样对着作业一筹莫展,每天总是想方设法的拖延写作业的时间。为了鼓励她,我经常“戏精上身”当着早早的面上演各种打鸡血鼓励表扬的戏码。


第一场戏,不管早早写作业之前怎么闹,当她开始安静写作业,哪怕只有短短10秒钟是安静的,这时我就抓住机会 “变身戏精”跟她说:“宝贝,你先别动。”


然后拿出手机,给她拍一张照片。再指着刚才的照片说:“宝贝你看!你刚才认真写作业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太酷了!”


当孩子的表现得到夸奖,自然会觉得很开心,会加大他自主完成作业的劲头。虽然专注力可能依然保持不了太久,也会比之前的效果好很多。


假如早早作业做得并不理想,我就要上演第二场戏。


她刚写完作业,我拿过来检查,抓住优点使劲夸。


比如语文作业,哪怕满篇的字写得都像“蚂蚁爬”一样乱,但只要有一个字写得好,我也对孩子说:“宝贝,这个字,你写得真是太漂亮了,横平竖直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哪怕满篇都没有一个字写得好,也没关系。


在某个字里,总有一横或者一竖是直的,我也可以抓住这个小优点,夸奖孩子。


我在检查孩子数学作业时,不会生气地指责孩子做错的题,而是关注孩子做对的题,对孩子说:“宝贝,这道题你都能做对,你这个数学思维真是比妈妈小时候强100倍啊!”


无论别人叫我“彩虹屁”父母,还是“戏精”父母,都无所谓。


重点是,我需要让我的孩子真正在鼓励中找到向前的动力,孩子在写作业时得到夸奖,从而有愉快的感受,这是对孩子写作业的一种有效的鼓励和推动。


很多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做过综合研究,情绪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是呈正相关关系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总批评、指责他,带来了孩子的糟糕情绪,那么他的学习意愿会大幅下降,甚至放弃,学习效果好不了;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进行必要而具体的夸奖,那么就会引发孩子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会直接激发孩子对于作业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被赞美,是每个人的深度渴望,是对人性的滋养。


它甚至是一种内心力量和生活的态度与哲学,赞美每个值得赞美的事物,我们总会和孩子一起遇见美好的未来。


现在,你还会被“陪写”吓哭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