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互聯網+醫療

【背景鏈接】

  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其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諮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

  【模擬試題】

  當前,很多人在生病之後,都習慣上網瞭解病情、尋求治療建議。但日前媒體調查發現,在一些醫療信息網站上,看似專業並冠以正規醫生名號作出的解答,其實並非出自真正的醫生。一些網站甚至招聘普通網友“自導自演”,既當患者又當醫生,以複製、粘貼、編造的手法描述病情,求助並作答。請對此現象,談談你的看法。

2020公務員面試模擬題:互聯網+醫療

  【參考解析】

  1.觀點: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也被更廣泛地應用於醫療行業,可以說,在醫療領域,互聯網技術大有作為。“互聯網+醫療”是當前方興未艾的醫療新形態,也獲得了政策的鼓勵和資本的青睞。作為受益者,我們支持它朝著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對於過程中還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2.好處

  (1)對於患者而言,網上掛號、預約診療不僅極大地節省了傳統掛號排隊的時間,低廉的成本也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線查詢檢查、檢驗的結果也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2)對於醫院而言,感冒發燒、頭疼腦熱等常見病多發病的網上診治,為醫院節約了大量接診資源;人工智能技術也為醫院節省了人力成本,極大地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和醫療服務效率。

  (3)對於整個社會而言,這是一種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於把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到偏遠的地區,藉助網絡開展遠程問診,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等諸多制約,為更多病人帶來福音,緩解了當前看病難的問題。

  3.存在的問題

  (1)網上問診的醫生資質良莠不齊,一些不具資質的“假問診”為了追逐利益,不惜非法行醫,給病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損害,一旦發生誤診或者因為誤導致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無法追責。

  (2)容易導致“互聯網+醫療”遭受汙名化,損害這一行業的健康發展。

  (3)網絡監管部門對於醫生資質的審核流程不夠完善,監督力度不夠。

  4.對策

  對於醫療信息平臺等“互聯網+醫療”領域,嚴格的監管和規範勢在必行。網絡僅僅提供了一種技術和信息手段,並沒有改變醫患雙方的醫療關係和法律關係。因此,

  (1)監管部門應該像監管線下醫療服務一樣,嚴格監管線上的醫療服務。對於行醫資質、行醫規範、醫患雙方權利義務的界定等,需要嚴格規範和監管。對於冒用醫生名義“自導自演”者,以及縱容、鼓勵造假的醫療信息平臺,監管部門都應該嚴肅追究其法律責任。

  (2)對於真正的醫生和病人通過網絡開展的問診,其相應的技術標準、行醫規範、權利義務規範,也應該儘快建立健全,使這種新生的醫療形態有章可循。

  (3)大眾也應對待病情更加小心謹慎,身體不舒服時,及早預約正規醫院的醫生進行網上或者面對面問診,做到早發現早預防。

  總之,對於“互聯網+醫療”的整體發展,更應該有宏觀規劃和具體步驟,既讓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而煥發新生,又確保這種新醫療形態的規範有序,使其能夠健康、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