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格局的形成

到了1949年,國際事務的重心已不再是處理二戰後遺症。相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和其他國家在核武器時代,都忙於一場全新的,或許更危險的衝突——冷戰。

冷戰格局的形成

1947年6月份,美、蘇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降至冰點。二戰期間雖同為盟國,但兩國從未完全信任,二戰後,兩國關係每況愈下,不斷惡化。當時的美國成為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大國,而且斷定美國及其盟友可以免受任何國家直接軍事打擊。

然而,從1945年二戰結束起,遭受戰爭摧殘的歐洲經濟一直不能快速復甦。在此背景下,美國領導人擔心共產主義思想會因此得到迅猛發展。問題的關鍵卻是:盟國的種種政策實際上組織了戰後德國的重建進程。以蘇聯為首的盟國瘋狂掠奪德國大部分的工業品和其他資源。

馬歇爾計劃

直至馬歇爾計劃出臺,以上情況才徹底改變。根據馬歇爾計劃:美國將援助包括蘇聯在內的歐洲所有國家。但是,除其他援助條件外,杜魯門總統及其幕僚們還添加了一條附加條件——所有受援國必須接受美國對援助經費的監督。蘇聯政府迅速回應,斷然拒絕美國的援助計劃,並聲明其東歐的衛星國也拒絕美國的經濟援助。

冷戰格局的形成

從1948年開始,馬歇爾計劃援助資金源源不斷注入歐洲,到1951年,歐洲多個國家接受了美國共計120多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在此期間,歐洲經濟大幅增長,其繁榮程度甚至超過了20世紀30年代末的水平。國際貿易也得以恢復,馬歇爾計劃不僅促進了歐洲經濟的發展,對美國也是大有好處。後來,因為這些歐洲國家必須共同商議如何分配美國提供的援助資金,歐洲各國間開始了廣泛的經濟合作,並且於1957年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最終演變成現在的歐盟

東德和西德

1948年3月,美、英、法三國同意將各自在德國的佔領區合併為一個國家。6月,推出了新貨幣,取代了當時仍然流通的希特勒時代的德國馬克。

戰後蘇聯歐洲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德國永遠不再稱霸歐洲大陸,因此,蘇聯將任何有利於德國經濟復甦的措施都視為威脅。蘇聯對盟國的貨幣改革及其他措施立即做出了反應:封鎖在柏林佔領區的所有通向盟國的公路和鐵路線。柏林封鎖通常被視為冷戰時期的首次對抗。

冷戰格局的形成

1948年6月柏林封鎖期間,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正在卸貨的運輸機

蘇聯原本希望盟國會因此撤銷在西德實施的一系列計劃。但是卻忽視了盟軍的空運能力。數百架美英飛機每天都往返柏林機場,為柏林人運送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資。柏林一直依靠此種運輸方式維持正常運轉,直到1949年蘇聯最終解除了封鎖。

冷戰格局的形成

1949年8月大選獲勝後,康拉德·阿登納成為新生國家西德(聯邦德國)德第一任總理,支持者向其表示祝賀。

至此,冷戰才真正開始,1949年兩個新國家——西德和東德(民主德國)分別成立。8月,西德進行了第一次大選。4月4日,包括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在內的12國共同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約定凡是侵犯其中任何一個成員國的行為都視為對所有簽約國的侵犯。北約組織實質上是美國做出的公開承諾:不在恢復二戰前長期實施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然而此時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又出現了一個新威脅。1949年8月,蘇聯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之後蘇聯在20世紀50年代建立了以蘇聯為核心的東方軍事同盟——華沙條約組織。

冷戰格局的形成

1949年,在各盟國外交官的注視下,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北約組織宣告成立

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之間的冷戰角逐以及隨之產生的核威脅相制衡開始主導此後四十年間的國際舞臺。而促成二戰爆發的那些重大問題,早已湮沒於浩瀚的歷史煙雲中。

附;

喬治·馬歇爾

冷戰格局的形成

一身美國陸軍戎裝的五星上將喬治·馬歇爾將軍

馬歇爾將軍(1880—1959)1939年至二戰結束期間任美國陸軍參謀長。一般認為,美國能在二戰獲勝,馬歇爾功不可沒,是最重要的決策者。早在1939年—1941年期間,馬歇爾便著手對軍隊進行了大幅整頓,力求做到吐故納新,為隨後美軍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整個戰爭期間,馬歇爾始終堅持“德國優先”的原則,認為應該直接跨過英吉利海峽才能擊敗德國。二戰結束後,他出任美國國務卿,幫助制定和實施美國的《對外援助法》,這一法案後來被稱為“馬歇爾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