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著名童話《小王子》中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

隨著年齡增長,很少人能再重溫童年的感覺,所被牽動的無非是一首歌,一句玩笑,回憶尚未發酵起來便又歸於平靜,歸於成年人的常態。即便是在童話裡,小王子也不得不變化,變成一個無聊的大人。

《彼得·潘》同樣是極富盛名的一部兒童作品,由英國劇作家詹姆斯·巴利創作而成。最初在倫敦劇場公演,隨後寫成小說,一個世紀過去了,至今仍風靡世界。“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這是書籍開篇的第一句話,這個長不大的孩子就是主人公彼得·潘。

《彼得·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書籍封面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幻想過自己會飛行,在小島上自在地生活。彼得潘就住在這樣一個靠飛行才能到達的夢幻島上,這裡有很多夥伴,有精靈可愛的花仙子,漂亮的美人魚,還有海盜。這樣的生活平靜又刺激,小女孩溫蒂來了,又離開了,當溫蒂已經慢慢長大,彼得潘還是那個記憶裡的小男孩。

《彼得·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來自書籍《彼得潘》


工業革命時代下的創作風潮——重返童年

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國爆發了工業革命,這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舊有經驗在新的環境下不再適用,知識體系同樣如此,懷舊與感傷的情感體驗成為主流,這同樣反映在文學作品裡。

當時的作家創作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以狄更斯為代表的現實主義,書寫了童年的苦難與艱辛,如《霧都孤兒》。另一類同樣著眼於重返童年,但從幻想性書寫入手,意在呈現童年的絢爛色彩、荒誕色彩,如《愛麗絲夢遊仙境》《彼得·潘》。

彼得潘是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小孩,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而飛行是人類亙古的渴望,二者結合,一個生氣、活潑的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了。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提出認知發展的階段性,在2~7歲,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這一時期兒童發展的最大特點是自我中心性,只關心自己,總想吸引別人注意力。

彼得潘也是這樣,做事隨心所欲,輕易地把孩子從家庭裡帶到夢幻島上;喜歡玩假裝的遊戲,命令其他孩子假裝吃飯、玩耍,並樂此不疲;彼得潘同樣有著強烈的炫耀心理,在別人快掉到海里時才出手相救,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超技藝。這些純粹的兒童特質,正是“返璞歸真”,令讀者動容之處。

《彼得·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來自書籍《彼得潘》


從來沒有反派,所有的皆是一個人的對立面

正如眾多文學作品一樣,惡人非惡,實則是一種矛盾,一種隱喻。

比如胡克船長,海盜的統領。胡克有著清晰的訴求,就是利益。當彼得潘與胡克打鬥時,彼得一直遵循公平原則,當胡克落水時甚至伸出援手,胡克呢?自然是贏為上,趁機拉下彼得,這樣的對立在書中比比皆是。事實上,二者不是互不相容的,不如說是一個人的集合體。當他還是個孩子時,善惡觀源於本能和直覺,當他逐漸長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卻只被利益點所驅使。

“傲慢無禮的年輕人,”胡克說,“你準備受死吧。”“陰險毒惡的傢伙,”彼得回應,“看劍。”

《彼得·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來自書籍《彼得潘》

達林先生是成人世界的另一面,沉重、勞累的一面。“第一個出生的是溫蒂,接著是約翰,最後是邁克爾。”家庭又有新成員了,達林先生的擔子又重了一點,開心的同時還想維持體面,於是一便士一便士地計算開支。彼得潘從不用擔心這些問題,自在地飛來飛去,沒有束縛。成人世界恰恰相反,心酸太多,無奈太多,花仙子、美人魚都是空洞的意象,日復一日,生活的烙印又加重一分。

星星無比美麗,但它們永遠置身事外,這是對它們很久之前做過的一件錯事的懲罰。時間太久了,沒有星星還記得那究竟是一件什麼事。所以年長的星星變得愈發目光呆滯、寡言少語,但年幼的星星有時仍然會感到好奇。


人物跳出書本,成為流行的文化符號

很多作家會以自己的經歷為原型進行寫作,詹姆斯·巴利同樣如此。在詹姆斯·巴利六歲時,他十三歲的哥哥大衛死於一次滑冰事故。大衛是他母親最心愛的兒子,母親因此傷心欲絕。為了讓母親高興,巴利常常穿著大衛的衣服,模仿大衛的舉動。有次母親甚至將他認作了大衛,問道,“是你嗎?”

在母親心中,大衛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巴利扮演著停留在十三歲的大衛,這正是彼得潘的人物原型。

《彼得·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來自書籍《彼得潘》

巴利與母親的關係在書中同樣有所體現,體現在彼得·潘與溫蒂的關係上。當溫蒂被海盜抓走時,彼得·潘爆發出了強烈的保護意願,並且最終營救成功;當溫蒂要回家時,彼得·潘非常想把溫蒂留在夢幻島上,但最後失敗;當溫蒂回到家與家人團聚時,彼得·潘在窗外目睹了這一切,難受、又無比嚮往。

溫蒂就像一個母親一樣,包容、引導著彼得·潘,而彼得·潘既渴望又拒絕的表現,也象徵著巴利本人的矛盾性。

那天夜裡他做了一場夢,在夢中他哭了很長很長時間,溫蒂緊緊地抱住了他。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彼得·潘》經久不衰,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主人公彼得·潘的形象更是跳出書本,成為了流行的文化符號——彼得·潘綜合症。渴望愛與關懷,卻渴望被觸碰;有著充沛的感情,卻無法準確表達;孤獨、焦慮,幻想大於行動。《彼得·潘》從生活裡來,又去到了生活裡。

《彼得·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只有一個例外

電影《小飛俠彼得潘》

在書籍結尾,孩子們安下心來,飛行能力也逐漸消失了。因為他們不再相信飛行這件事,彼得·潘呢?他和以前一模一樣,長著一口乳牙,領著別的孩子去夢幻島,“只有單純、快樂、無憂無慮的人才能飛”,只有彼得·潘永葆童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