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思維決定了你的投資業績

投資思維決定了你的投資業績

​​投機市場的遊戲就是一個管理和控制風險的遊戲, 而不是追求利潤的遊戲,估計很多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但這是我的理解,這使我很安全! 盯住止損,止損是自己控制的; 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 其實資本市場的實質就是資本再分配, 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態的較量。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方法,什麼敵人,什麼情況,我認為都應該學會變通,變通的是方針策略,不變的是理念,我們要根據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必定炒股有時候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巴菲特那麼厲害他也在不斷總結應變。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致勝者,謂之神!同時提醒活學活用是很關鍵的!老子說:“水利萬物而不爭,故上善如水!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意思:委曲反而能保全,彎曲反而能伸直,低窪反而能充盈,破舊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會迷惑。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 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 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 一切必須由市場來決定, 市場永遠是客觀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觀來決定的。 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 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

人們往往對簡單的真理視而不見,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他們智商的侮辱, 難度越大的事情,人們往往樂此不疲, 因為它具有足夠的刺激和挑戰性, 而對於簡單的方法,人們往往不屑一顧。

男兒在世,一諾擲地,自當濺血赴約, 然投機市場,比拼的是放棄的技巧,似不宜過分執著為好。 任何時候忘記了去尊重市場,都會鑄下大錯。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采取什麼樣的戰略戰術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思考創造了人,多想想,想透澈點,盲從會死人的。任何一種方法固定下來都能最終贏利,只是科學控制倉量的學問。 久錯必對,久對必錯,取長去短,少取長活,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在有成績後可以放棄,而在受到挫折後絕對不可放棄。 因為成功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對做大趨勢者猶為重要)金融交易的全部-就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趨勢策略, 加上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 用“分散”而“持久”的手段, 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 既然是做趨勢就不應該經常換短線來做, 因為趨勢和短線考慮的角度是不同的,手法也不一樣。 操作方法到一定程度要繼續改善也是很難的, 因為無論如何都有出錯的概率存在。永遠不要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永遠不要承擔過度的風險。 只要你在入場前確定了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的風險, 從原則上來說那就是個好交易。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說起來很容易的一句話, 但是你是否能夠“交易你的計劃”,卻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最難執行的。交易者間不是技術、系統的競爭,而是交易思想,交易哲學和交易之道的競爭,後者決定了交易行為、技術和結果。

自從有了資本市場,人類多了一個無形而殘酷的爭奪利益的戰場,各種作戰理論應運而生,正統學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術分析派,邊緣的如混沌理論、星象理論、周易八卦等,不一而足。

但作為一個市場實戰交易者,現在更看重對市場語言本身的解讀和感悟。很多人沉湎於資本市場,除了金錢誘惑,潛意識陶醉於人類“賭性”的本能也是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懼怕無聊、盲目自信、屢敗屢戰等“賭性”特徵使然,“日間雜波”也提供了貌似可行並“贏利”的機會,受制於賭性,很多人的精力和熱忱放在希望迅速獲利的僥倖心理上,對冷靜觀察市場,建立確保穩定贏利的投資風格、策略和心理反而關注不多,頻繁且情緒性地交易很難耐心等待“進退有據”的入場和出場時機。難怪交易大師威廉姆斯說:“我對交易藝術的興趣,遠遠超過對最近一兩筆交易本身的興趣”。

在市場,很多人對預測市場樂此不疲,也實實在在強化著我們的思維,常為對市場某次猜測正確而自豪。為探詢和猜測市場未來趨向,很多人研習“易經八卦、紫微斗數”,“混沌理論、神經網絡”、“星相假說和週期假說”,“江恩理論”,乃至正統的“宏觀經濟預測”等千奇百怪的預測知識。這些猜測會有教益,但作為職業炒手,早已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此類問題的探詢上,更該做的是“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因為,不沉湎於精確預測未來這一哲學命題(道氏理論認為“日間雜波”不可預測),單就“風險管理、心理控制”這些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對市場和交易考慮得更為周全,交易實踐來看,前一種思路交易成績起伏很大,後種思維方法能使自己持續穩定獲利。一個職業炒手,應在市場好的時候勇猛果斷,不好的時候謹慎小心,魯莽和膽怯都不該是性格。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市場直覺和感受是一定程度能預測市場趨向,但就個人經驗來看,要持續穩定地賺錢還要講究“在不同環境下做適當的事情”,換句話說,“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並以此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對職業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預測市場更重要的工作。正確的投資方法可以很多,但正確思維方法卻一致。很多成功投資人風格各異,但一點是共同的,即都具備“每逢大事有靜氣”和“進退有據”的心理特質。或許,資本市場與別的領域有不同的成功哲學。交易本質是什麼?信念又是什麼?正如人們根據自己的信念思考和行動、喜歡和憎惡一樣,投資人也根據自己信念進行交易並享受信念帶來贏利的喜悅,同時也遭遇著信念導致的失敗困惑。

什麼才是資金在投機市場穩步增長的交易信念?應該是放棄自己的任何信念,追隨市場的信念;放棄任何個人意志,追隨市場意志;放棄任何理論、概念和技巧,根據市場現實的狀況釐定分階段的交易戰略、並據此交易。

初入市場難免眩目於紛繁變化的數據和信息,歷練數年後,又困惑於龐雜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流派。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相似操作經歷和困惑後,人們孜孜於各種方法的學習,熱衷追逐市場每次贏利。一半由於贏利的驅動和誘惑,一半是人類探索的天性、追求完美的本性使然。這無疑會有些收益。但“真理往前多走一步是謬誤”,“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順著此路走易陷入思維的死衚衕。

那麼是否要陷入不可知論並停止對市場的探求?是否對市場就一定毫無作為?顯然不是。

巴菲特簡化到放棄行情報價機和宏觀分析,只關注企業“內在價值”;索羅斯“反射理論”不過是對市場基本因素的透徹理解和對投機心理的高超,精髓皆簡要;任何知道彼得林奇常識投資法的人,都不會不驚歎於一代大師的簡潔。“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放棄盲目自大的本性並承認侷限,不追尋市場不屬於自己獲利的機會,幹自己能幹的事,簡化,簡化,再簡化是生存取勝之道。

交易目的是盈利!但很多投資人交易行為“異化”,迷失本來目的!人性喜全而厭缺,信手畫個圓而留下點缺口不畫完,是不是沒把缺口補上心中隱隱有不舒服的感覺。主觀的“求全”意願構成了人們對自身目標追求動力的一部分,但“求缺”思維卻可使我們更順利地達到目標,更好地生存。

“缺”簡直就是古中國性格的一個有機部分,我喜歡“缺”的境界。“求缺”的思考離現實更近點,離空想更遠些。作為職業炒手漸漸發現,在市場交易中要善用“求缺”思維,放棄“求全”理念。曾國藩說過:“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兇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讓我們喜歡完美的同時也欣賞殘缺,愛圓月也愛殘月吧,原本同一!更為重要的是,善用“求缺思維”,會使我們思維更清晰和簡潔。

轉自作者:李首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