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修改作文?

煙花ヨ那麼涼


淺談前先閱讀了魏老師閱讀與寫作的回答。魏老師的回答深入淺出,全面又可操作性強,很適合指導小學生修改作文。我藉此回答,說一些自己看到,經歷過的情況。在鄉村,有些小學生,一二年級還敢學寫話,到了五六年級變得習作不敢下筆,連寫幾句話都很難,甚至有幾句話也都是病句、錯別字。這種情況,幾乎每班都有。“一個也不能少!”對於小學生習作課,修改作文也應該做到這樣。像剛才說的狀況,靠老師指導,老師也只覺得有心無力,無可救藥。鄉村靠家長或補課也靠不住。我思來想去,只有靠學生,讓同學互相修改作文,可能還有點希望。為了把事說明白點,比喻一下。一個班裡,每位同學都有一枝“智能筆”。這筆反映著學生的寫作狀況。所以,學到了五、六年級,有的學生的筆寫個字寫個詞寫句話都像有筆水,卻又寫不出來寫不清楚;有的學生的筆出水流淌但色彩單調,寫出的東西沒有吸引力;有的學生,筆已經變得能隨心所欲,近似於馬良的神筆了。為什麼這樣?“讀書破萬卷”的同學擁有了神筆,而沒讀書不用功的同學,“智能”筆已經變成壞透了的筆。壞筆,還在一些同學手裡,拿著的肯定也難受。時間久了,他們可能連筆都扔了,他們也將會被習作徹底拋棄。家長和老師,知道那是“智能筆”,壞筆是可以變成好筆,神筆的,只要拿的人有了興趣、有了信心、肯用功…所以,對於筆壞了的同學,他能寫出字、詞、句,都應該得到鼓勵,真的不能要他們和神筆比。因為他們現在在習作課上,快淪落成觀眾,甚至是連觀看都沒有興趣的觀眾。習作課,老師已經指導學生用“智能筆”完成了“手工”——習作《愛因斯坦的小板凳》。到了修改課,大家先欣賞神筆完成的生活中真實的小板凳,再說一下好筆畫得挺像但沒有生命力的小板凳,然後看看壞筆做出的,不成模樣,時斷時續的點、線。為了挽救壞筆,老師在課內可安排點時間,讓好筆們把那些點、線連綴出模樣,神筆們則給點色彩潤色潤色,讓那壞筆的點、線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課後,則引導多樣式結對子互助修改。我有一句印象深刻的話:“我朝著大海撒尿,小魚都游過來了。小魚真傻!”這是幾年前,一位“壞筆”小學生習作內容。呈現了“壞小子”的味兒。老師指導修改:“刪!”壞筆的筆就堵了,又寫不出來了。同學互改,壞筆在爭議中,被同學說通,筆意有可能漸漸轉好,轉豐富。


麼子15


抓住重點,如時間,地點,人物,關鍵是扣主題。(記敘文)三百字左右。字跡清楚,工整,不託泥帶水,重複來,重複去的,語言組織精練。看上段就想看下段,吸引力要強。總之,一個故事下來有看頭。謝了。


東榮962


“三分寫,七分改”可見修改對於一篇文章的成敗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即使一些大文豪,他們的作品也都是經過千錘百煉而成。“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臨終曹雪芹才完成了對《紅樓夢》的修改。但如果是已經具備一定寫作和鑑賞能力的成年作者,一篇文章寫好後,由自己獨立修改即可完成。而對於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卻感覺總也無從下手。類似的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由老師指導,然後學生互改。

同桌互改

由於寫作及鑑賞能力的限制,以及思維慣性等原因,初學寫作的小學生對於自己文章中的一些問題往往無法察覺,而通過互改則可能發現彼此的問題。同桌互改主要針對作文中一些最基本的錯誤,如是否有錯別字、標點符號是否準確以及語句是否通順等,當然也要鼓勵他們順便發現並提出其它的問題或修改建議。這是一篇文章修改的基礎,主要解決彼此寫作中最基本的一些問題,還可以為下一步小組批閱掃清障礙,節約時間。

小組批閱

有了前面同桌互批的過程,每一位學生就自己文章中出現問題也做了修改,接下來小組批閱就進入了作文修改的主程序。它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習作審題是否準確,中心是否明確,材料是否典型,內容是否具體,層次是否清楚等。小組一般四—六人為宜,尤其成員搭配要優、中、差相對平衡,這樣有利於彼此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而且人數少,大家也可以就文章中一些細節問題展開討論交流。並最終通過小組全體同學審議,用書面的方式給每一篇作文指出問題並修改意見。

教師總結指導

在小組批閱的同時,老師就可以深入各組,在進行修改指導的同時並從中發現問題,尤其小組批閱完以後,老師也需要進一步對所批閱作文進行檢查梳理,從中發現每一篇文章中的共性或典型問題,以備進一步做修改指導總結。這其實不僅是習作修改,也是指導的攻堅階段,而且有目標,有重點,尤其學生還可以就自己習作過程中的一些疑惑提出問題。事實上,作文修改其實比寫作更難,一方面作文修改的過程,其實就是寫作能力提升的過程,而且它又極有針對性,因此效果往往比單純寫作更加有效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