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好在哪里?只要用得巧,杀菌治病效果好,作物没病害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对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在2001年登记并上市,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由于吡唑醚菌酯优异的杀菌防治谱,尤其因具有调节作物生长,促进植物健康的差异化特点,在农民中大受欢迎。

- 一、作用机理 -

1、吡唑醚菌酯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药效。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叶片渗透、强内吸传导及耐雨水冲刷特点。

2、吡唑醚菌酯可以被植物快速吸收,并主要由叶部蜡质层滞留,还可以通过叶面向叶背渗透传输,从而对叶片正反两面的病害都有防治效果。

吡唑醚菌酯在叶部向上、下传输及熏蒸作用很小,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

吡唑醚菌酯好在哪里?只要用得巧,杀菌治病效果好,作物没病害

- 二、作用特点 -

吡唑醚菌酯在叶部被作物快速吸收后,可以输送到叶片的背部,从而对叶片正反两面的病害都有防治作用。还可以通过叶部渗透作用,传向顶部,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具有保护、预防、治疗、铲除、渗透、强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能与多种药剂复配,增效作用明显。毒性低,安全性好。

吡唑醚菌酯好在哪里?只要用得巧,杀菌治病效果好,作物没病害

- 三、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

(1)粉剂

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

(2)乳油

原来是用的甲苯、二甲苯,但是国家现在不提倡登记乳油,就开始用微乳剂、水乳剂,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剂型,但是,有些产品必须得做成乳油。

(3)悬浮剂

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的成本也很高,但是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出现分层。

-四、复配性如何? -

1、吡唑醚菌酯混用其他药剂,要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不要和乳油、有机硅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

2、吡唑和叶面肥混用需要注意,第一:先溶解叶面肥,然后再倒吡唑,再倒其他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吡唑醚菌酯加磷酸二氢钾,加微量元素,效果会非常的好。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不建议加有机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

5、吡唑醚菌酯能不建议与强氧化性的农药比如高锰酸钾、双氧水、过氧乙酸、氯溴之类的农药混用。

吡唑醚菌酯好在哪里?只要用得巧,杀菌治病效果好,作物没病害

6、吡唑醚菌酯复配三唑类杀菌剂效果很好,提升药效,吡唑醚菌酯内吸传导性没有嘧菌酯强,但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使用时要注意混配顺序和药剂,不要和铜制剂,强氧化性的产品混配,必要时要做个实验

7、吡唑醚菌酯在合理稀释倍数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药害现象。

8、正确使用吡唑醚菌酯才能保持生命力。

-五、注意使用效果 -

1、提前用药预防比发病后治疗效果更好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而发挥药效,即在病害发生前杀死病原菌。所以,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用药更能发挥出药剂的优势。

2、吡唑醚菌酯是以防效和持效见长,速效和其他针对性的杀菌剂相比还是稍显不足,最好是配合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用复配剂。

3、吡唑醚菌酯的作用位点比较单一,所以抗性起的比较快。在使用时一定要控制使用次数,以免加速抗性的产生。

吡唑醚菌酯好在哪里?只要用得巧,杀菌治病效果好,作物没病害

4、避免发生药害

强大的渗透性让吡唑醚菌酯能很好地与叶片表面亲和,大大提升防止效果和持效期,但要注意药害的产生。在与乳油、有机硅、有机磷等类农药混用时,由于互相增强渗透性,增加药害风险,混配不当时将导致灼伤幼果。

在增强土壤肥力,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的基础上,使用吡唑醚菌酯可显著的增强树势,增强抗病力,延长丰产年限。对抵御病毒,营养性黄化也有较好的作用。

看到这了

你是不是也感受到吡唑嘧菌酯的优秀

那如何将吡唑嘧菌酯的好发挥到最大呢?

满奇苯甲·吡唑酯来告诉你!

吡唑醚菌酯好在哪里?只要用得巧,杀菌治病效果好,作物没病害

【满奇】

1、剂型先进,安全性高。

2、保护+治疗,能治能防,使用时间灵活,安全性高。

3、双重作用机理,可从结构及能理两方面同时作用于有害病菌,杀菌效果显著,彻底。

4、 具有积极的作物生理调节作用,提高作用效率及抗逆性,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

【声明】

本文图片收藏自网络,曾尝试联系作者未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公众号,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