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建國之初為何要和突厥合作?

悟心女徒


李淵之所以要和突厥合作,甚至忍氣吞聲,主要是為了保證自己後方基地的安全,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夠更好地為奪取天下做好準備,而且這是當時李淵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了,畢竟他沒有其餘的精力再去對付戰鬥力強悍的突厥了。

其實這件事情還得從隋朝末年說起,當時天下已經大亂,李淵趁機佔據了整個太原,隨後宣佈起兵。李淵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前往突厥示好,甚至願意向突厥稱臣納貢,突厥首領自然非常高興,當即派兵支援李淵,在李淵即位後,前後向突厥進獻了不少財物。李淵之所以向突厥稱臣,其實也是為了奪取天下著想。原來在李淵起兵前,一直有其他割據勢力在窺伺他的封地,李淵意識到如果不向突厥稱臣,那麼自己的後方就會不安穩。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李淵才向突厥稱臣,否則他做不成皇帝!

當年唐朝軍隊頻頻失利,後來是在突厥的協助下,唐朝才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為了換取這場戰爭的勝利,唐朝將很多原本屬於自己的地方送給突厥,結果導致關中的門戶洞開,突厥騎兵能夠輕而易舉地進入關中地區。

而隨著唐朝逐漸統一天下,與突厥的矛盾越來越激烈,突厥騎兵不斷入侵關中,雙方的關係最終破裂。當李世民繼承皇位不久,突厥就大舉入侵大唐,李世民不得不向其繳納大量財物,達成渭水之盟。不過李世民並沒有就此屈服,反而勵精圖治,終於在四年後將突厥滅掉。





執墨三生


公元616年,李淵被任命太原留守。突厥就動用幾萬人攻打太原。後來用計謀嚇退了突厥大軍,卻被劉武周襲擊攻進了汾陽宮(楊廣的別宮),財物美女被搶掠一空。李淵被搞得焦頭爛額,隨時都有被楊廣以失職為藉口殺掉的危險。

這時的李淵卻是派劉文靜出使突厥,表示屈節稱臣,並將“子女玉帛”奉上。

公元617年李淵起兵之前,李淵還親自寫手書給突厥始畢可汗:“欲大舉義兵遠迎主上,復與貴國和親,如文帝時故例。大汗肯為兵相應,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親,坐授金帛,亦唯大汗是命”。

李淵與突厥約定,共定京師,土地歸李淵,子女玉帛通通歸突厥。

李淵為何要與突厥合作呢?

首先,李淵所在的太原,是軍事要塞,卻不是一個理想的根據地大本營。想成功必須攻取關中。

其二,進關中,太原是大本營大後方,不能失去。所以必須保護太原的安全。

李淵手下不過幾萬人馬,全部駐守太原也根本擋不住突厥的進攻。根本無法分兵攻入關中。

所以,李淵採取示弱的態度,說與突厥合作,並答應突厥大量的分紅。

唯利是圖的始畢可汗,果然與李淵和好,並給李淵兵馬支援。李淵帶軍取關中期間,太原的確沒有受到突厥的攻擊。

公元619年,劉武周攻破晉陽。此時李淵已經建立了唐朝,擁有了大面積的土地。李淵派李世民很快就收復了太原。

李淵示弱讓步突厥,得到了後方的安全,使其順利的打入關中,建立了唐朝基業,的確是明智之舉。


路遙lgy


首先來了解一下突厥。

突厥是歷史上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和西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也是中國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

(突厥)

有關突厥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從公元550年,突厥開始被記載入中國的史書之中。

當時指的是漠北有突厥遊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聯盟國家。

到了隋唐時期,突厥開始屢屢侵犯中原地區,給邊境的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隋朝統一中原以後,利用軍事力量和外交手段,讓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這樣極大的削弱了突厥的軍事實力,使得突厥無法在中原地區立足。

隋煬帝上位以後,窮奢極欲,整個國家民不聊生,國家的軍事力量大大減弱,於是突厥趁此機會再一次染指中原。

隋末唐初,中原地區群雄並起,幾乎地方軍閥都攀附北方的突厥。

包括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突厥勢力使得中原地區的形式極為混亂。

李淵在起兵之初,為了少樹敵,李淵也向突厥稱臣,每年都會向突厥供奉大量的貢品。

(李淵)

李淵的這一舉動是比較明智的,在隋朝末年的形勢下,突厥作為遊牧民族,騎兵的軍事威力是很大的,如果多了突厥這個敵人,會給李唐王朝的統一之路增加很多的困難。

而如果每年僅僅是納貢,對於李淵負擔並不是很重。

與突厥合作,對於李淵而言是有不少好處的

李淵在晉陽起兵之時,就曾給突厥始畢可汗寫信表示願與突厥交好,以保後方穩定。

王夫之評價李淵:“人謂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止高祖之心,持之固,養之深,未能順天下之理,契人之常情……非秦王所能及也。”

李淵為人是十分隱忍的,他選擇與突厥合作甚至是稱臣,都是為了穩固後方,避免給自己樹立太多敵人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