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劉秀是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

亙古懷念說史


劉秀即位以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加強中央集權。

首先,劉秀著意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通過各種辦法加以控制。在他執政期間,大多數功臣以列侯奉朝請,讓他們享受優厚的待遇,而不參與朝政。對於朝中諸臣,督責尤嚴。劉秀之所以這樣刻薄大臣,不設丞相,削弱三公權力,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皇帝的專制權力。對宗室諸王,也嚴加控制,禁止王子、諸王交通賓客,結黨營私。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他藉故搜捕王侯賓客,“坐死者數千人”。明帝時,更是屢興大獄,株連極廣。楚王劉英信奉黃老浮屠,與方士往來,被人告發為謀逆,連累收捕者達數千人。

其次,為加強中央集權,劉秀一方面削弱三公權力,另一方面則擴大尚書檯的權力。尚書檯原是管理公文發放的機構,所任官吏,年資較淺。尚書令、尚書僅為千石、六百石的中下級官吏,尚書郎則多由令史久任者補之,為一般士大夫所輕視。至西漢武帝時,尚書已被重用,尚書令逐漸掌握了實權。劉秀為了使權力進一步集中到自己手中,又擴大了尚書檯的組織,加強尚書檯的職權。一切政務不再經三公管理。尚書檯成為皇帝發號施令的執行機構,所有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

第三,秦漢以來,地方政權機構為郡縣二級制,西漢末,共設郡國103個,縣邑道侯國1587個。為了監察地方的政績,漢武帝時已分州派遣刺史,進行視察。劉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把刺史固定為州一級的地方長官。刺史處理地方政務,不通過三公,可直接上奏給皇帝,使地方郡縣也直接置於皇帝的控制之下。

第四,在軍事制度上,劉秀也做了重大改革。東漢建立不久,就廢除了執掌地方兵權的郡國都尉,以後又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實際上取消了地方軍隊。在和平時期,少量維持地方治安的郡縣兵,皆由太守令長兼領。在削弱地方兵權的同時,劉秀還逐步擴大中央軍隊,在重要的沿邊地區,設有邊防軍,為中央軍隊的一部分。東漢政府還經常用赦免和減罪的辦法,募集犯罪的人戍守邊疆。


穿越時空的經典


劉秀之所以稱為位面之子,是因為他開掛般的一生,劉秀之所以被稱為最完美的皇帝,是因為他不但能打仗,更能治理國家,稱帝后他勵精圖治,使得政治,經濟,文化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光武中興’。都說東漢相比於西漢存在感太低,我覺得不對,是因為光武帝的光芒太強,以至於後面的皇帝無法越過他而已。

加強中央集權,這對每一位開國皇帝來說都是最重要,也是首要解決的事情,劉秀也一樣,他主要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開始,為了更直觀,我們將他和另外一名開國皇帝朱元璋做對比:

一 政治上劉秀‘退功臣,進文吏’,劉秀給了他們豐厚的物質和崇高的地位,但收回了他們的實權。朱元璋直接了當,殺功臣!到目的都是杜絕功高震主,除後患。

劉秀削弱了三公的權力,加強尚書檯的作用。朱元璋又是直接了當廢丞相,設內閣,目的都是獨斷決策權。

二 經濟上劉秀大赦天下,實行度田制,並丈量土地,普查人口。朱元璋又是直接,先丈量土地,普查人口,完了直接移民。目的也都一樣,穩定民心,復甦經濟。

不得不承認兩位都是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如果說朱元璋是一代霸主,劉秀則更像是一名賢君!偉大領袖毛主席曾這樣評價劉秀:‘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





風輕雲淡品趣史


公元36年,劉秀登基後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古老中國再次歸於一統。劉秀勤於政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議論經理,夜分乃寐”。 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一、設置尚書檯

劉秀除去貴族的參政權和有軍功將軍們的兵權,賜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祿。將一切行政大權歸之於設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尚書檯,一切政令都由尚書檯直接稟陳皇帝,由皇帝裁決。

二、整頓吏治

光武帝即位之後,整頓吏治,躬行節儉,獎勵廉潔,選拔賢能以為地方官吏。並對地方官吏嚴格要求,賞罰從嚴。因而經過整頓之後,官場風氣為之一變。故《後漢書·循吏傳》有“內外匪懈,百姓寬息”之譽。

三、偃武修文,與民休慼

光武注意實行與民休養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賦斂。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邊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未嘗復言軍旅”。

四、打壓豪強,實行度田政策

豪強勢力的發展,光武帝採取鎮壓與安撫並用的手段,一方面“遣使者下郡國,聽群盜自相糾拖,五人共斬一人者,除其罪”。另一方面,把捕到的作亂首領人物遷往他郡,切斷他們與原所在郡的聯繫,給了豪強地主嚴重的打擊。

度田也成為東漢朝廷的定製。因各項政策措施地實行,為恢復發展社會生產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得墾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五、大興文教

建國後,在洛陽修建太學,設立五經博士,恢復西漢時期的十四博士之學。在他的提倡下,許多郡縣都興辦學校,民間也出現很多私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