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會遇冷嗎?

倚樹聽泉


三四線城市房產將進入“格外冷”階段

1. 經濟下行壓力過大,預計今年GDP 樂觀保持在2%的增速,悲觀的預計再-5%左右;

2. 外資回撤已經形成必然的趨勢;

3. 三駕馬車的外貿至少會影響50%;

4. 大量工廠倒閉,工人失業;

5. 三四線城市的基礎產業一定會受到擠壓;

6. 消費不足,大家都沒錢啦!

7. 除了北上廣深房產略有投資價值外,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房價回加速下滑;

8. 三線四線城市的房地產進入嚴冬!


Rich點評


今年二三四線房地產會遇冷嗎?不是越冷那麼簡單,而是冰封,為何?

一、二三四線對房地產開發商吸引最差,房地產已經出問題。大型房地產開發商不會二三四線再拿地,而是往一線收縮。也就是說,二三四線擊鼓傳花機會都沒有,一旦下跌就不可能再回來。還有二三四線現在擊鼓傳花,下半年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債務大概率會暴雷,到時候所有問題基本一起爆發。

二、銀行在房地產風險評估,也會拋棄二三四線,融資可能直接會被掐斷。給二三四線房地產開發商貸款銀行風險大於一線,一線房地產開發商股市、債券圈錢能力不是一般厲害。債務這麼高,債券到期這麼多可能違約,居然股票還沒有崩潰,連跌停都沒有,有的房地產開發商居然還在繼續發現債券。

三、炒房客投資收縮也會拋棄二三四線城市。炒房客明白,再怎麼差,北上廣深黃金地段不會崩盤,其他地區可不敢保證。可以想一下,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紐約和洛杉磯也沒有空城。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房地產崩盤,但是東京後來也漲上來了。這是炒房客邏輯,至於我們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一線慘還是二三四線,他們沒有沒有底。

四、二三四線的購買力遠遠低於北上廣深一線。二三四線裡面高收入群體很少,最多也就是幾家大企業支撐,如果幾家企業出問題,購買力就一下子大跌,然後打回原形了。現在說句實話,一線都保不住,畢竟降薪一半,裁員一半,只領取3000-5000保底工資太多,只要這樣持續3-5個月,必定大量還不起房貸。不排除有的城市就像封城時候武漢,買房的一個人都沒有。看看現在二手房掛牌量和二手房的成交量一目瞭然了。很多城市已經不敢公佈二手房掛牌量和成交量,一旦公佈恐怕不止企業和企業主要賣房維持經營和還債了,很多人都要一起起鬨低價拋售,因為每個人屯房成本不一樣,比如2008年買的,大跌70%都可以賣,2012年之前屯的,大跌60%賣了都賺。2015之前屯的大跌50%都賺錢。

五、現在經濟未來何去何從,沒有人有底。只有不食人間香火的部分經濟、專家和媒體在安慰大家。工廠關門、店面轉租、企業裁員、外資退出、國內一些企業也準備撤退的比比皆是,再這樣下去吃飯都成問題了,還談什麼內需。還有這個時候放水通貨膨脹,恐怕等來不是內需暴增,而是物價失控,貨幣失信了。小學課本有一個預言,叫做“拔苗助長”,他天天去看禾苗,禾苗一直不長,有一天他想給它拔一下吧,結果拔了看起來長了,不過第二天去看禾苗,禾苗沒有長不說,還全部死了。我去年也說內需強大,不過內需不是一下子就跑出來了的,需要一段時間轉移。現在沒有消費能力的群體缺錢不說,還缺少正確消費和正常消費理念,你給錢給他他都不知道怎麼消費。我們假設給沒有錢的一人發一萬,他可能全部拿去屯米呢,或者大吃一次,或者拿去全部買彩票,那消費一次了以後怎麼辦?你再發嗎?短時間某種產品消費暴增市場全部跑去做這個產品,沒有錢了那又產能過剩,企業大量倒閉,去年我提議為什麼要專項消費券就是這個原因。我們消費水平和發達國家比還跟遠。


劉貴剛mark


受疫情的影響,三四線錯過原本屬於樓市銷售的黃金時間,短時間內可能會導致房價的下跌,但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或許不會。

城鎮化還在繼續,部分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三四線人口還在持續流入。

雖然現在棚改的總量有所減少,但是棚改的紅利還在繼續釋放。哪裡有棚改,哪裡就有需求,棚改帶來了充足的資金和住房需求。

開發商現在多在三四線城市拿地,因為一二線城市的地價太高,尤其是碧桂園和恆大,都是以三四線城市為主戰場。

政府有意給一二線城市降溫,刺激三四線城市房價的上漲。

疫情期間的降息、降準降低了購房成本, 即使是降低幾萬塊錢的成本,對三四線城市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來說,也是很大的刺激。

但是也需要注意不同地區三四線城市的分化:粵港奧大灣區的巨大利好釋放,周邊的三四線小城市房價升值潛力較大;一些中西部小城市的欠發達地區,房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會不會遇冷,關鍵是要根據城市的區位、經濟發展、未來人口數量以及國家的政策來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