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濤:疫情對於“全球化”的影響

過去4天(4月11日-4月14日),紐約州和全美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持續回落,基本可以確認紐約州的疫情峰值出現在4月8日(11200),全美的疫情峰值出現在4月10日(35938)

,略早於我們之前模型預測的疫情拐點(全美4月16日)。沿用之前的推斷,新增確診在過峰之後緩慢回落,5月底美國疫情基本穩定,6-7月開始逐漸恢復生產。對於中美而言,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是兩個季度的巨大外生性衝擊和一到兩年逐漸衰減的週期性影響,下半年經濟應該呈現的是U型復甦,既不是V型,也不是L型,除非病毒出現變異導致經濟出現跨年停滯。

雖然美國疫情跨過峰值,但經濟基本面還在惡化階段。過去三週新增初請失業人數近1700萬,非農失業率已經接近15%。疫情對消費服務業就業的打擊最大,其中餐飲服務、運輸和個人護理等低技能服務業佔2010年以來美國新增非農就業的三分之一。這個就業人群的收入和儲蓄都處於最低階層,普遍存在“手停口停”的問題。

參考中國2月底以來的消費服務業恢復情況,預計6-7月美國消費服務業的恢復也比較緩慢,因此疫情帶來的失業、房貸車貸違約、企業債違約、金融機構壞賬上升、以及信用收縮等尾部風險,還需要1個季度左右的時間才能完全暴露。

目前而言基本面的損失仍然是已知的未知,海外市場並未完全消化基本面的肥尾風險,風險暴露之後市場的真正底部才會出現。

疫情結束後的“去全球化”和產業鏈脫鉤問題備受關注。

短期來看,疫情不會加劇“去全球化”。因為各國經濟元氣大傷之後,都想盡快恢復運轉,最好的辦法還是依賴全球化的高效分工體系,儘快恢復全球化秩序。“去全球化”意味著需要重建生產線、重新配套產業鏈、培訓熟練技術工人,這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本開支,在經濟受疫情重創後,短期內不可能發生。

疫情不僅不會讓外企大規模撤出中國,反而提升了中國對於外資的吸引力。中國在疫情期間所體現出的社會秩序、管理能力和產業鏈完備性,是率先戰勝疫情並恢復生產的關鍵,也是一旦全球進入常態化防疫階段,中國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的製造業優勢。疫情之後,全球化秩序會盡快恢復,全球產業鏈的集聚化趨勢也會加強,這些對於中國都是有利的。

但中長期來看,疫情對全球化的影響是一個開放性問題,不僅取決於經濟,更取決於政治。疫情對於Main St衝擊大於Wall St,造成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自由主義退潮、民族主義升溫,將會增加西方各國內政的不穩定因素,並可能對外延伸為國際政治風險,如不加強全球協作,完善多邊國際治理體系,將會繼續影響全球化的根基。另一方面,一些和公共衛生、基本民生關係緊密的商品,比如口罩、呼吸機、抗生素等生產部門可能逐漸本土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