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涛:疫情对于“全球化”的影响

过去4天(4月11日-4月14日),纽约州和全美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持续回落,基本可以确认纽约州的疫情峰值出现在4月8日(11200),全美的疫情峰值出现在4月10日(35938)

,略早于我们之前模型预测的疫情拐点(全美4月16日)。沿用之前的推断,新增确诊在过峰之后缓慢回落,5月底美国疫情基本稳定,6-7月开始逐渐恢复生产。对于中美而言,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是两个季度的巨大外生性冲击和一到两年逐渐衰减的周期性影响,下半年经济应该呈现的是U型复苏,既不是V型,也不是L型,除非病毒出现变异导致经济出现跨年停滞。

虽然美国疫情跨过峰值,但经济基本面还在恶化阶段。过去三周新增初请失业人数近1700万,非农失业率已经接近15%。疫情对消费服务业就业的打击最大,其中餐饮服务、运输和个人护理等低技能服务业占2010年以来美国新增非农就业的三分之一。这个就业人群的收入和储蓄都处于最低阶层,普遍存在“手停口停”的问题。

参考中国2月底以来的消费服务业恢复情况,预计6-7月美国消费服务业的恢复也比较缓慢,因此疫情带来的失业、房贷车贷违约、企业债违约、金融机构坏账上升、以及信用收缩等尾部风险,还需要1个季度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暴露。

目前而言基本面的损失仍然是已知的未知,海外市场并未完全消化基本面的肥尾风险,风险暴露之后市场的真正底部才会出现。

疫情结束后的“去全球化”和产业链脱钩问题备受关注。

短期来看,疫情不会加剧“去全球化”。因为各国经济元气大伤之后,都想尽快恢复运转,最好的办法还是依赖全球化的高效分工体系,尽快恢复全球化秩序。“去全球化”意味着需要重建生产线、重新配套产业链、培训熟练技术工人,这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本开支,在经济受疫情重创后,短期内不可能发生。

疫情不仅不会让外企大规模撤出中国,反而提升了中国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中国在疫情期间所体现出的社会秩序、管理能力和产业链完备性,是率先战胜疫情并恢复生产的关键,也是一旦全球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中国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制造业优势。疫情之后,全球化秩序会尽快恢复,全球产业链的集聚化趋势也会加强,这些对于中国都是有利的。

但中长期来看,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不仅取决于经济,更取决于政治。疫情对于Main St冲击大于Wall St,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自由主义退潮、民族主义升温,将会增加西方各国内政的不稳定因素,并可能对外延伸为国际政治风险,如不加强全球协作,完善多边国际治理体系,将会继续影响全球化的根基。另一方面,一些和公共卫生、基本民生关系紧密的商品,比如口罩、呼吸机、抗生素等生产部门可能逐渐本土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