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中国向来有“神童情结”

,三岁让梨的孔融,八岁称象的曹冲,十二岁拜相的甘罗都传为千古美谈。直到现在,望子成龙仍然是中国式家长的心头之好。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希望他/她们能全面发展,“赢在起跑线上”


市场也乐于迎合这样的心态,甚至前段时间还闹出过“量子波动速读培训”之类的笑话。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看看这架势,真恨不得孩子能长出三头六臂啊。


不过这也只能算是家长们的“个人行为”,而在七八十年代时,我们国家为了振兴科技,快速选拔出可用之材,还大力倡导过一段时间的神童教育。


今天要说的,便是当时有“中国第一神童”之称的,宁铂的故事。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迎合时代,神童的诞生

1965年,宁铂出生在江西赣州的一个普通家庭。据他成名后的报道说,这孩子很早就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当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一份“神童逆天履历”


两岁半能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

3岁能数一百个数

4岁识得400多个汉字

6岁偶尔翻翻中医书籍,就学会了开药方

8岁与大人对弈围棋还能让个三五子

9岁熟读唐诗宋词并能吟诗作对……


考虑到七十年代末落后的教育环境,这简直是个天才。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刚刚恢复了中断了十年的高考,科技领域疲弱,人才队伍也出现了大的断层。


针对于此,1977年,邓小平作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指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成为当时一句响亮口号。


社会需求+个人天赋,简直是完美的结合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于是,在当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给兼任中科院院长的副总理方毅写了一封长达10页的信,举荐天才少年宁铂。


方毅副总理很快做出批示:“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中科大随即下派两位老师到江西,去当时宁铂就读的学校面试他。经过一场数学测验,宁铂被破格录取,当时年仅13岁的他,得以进入中科大学习。


以此为契机,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大学少年班。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对,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科大少年班是因为宁铂的存在而成立的。虽然第一届少年班的学生有21人,年龄最小的另一位“神童”谢彦波还比宁铂小两岁,但宁铂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众多神童中的代表人物。


1978年初,副总理方毅亲自接见了这位神童代表,与他展开两局对弈,宁铂全胜。


至此,这个年仅13岁的少年声名鹊起,无数报道和采访扑面而来。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火爆到什么程度呢?某天,宁铂在中科大校园内的一个葡萄架下读书,杂志记者把他拍了下来,然后那个葡萄架就成了一个固定景点,引来无数科大新生前来瞻仰……


现在的流量明星也不过如此啊。


神童的逃避:遁入空门,出家为僧

可是,本该在人生顶点的宁铂,却表现出了各种不适应。


他的照片被刊登在国内的各大报刊,他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他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可这一切,都令他感到窒息。


在别人的注视下,他不得不一直扮演神童的角色。多年后,宁铂回忆起这段经历,说道:“没有人告诉我,说其实你是个很普通的孩子,你应该做个正常的人。”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入学一年后,少年班的学生开始选择专业方向。宁铂在之前仔细分析过自己的学业:数学成绩不错,但不想继续学;物理最差,没有兴趣;喜欢医学、化学和天文,想深入研究天文学。



但是中科大没有天文系。


于是,他向班主任汪惠迪提出了这个问题,汪随即向校领导打了份报告,请求让宁铂转到南京大学攻读天文,或者转本校的化学系。


然而,他最终被安排进了理论物理系——中国科学界的热门前沿。神童嘛,当然要研究这个啦。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当时的校领导把他拉进家里谈话:“科大专门培养你,对你很重视,你是个懂事的乖孩子,要听话。”


然后他就再也没提过转系的事情。


1982年,19岁的宁铂本科毕业,留校任教,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讲师”,这个新身份再次轰动全国。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但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直面失败的勇气,就在任教的那年,他报考了研究生。


然后,他放弃了考试。


第二次报考,他完成了体检,但还是没考。


第三次报考,他领了准考证,却在临进考场前的那一刻退缩了。


对于这段经历,他后来跟别人解释是自己虚荣心太强了,想证明自己不考研照样能够成功。


但班主任汪惠迪却直言:“他只是太害怕失败了。”


这个过早成名的天才少年,已经输不起了。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人民的名义》截图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顾城《避免》


深受困扰的宁铂,开始接触起了佛学气功,人也变得神神叨叨的。渐渐地,他与家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有时闹了矛盾,甚至会到离家出走的地步。


1998年,宁铂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拍摄,在镜头前,他猛烈抨击了神童教育,直言自己并不是神童,媒体上关于他的说法都是胡编的。


“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不是做生意,不能把他们当实验品!”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实话实说》节目截图

说起这些,他语气有些激动,但对此,当时的现场观众却只有哂笑。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发问:“认为神童存在的请举手!”


有近90%的观众举起了手,显然,宁铂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应。


这便成为了他最后一次的公众媒体发声。


2003年,宁铂“抛妻弃子”,遁入空门出家。一代神童,最终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对抗舆论和镜头。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有关神童教育的争议

如果仅看宁铂本人的经历,很容易得出“神童教育是失败的”结论。但实际上,根据2004年中科大公布的数据,少年班创办27年来,招收的1134名学生中,有85%以上的应届生都考取了研究生,有300人获得了博士学位。


而且,其中不乏前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这样的风云人物。


而当年的张亚勤,也只是被“神童宁铂”的光环感召的孩子之一。


1978年,他在《光明日报》上读了宁铂的事迹大受鼓舞,激动的睡不着觉。6个月后,当年仅12岁的他就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张亚勤

对于这个小时候的“偶像”,张亚勤并不愿意盲从舆论,把宁铂当做“失败的典型”,他曾说:“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大家标准不一样。我们这些人才30多岁40出头,这个年龄很难讲是成功还是失败,万一他是个高僧呢?”


而彼时的宁铂,也确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


多年后,一位记者偶然在江西的禅院中碰到了已经还俗的他,他在那里讲佛学,课堂上座无虚席。


而对于早年的经历,宁铂也看淡了,坦言道:“我学佛只是为了解决我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困扰,完成自己与佛法相应的实践过程,以我一个人的状态评价少年班,对少年班是不公平的。”

神童宁铂:13岁读大学,与副总理对弈连赢两局,38岁出家为僧

讲课的宁铂

据宁铂的同学说,现在的宁铂生活得很快乐,比在学校时反而开朗很多,K歌水平还相当不错。


从宁铂到张亚勤,到底谁算得上成功呢?


也许,世俗定义的成功并不重要,真正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以及1998年《实话实说》节目截图

文字素材取自网上相关新闻资讯

我是@鉴史知趣,专注于文史类创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