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一個成年男人最大的尷尬莫過於在眾人當中提及自己卑微的工作,微薄的收入。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責任心是一個人成熟起來的重要標誌,對一個男人來講更是如此。責任雖不等於壓力,但對於作為現在大多數家庭頂樑柱的男人們來講,責任就是壓力,只有頂的住壓力,才能擔的起責任。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曾幾何時,我們想起年少輕狂的自己,多半是無奈的笑笑。生活的壓力與疲倦的精神早已磨平了我們心中曾經那不甘平庸,出人頭地的遠大志向。

更多時候我們想的是每天的柴米油鹽,學費藥費。曾經看過一個報道,一位鄉下父親送自己的孩子去城裡上學,為了節省一個晚上的住宿費,硬是在學校旁邊的報亭下坐了一晚。我們可能會嘲笑他傻,覺得沒必要那樣,可就是我們口中的“沒必要”,卻戳痛著中國幾億人的心。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據統計,中國的農村常住人口仍有6億(這其中還不包括常年外出打工者),有十億人還沒坐過飛機,5億人沒用過馬桶,9億人沒有主動性的出遠門旅過遊......“被平均”這一概念已深入人心,我們不能用平均收入來衡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雖然已脫離了所謂的窮,但離真正的富還是相去甚遠。作為中國絕大多數家庭頂樑柱的男人們仍舊是超重前行,壓力山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們,整天被家庭左右,被工作支配,枕著嘆氣入睡,伴著焦慮生活,壓力大,不容易已是他們最鮮明的標籤。我說的絕非個例,而是大多數人的現狀。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男怕入錯行,可是到了一定年齡後,改變行業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已不再是年輕時候的隨心所欲,而是如山壓力之下的一種責任危機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我們在不斷地追求著更好的物質生活,攀比著人前的面子,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奔波東西。維持現狀尚且不易,哪還敢有其它非分之想?

我們可以看一些社會調查,年過三十,身負鉅債,超負重前行的人不計其數,每當有類似問題出現,共鳴者的探討聲都會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斷。探討之聲,改變之聲,聲聲深入人心,使得眾人群情激奮,鬥志盎然,然而冷靜下來之後,還都是一切如舊,各安天命。默默地吞著委屈,彷彿那些共鳴聲只是一場辯論賽,一種長久壓抑之下的自我宣洩方式罷了。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我們看到光鮮的外表下,隱藏更多的是辛酸。

對於現在大多數成年男人來說,工作可能只是其必需的生活保障。相對於不捨更多的是不敢,不敢拿孩子和家庭來冒險,不敢拿失敗之後再就業而未得到之前應有的待遇來冒險,他們其實最不想安於現狀,而又不得不被安於現狀。

我們總喜歡以旁觀者的心態去評判一些人,以輕浮傲慢的姿態去看待一種工作。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廣州5號線早高峰的地鐵上,擁擠的車廂壓得大家透不過氣,而這時上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民工,其實這位民工兄弟的衣服並不髒,只是有些破舊,而大家還跟商量好似的讓出了一個圈圈,更有年輕女孩投來鄙視嫌棄的目光。其實你不知道,他靠他的力氣和技術掙得可能是你的好幾倍,但他背上的是整個家庭,而你擔負的只是口紅和奶茶。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在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裡,微笑只是一種禮貌,一個人的時候只有焦慮。孩子的學習,父母的身體是這個年紀的你最大的顧慮。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拿錢換命值嗎?請不要用高尚來綁架我的智商,我只知道我們大多數都是俗人,我們沒有與生俱來的富足生活,安逸環境。我們如果不拼命工作,我們的孩子誰來管?父母誰來照顧?日常生活怎麼辦?拿錢換命不是值不值的問題,而是對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在這個年紀一種比命還重的責任。

消失的朋友圈,越來越少的應酬,一個個無眠的夜晚。好多時候強擠出笑可能比哭更難,懦弱也好,安於現狀也罷,身上的擔子只有自己會明白,就這一點來說,不捨和不敢其實都一樣,結果都是不會。

有個記著去採訪一名礦工,“你為什麼要在礦下挖煤而不在礦上面開板車?礦下既累又不安全而礦上開板車多輕鬆”。“我想多賺點”礦工的回答簡單直接。5年後,記著再次去採訪了這位礦工,“大哥,你怎麼還在井下挖煤啊,怎麼不換個輕鬆一點的活啊?”,礦工這次猶豫了一下,“怎麼說好呢,或許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能理解了吧”。我們何嘗不想輕鬆?又何嘗不想改變?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生活不是一堆堆的大道理,而是一張張最實在的真金白銀。礦工大哥雖然表達不出自己的內心想法,但他深知,只有他努力幹了,才能負擔起家庭一切的開支,他不是不願去改變,而是他不敢拿一家人的生計去開玩笑,或者說去做自己不可預知後果的實驗成本。

男怕入錯行,我們可以輕鬆的改變自己的行業,我們改變不了的是親情,是責任。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不捨和不敢或許只是我們內心的無聊拷問,安於現狀可是就是我們追求的簡單幸福

男怕入錯行,安於現狀背後,更多的是不捨還是不敢?

重提一下經濟學家和漁夫的故事。一漁夫在海邊打魚,每天打到一定數量的魚後,就回家陪老婆,帶孩子,享受午後時光。一天,一位經濟學家經過海邊,發現了漁夫的生活方式,就對他講,幹嘛不多打一會而打更多的魚呢?漁夫問其原因,經濟學家說那樣就可以買大船打更多的魚。漁夫又追問要那麼多魚乾嘛,經濟學家就解釋道,打了更多魚,就會賺到更多錢,等錢賺夠了就可以開一個魚罐頭加工廠,然後等魚罐頭廠做大做強後就可以上市了,然後你就是非常成功的大富豪了。漁夫又問其然後,經濟學家說,然後你就可以退休了,找個美麗的海邊,每天陪妻子散散步,享受悠閒的午後時光了。漁夫反問,我現在過的不就是這種生活嗎?

我們在十歲時意氣風發,在二十歲時年少輕狂,在三十歲時被生活磨平稜角。

我們不是失去了年輕時候的鬥志,也不是甘於平庸,安於現狀,我們只想去享受這種最簡單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