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沔陽?至今沒人搞清楚兩者的聯繫?

對於沔陽縣改為仙桃市的歷史原因,最清楚的應該說莫過於一位周姓老人了。周想生老人在1985年至1986年縣改市期間在沔陽/仙桃任職,是沔陽縣最後一任縣委書記,同時也是仙桃市第一任市委書記。

仙桃?沔陽?至今沒人搞清楚兩者的聯繫?

應該說他最有發言權。可是周老的答案卻令人吃驚——他也鬧不清是怎麼一回事!

1985年底,按照事先的部署,沔陽縣向荊州地區行署送交了縣改市的請示,擬將沔陽縣改成沔陽市。公文經過地區行署、省政府逐級批轉後,國務院於1986年5月正式批覆,同意沔陽縣改為仙桃市。

仙桃?沔陽?至今沒人搞清楚兩者的聯繫?

為何批覆的是仙桃市?且批覆上還有這樣一句話:“以便調整行政區劃”。這是行署不願意看到的。行署以為沔陽有人搗鬼,想借此機會脫離荊州地區,於是大發雷霆,縣委書記首當其衝,周老劈頭蓋臉地捱了一通批評,真是千古奇冤哪!直到現在周老還不知冤緣何處。

當然,現在我們可以推斷出周老背冤的箇中緣由:當時仙桃市成立後,極有可能脫離大荊州,另立門戶。最有可能的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將沔陽、天門、潛江、洪湖四大塊地域整合起來,由升格後的仙桃市或者重新組建一個江漢市來管轄。事實上,仙桃建市之後,好多的部門都做過這方面的準備,如組建了江漢法院、江漢檢察院等;電信部門組建了江漢網,區號定為0728,連洪湖的區號也定為了0728,不過時間不長,又變回0716了。毫無疑問,在國務院批覆下達之後,地區行署領導是高瞻遠矚地看到了沔陽縣改仙桃市對分裂大荊州的威脅,發發脾氣自然是情理之中了。後來以仙桃為中心建立江漢市的這個計劃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流產,但是仙桃市卻再也變不回去了。

周老至今也沒有弄明白的是:明明申請的是沔陽市,到頭來卻批了個仙桃市,簡直莫名其妙!捱了批,還得對行署領導解釋:我們沔陽真的沒人搗鬼,請示是我們寫好了送到行暑的,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沔陽縣改沔陽市”,絕對沒錯!行暑也就更不會有人向省裡送請示改仙桃市了。

要不問問省裡?一問,還真問對了!省政府一位叫王俊峰的副秘書長給了個解釋,說了兩條理由:一是湖北有個沔陽,四川有個綿陽,容易混淆;二是“沔”字太生僻,十之八九的人都寫成了“”字,遲早要簡化掉的。

不管這個解釋是國務院的意見還是省裡的意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別是第二個理由。想當年一二八師駐守沔陽時,王勁哉嫌“沔”字難寫,要把右邊改成“丐”,即“”,沔陽人不答應。要改都改,把你王勁哉的祖籍陝西的“陝”字也順便改了吧。因為“陝”的繁體字是耳朵旁邊加個“大”字,“大”字裡面夾兩個“入”字,不好寫,不如改成兩個“人”字。王勁哉看沔陽人較了真,只好作罷。還有個傳說,說“沔”字起初真的就是王勁哉想象的那樣,一邊是“水”,一邊是“丐”,即“”,很不吉利。字面意思就是水災頻繁,滿世界都是乞丐。不知是哪位皇帝可憐沔陽人,在“丐”字右邊添了一小筆,改成“面”了,從此五穀豐登。“沔”字還真不好寫,相信寫錯的不在少數,當年王任重給沔陽題詞,也寫了個錯別字。

仙桃?沔陽?至今沒人搞清楚兩者的聯繫?

省政府講了理由,行署還是不答應,督促沔陽連續寫了五次請示報告,堅持把名字改回來。但是沒用。開什麼玩笑?國務院批了的,能隨便改嗎?這一拖就是五個月,從1986年5月底拖到10月中旬,實在拖不得了,要定班子,要開展工作啊,於是匆匆忙忙開了個成立大會,算是功德圓滿了。

至此,沔陽這個沿用了2000多年的地名正式作古了!

說真的,仙桃這兩個字確實與沔陽之地找不出具體的聯繫,除了好記,著實有些難以讓人對這個地方的特色缺乏認識!

近年來,許多海內外仙桃籍人士呼籲將仙桃的地名改回來。他們認為,沔陽這一地名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改名仙桃,不吻合該地區的地理特點和歷史傳統。

在全國兩會上,仙桃籍全國人大代表、武漢大學著名教授彭富春曾專門就此提議,要求將仙桃的名字改回來,沔陽曆史文化底蘊深厚,其文化遺產已經成為很多海內外人士的共同記憶,更改地名不能割斷地方的歷史文脈。

仙桃?沔陽?至今沒人搞清楚兩者的聯繫?

其實,襄陽的改名成功也有不少值得借鑑之處!當然,近些年仙桃也湧現出不少人才,例如雷軍,李大雙,李小雙等等也為仙桃這個名字增添色彩!因此,我們也不必太過執著於名字,只要過去的歷史可以沉澱發酵,當前的經濟能夠豐衣足食,未來的藍圖可以絢麗多彩,又有什麼關係呢?仙桃和沔陽都是地方永久的烙印!

仙桃?沔陽?至今沒人搞清楚兩者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