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細看看《紅樓夢》,卻發現作者對現實中的“出家人”

毫不留情,現實批判主義極強。可以和我們現在的和尚道士,相互對看,十分精彩!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幻境中的神仙,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攜帶通靈寶玉,下凡投胎到賈寶玉(神瑛侍者的紅塵化身)的口中。二人幻化為一僧一道癩頭和尚和破足道士,癩頭和尚度化三歲的小黛玉,並留下讖語“從此不許哭,父母外之人一概不見,方能病好。”,還給寶釵一副金鎖和海上藥方。關鍵時刻,救了賈寶玉和鳳姐一命。帶通靈寶玉經歷一番後,隨著堪破紅塵的賈寶玉,一同返回仙界,神瑛侍者歸位,通靈寶玉返回大荒山青埂峰下,收取發力,迴歸凡石。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賈雨村仕途之路敗落的時候,誤入的智通寺,看到的一片衰敗景象和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看到的 耳聾齒鈍的龍鍾老僧,其實是經歷人生翻轉過來的甄士隱、乃至自己的未來寫照。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一、水月庵/地藏庵尼姑——淨虛/智通/智能兒 圓信

15回,王熙鳳弄權鐵檻寺一回中,距離鐵檻寺很近的水月庵,恰好組成了“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的堪破警語。水月庵的主持老尼姑,淨虛,張口阿彌陀佛,

道貌岸然,欺騙香客,壞事做盡,一個尼姑本是出家修行之人,本該六根清淨,一心向佛,卻欲擒故縱、軟磨硬泡、軟硬兼施、冷嘲熱諷、激將大法,把鳳姐拉上了私受賄賂、假冒賈璉文書,拆散姻緣的破船上,為鳳姐助紂為虐,增加罪孽,真是可惡至極!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在第七回,送宮花一回,周瑞家的和智能兒對話,脂批就有“一應

騙佈施、哄齋供等諸惡,皆是老禿賊設局”。她的徒兒智能兒,自幼便賈府走動,認識了可卿的弟弟秦鍾,二人私情密意,乾柴烈火,智能兒自言水月庵為“牢坑”。隨後逃出去秦鍾家,被秦鍾父親發現,被逐出府,痛打秦鍾,一氣嗚呼,後秦鍾病死,智能兒下落不明。這樣一個小姑娘,可見不是真正的堪破紅塵,皈依佛門,不過是無所依靠,被水月庵收留當做奴才使喚幹活罷了。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77回,芳官等小戲子鬧著出家,恰好水月庵的智通和地藏庵的到榮國府,小說原文是這樣說的“巴不得拐幾個丫頭做活使喚”,藉著佛家聖言的幌子,說服了王夫人,收走了芳官、蕊官和藕官。言語之間,是多麼虛偽、狡詐。對於出家人的真正涵義,全給糟蹋了。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二、某廟觀的神職人員——馬道婆

25回,馬道婆出場,作為賈寶玉的寄名乾孃,更是廟觀裡的神職人員,負責把寶玉的寄名符供奉在佛前,保佑他順利平安成長。同時負責賈府眾人佈施、燈油供奉,為她們祈禱去災。就是這麼一個人,巧舌如簧,利用菩薩賺錢,賈母答應為寶玉點平安燈,每天5斤油,每月領取月錢。利慾薰心,看到趙姨娘抱怨,得知與鳳姐的芥蒂,寶玉和賈環的地位,煽風點火,引誘趙姨娘上鉤,簽下50兩銀子的欠條,扎小人詛咒鳳姐與寶玉。就是這樣一個掉進錢眼裡,邪魔外道的惡人形象,天天在廟觀裡,卻幹著傷天害理的勾當。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三、清虛觀的國公替身——張道士

小說29回裡,清虛觀打醮一回,活脫脫地刻畫了一個能說會道、察言觀色、遊戲於達官貴族之間的出家人形象。這位張道士,當年是為了國公爺才出家的,為國公爺消災,在賈府主子爺們面前是有些地位的。先皇親呼大幻仙人,當今聖上封為終了真人,掌管道錄司印,可謂不一般的道士。這麼以為德高望重的老道士,竟然為賈寶玉,做起了月老紅娘,向賈母提親,實在出乎意料,結果搞得賈寶玉和黛玉吵鬧一場。(不好好做你的道士,做什麼紅娘)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四、天齊廟的江湖騙子——王一貼

小說80回,賈母安排賈寶玉等人去城外的天齊廟進香。這個廟前朝所修,年深久遠,算是一座古廟,寶玉進香完,吃完午飯歇息,下人請來了王道士解悶。這個王道士,廟外掛著招牌,丸散膏丹,共藥一百二十味,色色俱備,一貼就好,百病皆除。可是聊著聊著,卻道出了實情,這些膏藥都是假的,騙人的江湖郎中。“實告你們說,連膏藥也是假的。我有真藥,我還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這裡來混?”多麼矛盾,多麼自嘲,騙人錢財,專業坑人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至於作者寫,玄真觀的賈敬,只是寫他不好好做官,把一個寧國府,搞得烏煙瘴氣,子孫肆意妄為,奢靡淫亂。他是出家了,躲開了是非之地,到玄真觀,靜心修煉,燒丹鍊汞,一心做著“長生不老”的痴想,最終被自己煉製的仙丹,中毒而死。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大觀園裡的

櫳翠庵,原本是為賈妃省親用的,尼姑們做法事的地方,由妙玉居住,日常燒香拜佛,早課晚課,清淨之地。妙玉,原本蘇州當地貴族門第,因自幼體弱多病,找了替身出家也不起作用,便自己出了家,因當地權貴容不下,和師父到都中牟尼庵中,師父去世,教她留在京城。雖然身入佛門,但並非堪破紅塵,四大皆空,佛門之地,不過是她的避難之所,她的內心歸屬仍為閨閣女兒。所以,身份尷尬,性格清傲孤僻,推崇老莊的思想,無為而為。最終還是捲進了紅塵最不高潔的地方,美的毀滅。

為何《紅樓夢》作者,要把出家人寫的如此不堪,寶玉還想出家?

作者筆下的現實中的出家人,沒有給與他們賦予神秘的光環,他們雖為出家人,卻身在俗世,心也在俗世,很難做到心無掛礙、遠離紅塵,與遠離城市的,高山深林中的出家人不同。所以說,環境造化人心。一般,深山老林的隱士和道觀寺廟的出家人,接觸面對的俗世凡塵之人之事少一點,與天地為伴,與自然為家,自然會好一些。

對比現代的出家人,你覺得有過之無不及?還是現代出家人,更勝一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