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道理的娃背後,都有不講規則的家長

不講道理的娃背後,都有不講規則的家長

在週末的遊戲樂園公共設施聚集的地方,往往也聚集了孩子的歡鬧聲和哭鬧聲,有急忙著管教孩子的家長,有安慰自己孩子的家長,更有不知所措的家長,面對孩子搶別人的玩具、欺負別的小朋友,又或是自己的孩子是被搶、被欺負對象,都是十分惱人。

對於這些不愉快的發起者,表面上是不講道理的娃,其實終究是不講規則的家長不夠負責,太縱容。

不講道理的娃背後,都有不講規則的家長


小朋友喜歡新的玩具,甚至喜歡別人手裡的玩具是非常的正常的現象。孩子明明手裡拿著一個玩具,但是看到別人有別的玩具,立馬想去玩第二個玩具。但當你撿起他玩的第一個玩具時,他又立馬放下了第二個玩具,來搶第一個玩具,似乎只有不是自己手裡的玩具,才是最好玩的。這其實是由於小朋友的新鮮感、好奇心和佔有慾導致的。

孩子喜歡別人手裡的東西,這並不是壞事,但並不代表可以用非常粗暴地行為來搶奪。而是用詢問、交換、等待等形式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

不講道理的娃背後,都有不講規則的家長


那些不講道理,認為所有的玩具都應該是自己的玩具的孩子,就是因為沒有建立規則感。父母在陪伴和教育的時候總是一味遷就,孩子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沒有得到就拳打腳踢。甚至有些家長,其實是在默許自己的孩子用搶奪等粗暴的方式來進行社交活動的,總是在對方小孩哭鬧或者對方家長指責的時候,才言不由衷地過來管教。這些沒有原則的容忍和縱容,小朋友是可以察覺到的。其實不是小孩壞,而是他在父母的底線中建立了自己生活的規則。

不講道理的娃背後,都有不講規則的家長


也有家長認為,這是小孩子的事情,沒關係。有多少長大變成巨嬰的孩子就是在這種“沒關係”中成長的,或者在長大後由社會來教育。對於不講道理的小朋友,父母一定要建立起規則感,用行為和語言教育他,父母特別理解他想要玩別人的玩具或者霸佔公共玩具,但是我們要用等待、詢問、徵得同意、排隊玩耍等方法來得到,而不是蠻搶,甚至在肢體上傷害別等小朋友。而對於被欺負的孩子的父母,也不要只知道顧及情面,而應該為自己的孩子站出來,阻止別的孩子來欺負,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就是面對別人的欺負,我們應該如何堅定又有禮貌拒絕別人、保護自己。比如,別的孩子來搶走了玩具,可以把玩具拿回來,並且說,“小朋友,這是我們家寶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請你先問問我們家寶寶是否願意,你這樣搶是不對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長環境,家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唯有愛和榜樣!我們的愛不能溺愛,我們的榜樣必須是展現真善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