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如何相辅相成

在过去的十年里,随着谷歌翻译、微软必应翻译和百度翻译等软件在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得到了很好的集成,人工智能翻译软件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然而,最近发生在翻译领域的事件提醒我们,机器翻译并不是万无一失的。

上个月,在耶路撒冷附近的贝塔尔·伊利特(Beitar Illit)约旦河西岸定居点,一名建筑工人在Facebook上贴了一张自己靠着推土机的图片,上面贴着标题为“يصبحهم”或“yusbihuhum”。这句话在阿拉伯语中被翻译成友好的“早上好”,但Facebook的人工智能翻译服务误译成希伯来语的“伤害他们”或“攻击他们”。以色列新闻报道说,这名男子被拘留并接受了几个小时的审问,最后被释放,并得到了道歉。


人工智能时代下,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如何相辅相成

同时,在中国,微信聊天软件的内置翻译将“hei laowai黑老外”意思是“black foreigner黑色的外国人”翻译成“黑鬼”之后成为众矢之的。当地新闻报道,当被问及种族歧视如何进入其翻译数据库时,微信解释说其服务由神经机器翻译提供动力,其内容来自大数据集和多个信息网络,并没有经过人工过滤。

这些都是由机器翻译软件造成的相当极端的跨文化失误。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遇到机器误译,这种误译更加微妙。常见的机器误译我们看到的是文化上的细微差别被忽略了,语言太直接,强调太少或太多,同音异义词被误用或短语被翻译得太字面化。

在考虑人工智能在翻译领域的地位时,重要的是要准确地记住我们试图通过翻译达到的目的。翻译是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同时保留原语的意义、影响和意图。然而,语言不是一维的。它深深植根于文化、历史和当前的社会政治背景中。如果没有一个“人类过滤器”来处理这些细微差别,我们就有可能传达出错误的意思(就像那位倒霉的巴勒斯坦建筑工人因说“早上好”而被捕),或者可能会造成文化冒犯(就像微信在误译时无意中造成的那样)。

人工智能时代下,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如何相辅相成

机器翻译无疑为更快的跨文化交流铺平了道路,而翻译软件的进步可以有助于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然而,没有什么能代替人类翻译专家的参与;多语言学者,熟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毕竟,语言是关于交流和文化背景的,而这些都是不断发展的。机器,无论多么先进,都无法完全符合人类大脑复杂且不断进化的回路。

如果你对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有什么看法,请给我们发邮件!我们很乐意收到你的来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