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高手这么分辨茶叶,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分辨茶类其实很简单

六大茶类说来说去早已经记住了:黑茶、红茶、白茶、绿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广大茶友们一般都是通过颜色去分辨,但是这样的方法也不是一同百通的,今天溪岩就告诉大家高手们都是怎样辨茶的。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嫩茶重搅绿,清香悠远——绿茶

绿茶最大的特点“杀青”,或者也可以称为“炒青”。杀青后的绿茶内部的活性酶已经被破坏,不再发酵。绿茶成品后依然保持着青绿的叶片,由原来的青草味变成了清香,有点像绿豆有点像栗子。清汤绿叶,赏心悦目。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绿茶都是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但蒸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也存在,蒸青绿茶以阳羡茶、恩施玉露为代表,烘青绿茶如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晒青绿茶则有川青和陕青等。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雨润毛尖,霜生玉露,一任清风欣顾——黄茶

黄茶纸比绿茶多了一道工艺:闷黄,绿色的茶叶变为黄色,而且杀青的时候温度略低于绿茶,茶叶的活性不会被全部杀死,黄汤黄叶是黄茶的特征,准确点应该是黄绿色茶汤。

闷过的黄茶少了一分鲜香,多了一分醇厚。用鲜叶的老嫩还能把黄茶分为以下几种,以单芽制成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黄芽茶;以一芽二叶制的黄茶有北港毛尖、沩山白毛尖等,称为黄小茶或黄汤;以一芽四五叶制的称为黄大茶,如皖西黄大茶等。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不炒不揉,自然天成——白茶

白茶也只有两道工序,萎凋(即晾晒)和烘干,而且白茶的“晾晒”很注重技巧,不用阳光直接暴晒,要茶师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才能充分把控白茶晾晒的程度。

在晾晒的过程中,白茶会略微发酵,能够闻到一股的淡淡的茶香,像花香还充满着甜味儿。高品质的白茶虽然茶汤看起来清淡,但是却十分耐泡,鲜爽可口。现在的白茶主要以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为主。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七分绿三分红,绿叶红镶边——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发酵过程是在摇青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标志性的“绿叶红边”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因为外形色泽呈青褐色也称为青茶,现在的乌龙茶也并非都是“绿叶红镶边”,现代的工艺改变也出现了部分无红边的乌龙茶。

“摇青”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需要精细的把控。乌龙茶除了外观的特殊还有其“韵味”,不同种类的乌龙茶“韵味”各有不同,如凤凰单丛的“山韵”,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观音韵”等。当下最受追捧的当属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了。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宝光”蜜香,馥郁隽永——红茶

红茶重“揉捻”,为了使得嘻哈也细胞和组织破损,更有利于发酵,你会发现红茶的条索通常比较细长。正宗的小种红茶在烘干是最好采用松柴明火烘干,于其他茶叶不同为的就是保留木头上的松香,留在茶叶中。

经过完全发酵的红茶,冲泡出来的茶汤为橙红色,滋味鲜爽浓厚,优质茶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曾经红茶一度成为丝绸之路的一大商品。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独步茶林、浓醇甜香——黑茶

黑茶的独有工艺“渥堆”,通过渥堆时间的长短决定黑茶汤色的深浅,黄褐色或者红褐色。经过紧压的黑茶仍会发酵,因此也称为后发酵。黑茶必须经过渥堆,茶叶的苦涩味才会被大大降低,滋味浓醇甜香,而且可以长久存放,年份越足,滋味愈加醇厚。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高手这么分辨茶类,看完这几点你也能学会

今日分享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骚扰

感谢阅读,岩岩有茶、非岩不茶,我是溪岩,带你了解武夷岩茶

了解更多岩茶知识请持续关注,如有相关问题可【私信交流】,更多惊喜恭候大家

欢迎茶友们点赞、转发、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