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指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存在論名著《存在與時間》裡面用理性的推理詳細的討論了死的概念,並最終對人如何面對無法避免的死亡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曾幾何時,我們似乎忘了自己會死去這件事情,然後被迫對生死這件事陷入了沉思,活著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死去嗎?


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天地以萬物為芻狗,人如螻蟻,天地是不仁的。什麼好人好報、善人善報在這裡其實沒有邏輯支撐。芸芸眾生,我們知道自己終將一死,而死亡更多時候是突然降臨的一種狀態,讓人難於接受,這才痛苦。如果我們都是準備好了去赴死,興許就少些痛苦,少些折磨,少些覺得上帝的不公。


某年過年時,96歲的爺爺離開人世,我握著他的手逐漸變得冰涼,然後在眾人的目光中安詳的去到另一個世界,瓜熟蒂落,老了,然後歸去,這是常態。而今天,我想說說常態之外的芸芸眾生應該如何看待生死。


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作為人類,我們捨不得死,我們生活太美好了,萬一我今天閉眼了,明天李安再拍出個好電影,我看不到了怎麼辦,我夢寐以求的地方我還沒來得及去怎麼辦……等等,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不想死去的理由。


我們假設一下,假設人不會死,那人會怎樣或者?人如果不會死,那這輩子將會極其糟糕,因為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最可怕的不是假設,是我們竟然忘了自己真的會死這件事。我們為什麼不在今天晚上陪家人說說話,因為我們知道未來還有時間,為什麼很多事情我們不急於去開始,因為還有時間,已默默的將自己活成了貌似會永生的狀態。就因為我們知道自己還有時間才會心安理得的揮霍現在,把事情放到所謂的“以後”,可每個人都有“以後”嗎?答案顯然是未必。


一個學者說過:“每晚上床之前能想一下,如果明天再也醒不過來,我對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沒有慚愧之處。”

這就是向死而生的活法,其實每個人心中時刻藏著一個“死”字去活著,才是一種活著的最高級的方式。人帶著末日去活和心中沒有末日去活是會活出完全不同的兩種境界。


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活著就是不斷的逼近那個“亡”的狀態。生命是何等脆弱,會在你毫無覺察間灰飛煙滅。當你意識到這些的時候,你可能會更認真的活著,至少你絕對不會去作惡,你絕對會把當下該乾的事情幹了。因為今天就是我今生最年輕的一天,我極有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吃不到明天的早飯,甚至是今天的晚飯。


詩人馮唐曾說過:從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糾纏。有時我們會感到焦慮,有時候我們慾望會不斷的膨脹,然後你就會覺得你掙的錢不比蓋茨多,你和老婆的年齡差距太小,比不上楊振寧,你的名氣不如邁克爾 • 傑克遜大。當這種慾望開始膨脹的時候,你可以到醫院的重症病房去看看,那裡面有的是比你年齡大的,有的是比你掙錢多的,更有的是老婆比你老婆年輕的。那是一個命懸一線的地方,因為當你看到各種呼吸器的管子插入身體時,你就會意識到,健康的活著,自由的在地上走來走去,即使是買不起車也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事情,甚至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其實就是學會讓自己想象性的置身於某個最終的結局,然後站在終局看現在,這對於治療你的焦慮治療你無視生命無視健康甚至治療你過度膨脹的慾望最有好處。我們沒法知道何時死去,但我們可以調整如何活著。

我們都終將死去,願我們能學會面死而生,不負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