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定位理论进入中国

2013年,定位之父特劳特先生访问中国,记者对老先生提问: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特劳特说:瑞夫斯和奥格威,尤其是瑞夫斯,他的著作《实效的广告》对我影响很大。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特劳特先生演讲)


这一年,距离1969年特劳特先生提出定位理论,已经过去了44年,老先生已经誉满全球,但也没有忘记曾经给自己巨大启发的前辈。

爱因斯坦在谈及读书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所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无味的。牛顿的名言“我看的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我们的所有创造,都需要前人的基础。

定位理论,也是在前人思想基础之上的再发挥。

不同的是,定位理论比起其他理论,更加适合当下企业家的需要,它更加有效。

也因为如此,2001年,“定位”理论压倒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被美国营销学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自此之后,市场经济开始繁荣,商品大潮涌现。然而,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竞争,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立足,慢慢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2002年,邓德隆先生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特劳特中国公司,开始正式为中国企业界提供“定位咨询服务”,在中国第一批应用定位理论的企业有加多宝(原王老吉)和劲霸男装。也正是王老吉的火爆,让定位理论开启在中国的普及之路。

什么是定位理论

在十年来对定位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不断自问,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定位理论,这句话应该是什么?我认为找到了相对满意的答案。

什么是定位理论?应用心智规律解决企业战略问题的新的思维和方法体系。 为什么要选择定位理论呢?因为它有效。 为什么它有效呢?因为它所依据的是人类心智运行的规律。

定位系列著作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老先生在《什么是战略》中的:战略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这个词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这是邓小平最喜欢说的四个字。含义是什么呢?按客观规律办事。

定位理论所应用的是心智运行的规律,它是定位理论的核心或者基础。所以,特劳特老先生将“大脑”视为定位理论的“视觉锤”,特劳特公司里,就摆放着“大脑”。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特劳特先生与“大脑”合影)


学习的难题

然而,定位理论的普及也只能普及一些皮毛,真正要把握定位的精髓,实有难度。难度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1981年出版《定位》以来,特劳特和里斯先生不断精进,出版著作达到20多本,对于一个对定位理论了解不多而又想把握精髓的读者来说,要投入相当的时间,才能消化掉这些全新的知识。这在碎片化的时代,是一项不小的学习工程,而定位理论的需求者,常常是企业的最高决策层,他们往往时间极其稀缺。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定位系列书籍)


第二,让学习难度更上一层的是,定位理论所提出的观念往往跟我们惯常的思维完全相反。读者还要花大力气把原有的思维清空,才有可能进入作者的思路。

第三,要理解定位,除了要明白定位理论本身,还需要其他知识的支撑,比如哲学。我的老师邓德隆先生就跟随哲学家李泽厚学习哲学十几年。哲学功底,当然有利于在另一个高度上理解定位。

为什么写《穿透心智》

过去五年多,我在清华大学总裁班主讲战略定位课程,同时也对外连续开课40多期,学员倒是连连叫好,表示深受启发,可我总是觉得,以课程的方式传播战略定位,局限太大。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罗盘第40期课程大合影)


一是因为,课程价格不菲,如果在外地,还要舟车劳顿来北京;

二是因为,课程时间有限,总是不能把自己心中所有和盘托出, 往往下课后的休息时间,大部分学员还要聚在一起讨论;

三是因为,课堂空间有限,总有一些想参加的学员总也报不上名。

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课程内容以书的方式写出来。

这件事儿,本来以为十分简单,过去我想,不就是将课程内容,整理成文字吗?动手之后才发现,对于第一次以图书形式传播战略定位的我来说,真的有些难度。

大纲,修改了好几遍;

内容,修改了好几遍。

如果不是合作出版方的“军令”,可能这本书还在修改中。

不改了。一本书说不完的话,下一本再说。

但不论文字质量怎么样,《穿透心智》一书的基本逻辑跟课程大纲没有太大区别。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穿透心智》封面)


既然定位理论是应用心智规律解决企业战略问题的新的思维和方法体系。那么,对心智规律的解析,永远是第一位的事情。剩下的都是心智规律的应用而已。

不妨剧透一下,书中抽取了20多本书的精华,结合多年实践给出了一套系统的战略定位操作方法体系,同时,运用罗盘服务客户的实际案例给予了详细的说明。

规律明白了;

方法找到了;

案例也有了。

继续在具体的文字表达上、错别字上去消耗时间,不如早点将其公之于众。谁还能十全十美呢?

我想读者不会因为一个错别字或者一句病句,就说本书毫无价值吧。毕竟,《穿透心智》的主要部分,还是原价几万元的授课内容呢。

邓德隆老师得知《穿透心智》写作完毕,欣然同意为其作序,这让我十分感动,同时也坚定了我出版的意愿。

写《穿透心智》的另外一个目的,稍带了一点私心。我是在老师邓德隆先生的启发下,决定投身战略定位服务于中国企业家,如今已有十年之久。这本《穿透心智》,算是过去十年的总结。

但它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运用定位理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离完成还有很远。


李广宇:我为什么要写《穿透心智》?

当当网搜索新书《穿透心智》即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