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不同风格的国足,是队员不拼?还是技战术不适合

看完国足与印度队和叙利亚队两场热身赛,两场几乎完全不同风格的国足,按正常来说,应该是胜印度队,平或胜叙利亚队才合乎情理,结果截然相反。打印度队我们以传控技术流为主,控球率领先于对方,而打叙利亚队控球率几乎和对方同等,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战术风格的国足呢?

两场不同风格的国足,是队员不拼?还是技战术不适合

从世界足球发展来看,传控技术流打法已成当前主流打法,意式防守反击渐渐弱势。从这几年欧冠进入半决赛和决赛的队伍可以看出,各个球队都有超强明星球员坐镇,短传配合,个人技术,控球技术等几乎发挥到巅峰。最后夺冠的也是这些方面做的最好的球队。而防守反击适合弱队,取得成功的基本上是黑马球队,所谓黑马也就是少数,或者可以说是昙花一现式的辉煌,所以打印度队我们讲究传控技术流的打法是没错的,可是为什么结果与我们的预想好的完全相反呢?

先来稍微分析一下打印度队。这届国足成员,看看这23人,有几个是技术性球员,赵旭日、吴曦?可能郜林、武磊稍好一点,就凭这些人,我们能打出流畅的技术流足球?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后场防不住,中场习惯性的漏人,前锋线跑断腿也没有人传过来好球。看似打的热闹可惜几无效率可言,乱糟糟的,一会忙着防守一会忙着进攻,结果一事无成,平局收场。

两场不同风格的国足,是队员不拼?还是技战术不适合

而打叙利亚队时,我想里皮大爷看出中国队一些症结,作为世界名帅,及时纠错的能力还是有的,发现中国队是真的打不了传控为主的比赛。虽然技术流打法是他这两年在中国主要的执教思想,可一次次的失败,终于打醒了老头,以中国目前的实力最好的方式还是打防守反击,同时注重拼抢。所以这场比赛以这样的指导思想安排首发,撤下于大宝,把郜林、武磊、于汉超推上锋线,中场上池忠国与金敬道组成双后腰,后防上于海、于洋、冯潇霆、刘奕鸣。与上场最大的改变是池忠国,这1人的改变,带来球队风格全方面的改变。

说说池忠国和金敬道,这俩货是这两场最大的发现,特别是池忠国,简直是中国的“坎特”,前后飞奔,上下翻飞,能冲能跑,能拦截能传球,几乎是另外一个郑智。两人的风格带来球队整体风格的改变,抛弃了上一场技术流打法,而是积极拼抢,有效反击,上半场某一个时间段我们几乎把球权交给叙利亚队。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中场活了,球队整体活了,前锋机会多了,光武磊就获得至少五次进球良机。这样的球队才是球迷愿意看到的球队,打的活力四射,拼劲十足。

两场不同风格的国足,是队员不拼?还是技战术不适合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的中国队需要的是什么的球员,需要什么风格的技战术风格已显而易见,技术流是好,但积极拼抢觅机防守反击是最适合目前的这支中国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