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辛弃疾《菩萨蛮》,对"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诗句的见解。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西南。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

浅读辛弃疾《菩萨蛮》,对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抗金的勇士,是主战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文武全才,诗词豪放,其程度几乎与苏轼齐名,一生忙于积极抗金的事务之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1175年,南宋王朝调辛弃疾为江西提点刑狱,让他节制诸军,讨捕茶寇,赴任途中所作。

在这首词中关于"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解读,我看到两种版本,一是: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能看到无数的青山; 二是:我要远望西北的唐代都城,而被无数可怜的青山遮住。

以上两种解读都有道理,都他的独到见解,无可怀疑,但我还有另外的解读,只当探讨。

浅读辛弃疾《菩萨蛮》,对


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写此词的地点,以及时间和作者当时的现状可作如下的解读

作者赴新任,途经江西造口时,触景生情,追忆四十多年前金兵南侵的往事。

郁孤台下这清江水,水中又有多少是扶老携幼、饥寒交廹、背井离乡行人的眼泪。在追忆中的诗人,抬头西望盛唐故都长安(明写长安,实指已被金兵侵占的繁华宋旧都开封),但望到是被金兵侵占,践踏的北方大片的山河(从"可怜"二字理解),还有那"炊烟无几家"的饱受战争之苦的贫民生活现状。青山是不能把江水遮住,江水毕竟会继续东流去(抒发感慨和抗金信心)。夕阳下,江岸边,我正愁绪满怀时,听到了深山中传来鹧鸪的烦心的叫声(鹧鸪鸟《异物志》中称其志:怀南不思北)。

浅读辛弃疾《菩萨蛮》,对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是诗人追忆往昔时:对已经失去的旧山河的怀念,对被金政权奴役的北方人民的怀念与同情,对南宋政权抗金不力与主和派的不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