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寶寶語言發育有妙招 不妨多跟小寶寶“聊天”

帶小寶寶來保健的時候,很多醫生都會叮囑家長要多跟孩子聊聊天。這個時候,有些家長就疑惑了:孩子還這麼小,什麼都不懂,跟他說話他能聽得懂嗎?聽得懂,而且,多跟寶寶“聊天”,還非常有意義!

與不同年齡階段寶寶“聊天”有技巧!

嬰兒在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就是最早的發音。出生後兩週左右,他們已經可以將人的聲音和其他聲音區別開來。到了2月齡時,寶寶已經可以從用哭來表達需求到發出a、o、e等單音節,而且這個時候對大人與他們說話時的情緒,也會給出反應了!如用溫和的語氣和他說話時,他會手舞足蹈的,表現出開心、快樂的樣子;而對大人的大聲呵斥,他則可能會哇哇大哭。到了4-5月齡時,他們開始喜歡模仿大人的發音,玩一些發音遊戲。

所以,對於處在學習發音階段的小月齡的孩子來說,家長需要做的是,儘可能多跟寶寶面對面地交談,即寶寶在白天清醒狀態下,家長可以抱著孩子,讓孩子看著你的臉,然後與他面對面地“聊天”。說話的時候,家長可以稍微放慢語速,語調可以有高有低的,甚至還可以稍微誇從而讓寶寶感受到什麼是“聲音”,慢慢地學會發出一些簡單的音節。另外,當寶張一些,以吸引寶寶注意到你的口型,通過不斷地聽聲音和看口型,寶寶在找你“聊天”時,你也要給予及時的回應,這樣,他會表現得更加興奮而且更加願意繼續“聊”起來。

到6-9月齡之後,寶寶已經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了,聽到叫喚自己的名字,會望過去。這個階段的他們的發音逐漸增多,已經可以發出不同的音節,尤其是在興奮時發音就更多了,並且可出現一些重複、連續的音節,如baba、mama、dada等。這些發音都為以後正式說出詞和理解詞做了準備,而且這個階段他們開始會將語言與動作、事物對應起來,如聽到“拍手”,他們會兩隻手拍起來;聽到“Bye-Bye”,他會揮揮手;聽到“燈”,他會望向家裡燈的位置等。如果這個階段家長能夠多點跟他說話,通過模仿和重複,不僅讓孩子感覺到發聲的樂趣,而且還可以讓他在每次感知某事物或某動作時,都能聽到對應的詞語。慢慢地,就能將這個詞語與該動作或事物聯繫起來,從而促進語言的發育。

到了一歲之後,寶寶開始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等家庭成員稱呼,也開始會用“飯飯”“奶奶”等單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詞彙量會越來越多,發音慢慢由單字變成詞語、短句等。在這個階段,家長需要繼續給寶寶語言的“輸入”,可以為他們挑一些合適的繪本,每天給他們讀讀繪本,以增加他們的詞彙量。也可以在日常的互動中,多點跟他們說說話,增加一些指令性的語言,如寶寶拉著家長的手指著水杯“啊啊”地示意要喝水時,家長可以說:“哦,寶貝想要喝水啊”,然後遞水杯過去時,指著水杯跟他說“水杯,喝水”,或者也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喝水,寶寶去拿杯子來!” 通過詞彙的慢慢積累後,到了2-3歲,寶寶的語言開始進入“爆發期”,他們已經可以說更長的一些句子了,並且也已經具備了語言的思維,會用語言去對人或事物做出評價了。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多在日常生活中讓寶寶複述句子,如,讓寶寶複述繪本的內容,給另一位家庭成員傳話等,還可以教他們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謠或詩詞,或者是給寶寶拋一些問題,讓他學會自己組織語言來回答,以提升語言能力。

可見,為了更好地促進寶寶語言的發育,家長不妨做個“話癆”,從寶寶小的時候就開始多跟他“聊聊天”。當然,這種聊天需要營造比較輕鬆開放的語境,通過引導孩子說話的慾望,自然而然地培養出孩子的語言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