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对李纨的判词中真的极尽挖苦吗?背后的意蕴几人能懂?

Doris-萌


李纨作为《金陵十二钗》最被低估的女子,近些年对她的误解和非议比较多。【晚韶华】是李纨与其子贾兰的合辑。母子二人一体同命,荣辱与共。李纨一生为儿子所活,儿子也为寡母挣得了最终的荣耀。这么伟大的母亲,又有什么可非议的?不应该!



李纨出身非常显赫,父亲是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李家更是金陵大族。全族男女无有不读书者。这种学习氛围令贾家望尘莫及和深深羡慕。李纨出身巨宦,在贾家除了贾母,不输任何一人。单纯以清贵论,她婆婆王夫人也要望尘莫及,更别提王熙凤了。

贾珠是贾家年轻一代神童,十四岁进学指的是中了秀才。对一心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贾政来说,畅想贾珠金榜题名的光辉前景,为贾珠铺路是贾政最费心的事。首当其冲就是联姻的重要。选择李纨,甚至不能叫选择,而是贾家费大力气求来的。要知道李守中国子监祭酒别看只有四品,但属于进了中央,而且身为天下学子的校长,哪怕林如海没考中前都算李守中的学生,以国子监祭酒的清流和清高固执未必看得上贾家豪门。贾珠能娶到李纨,第一,是贾家与李家是老乡。第二,姑父林如海的探花郎是大帮助。第三,贾珠十四岁进学也是关键。最后,才是贾家的荣国公府影响。

李纨才是真正的书香世家,比之林黛玉还要底蕴深厚有影响。只是命运多舛,嫁给贾珠没两年,贾珠竟然“一病”死了。年纪轻轻守寡,若是出身普通家庭还可能再改嫁,李纨娘家和婆家都不可能允许她再嫁,等待她的也只剩下心如枯槁孤独终老。只是上天留一线,不幸的李纨又是幸运的,她与丈夫贾珠留下了一个儿子贾兰。作为荣国府长孙,这个身份太重要了。




贾兰是荣国府长孙,是贾母的第四代唯一男孙。李纨本就出身清贵,又有儿子贾兰傍身,所以,王熙凤焦虑的揽权敛财心力交瘁的事李纨用不着,她在贾家生活的绝不畏畏缩缩,谁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她更乐得慈悲做菩萨,贾家上下都说她的好。事实上,李纨并非没能力,只说两件事,第一件,贾探春起诗社,李纨不但第一个响应,还提起年前就曾想过。可见李纨有这个见识,只是身为寡妇不爱抻头。第二件,贾探春改革大观园,又是李纨第一个响应,不但响应,她连大观园什么能够赚钱一清二楚,这才是治家的长久之策。王熙凤一心想着自己敛财,从不开源节流为荣国府考虑,李纨比之王熙凤并不差。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

判词中所谓“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是指出外人对她的妒忌。认为她家世好,有儿子榜身,甚至脂砚斋也说,李纨晚年侥幸儿子功成名就,她也凤冠霞帔。别人妒忌她的行为,是茶余饭后的“笑谈”。理解成对李纨的嘲讽,实属错误理解判词意思。包括【晚韶华】曲子说“阴骘积儿孙”,本就不起说李纨。李纨儿子科举高中,她晚年富贵。正是她含辛茹苦,一心一意抚养幼子,孝敬公婆,并且教子有方换来的阴骘。这种女子只有敬佩,怎么可能还讽刺她?



李纨死了丈夫,一心扑在儿子贾兰身上。尽管贾家抄家了,可根据【晚韶华】的曲子,贾兰最终金榜题名,使得李纨晚年扬眉吐气,得封诰命。而甄士隐解读好了歌:“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脂砚斋批语【伏贾兰、贾菌一干人】。李纨贾兰母子在贾家抄家后,财产一干二净同样过着身披“破袄”,食不果腹的日子。古人科举不是现在考大学。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贾兰虽然得到母亲李纨得自李家的系统科举教育,但也不可能少年得意,前脚抄家,后脚中举。


根据【晚韶华】推算,李纨是在年老之前贾兰才中举,最少也要四十五岁以后!贾家抄家,李纨还不到三十岁,到贾兰中举,早过去一二十年了。这么长时间的含辛茹苦,换来一个【晚韶华】,作为女人,李纨很失败,作为母亲,李纨的成功红楼梦中无人能及,贾母也比不了!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李纨,最接地气的一个人物形象

我不是红学家,我连票友都算不上。

我喜欢曹雪芹塑造的许多人的形象。但是,我比较喜欢李纨这个人物。我不认为曹雪芹是在挖苦这个人物,而只是凭着作家的直觉在书写罢了。

其一,真实的母亲形象。李纨是一个真实的母亲形象。作为母亲,她抚养唯一的孩子贾兰,视为生命。注意生活中的节俭,为以后的日子多考虑,有远见。终于把孩子送进成功的大门。她不仅仅是封建社会母亲的形象,我觉得,就是在今天,生活中的母亲不也是这样吗?这是一个接地气的母亲形象,没有夸张,没有挖苦讽刺。

其二,适应能力极强的母亲形象。她很注意与周围的人相处,是一个适应能力极强、人缘极好的人。作为媳妇,贾母对她好,王夫人对她也不错。作为嫂子,宝玉及黛玉、宝钗等小一些岁数的姐妹也喜欢她,一起玩耍,一起办诗社,一起聊天,一起夜餐,何其乐也。为何有这样的能力?说明她的情商高,善于交际,善于组织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抚养儿子。我不认为曹雪芹是挖苦她。

其三,守节的女人。计算年龄,贾珠走的时候,李纨也就二十岁左右。孤儿寡母,该流下多少眼泪。贾府上上下下,暗流涌动,如何生存,作为寡妇,是非常之难的。作为守寡的女人,她做得很好,没有闲言碎语,何其难也。我看不出曹雪芹在挖苦她,反而觉得,曹雪芹在塑造一个正能量的女人。

其四,理财的女人。李纨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月钱注意积攒,还会收一些租子,包括有可能会在诗社的运作中,赚一些。平时穿着,注意自己一个寡妇人家的形象。平时用度,也尽可能少花钱。积攒的钱干什么?为了日后的生活,为了培养儿子。贾家被抄,只有她还能继续把儿子培养成功,就说明了一点,会过日子。不像有些人,只管用,不管节俭,寅吃卯粮,哪管以后。所以,我觉得,曹雪芹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是生活中的这一个,节俭有错吗?节俭该受到挖苦吗?曹雪芹绝无挖苦之意。


枝头上的思索


在红楼梦一书中,曹公给不少人下了判词。判词基本上是对一个人一生结局的总结和未来的预测。给李纨的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细读判词,也基本上是这样。李纨是宝玉的嫂子,身世不错,但命薄,丈夫不幸早死,儿子贾兰尚小,孤儿寡母,艰难度日,但李纨是个节妇,才女,将儿子扶养成人,并入仕。子贵母荣,但李纨并不善终,依然难逃封建社会红颜命薄的命运。曹公对其判词,并非刻薄,而是通过李纨判词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同时也反映曹雪芹宿命论: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自己无能为力。尽管儿子当了官,但李纨自己的一生仍然"枉与他人作笑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