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葛亮50部只能打电话的手机,北伐是否能成功?


现代科技助阵诸葛丞相北伐?假如真给诸葛亮50部手机,也就是能解决大军的通讯问题,要是正史中的诸葛亮北伐,估计有再多手机都不中,蜀汉和曹魏的实力相差太远,这个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实力不是几部手机能抹平的。

但如果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北伐,就有可能给曹魏更大的打击,北伐或许有可能成功,因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和正史中的是不一样的,号称:“孔明之智近乎妖”,妖孽般智慧的诸葛亮也许能发挥出50部手机的最大功用,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先。

《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中,诸葛亮首次北伐的过程中,收到过一个重大利好,魏国新城太守、镇守上庸、金城等处的原蜀汉大将孟达要反水,当时魏国皇帝曹叡为抵抗诸葛亮,亲征长安,洛阳空虚,如果孟达能顺利起兵,可以直接攻打洛阳,曹魏将陷入危急。

但诸葛亮和孟达在知道曹叡起用司马懿后,因为通讯的不便利,没有及时交换意见,其实就是诸葛亮猜到司马懿会先斩后奏,而孟达自大的以为司马懿会先去见皇帝,再来镇压自己。两边多次书信沟通,来来回回的很耽误时间,如果有手机在手,能亲自沟通,诸葛亮就有可能说服孟达。

即便孟达还是被包围,诸葛亮也能赶紧改变策略,及时劝说孟达不要主动出战,拖着司马懿。诸葛亮这边也可以快速出兵配合孟达,孟达最后的失败其实就是没有好参谋,有手机就不同,诸葛亮超级聪明,能补上孟达的缺陷。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诸葛亮直面司马懿,他派出马谡去镇守街亭,可到了街亭后,言过其实的马谡却据山扎营,犯了兵家大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也拖累了蜀汉军队。如果有手机在手,诸葛亮会及时的纠正马谡的错误,即便马谡不汇报,辅助他的王平也会赶紧打电话汇报,那么,哪怕是临阵换上王平为主将,街亭之战的结局就会大不同。

再比如,蜀汉和东吴是盟友,但双方距离太远,诸葛亮北伐是在汉中,孙权北伐是在两淮地区,以当时的通讯条件,要想互相配合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了手机,双方可以及时沟通,可以互相配合,出兵时间、出兵策略、出兵目的等,都能商量后再进行,取长补短,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要是得到孙权的部分授权,可以指挥吴军,那魏国想活着都不容易。

以上是简单的举例,小编没有诸葛亮的智慧,只能想出简单的用手机沟通前线的方法,如果是诸葛亮,他更了解三国时期的特点,或许能想出更多的妙招,北伐也许能成功。


九头鸟漫谈文史


谢谢!通信快,只能是兵贵神速,伸缩自如!并不能取决定性作用!丛观历史!多少成功者,靠的是人心,靠的是人民!靠的是战略决策!打仗的目的,不为着几大家族,不为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为着劳苦大众,为了人民。这就是宗旨!共产党至所以取得根本性的胜利!就是战争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不说给诸葛亮50部手机,就是每个士兵一部手机,也不会赢得天下!因为战争的目的,根本宗旨都没有,想统一江山,是很难的事!


手机用户高良友


你给诸葛亮50部手机也没有办法打胜仗,诸葛亮北伐失败是因为内部不和,兵将太少,计划不周密,不敢冒险,诸葛亮的国家实力不行,保密工作做的也不到位,手里得力的助手太少,加上诸葛亮用人不当才造成北伐的失败。诸葛亮在当时也不是天下第一的能臣,只能够说诸葛亮是能臣之一,三国演义大部分都不真实。诸葛亮次次北伐失败,你能够说都是别人的错吗?主要错误还是诸葛亮自己计划有问题,接二连三的失败也没有吸取教训,这能说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做的事吗?诸葛亮连续北伐就是错误的,国家实力都被诸葛亮北伐消耗尽了,这不是一个聪明政治家应该办的事情。不要把别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看的太无能了,诸葛亮给刘备出力不少,但是诸葛亮的失误也是致命的,诸葛亮错用人也不是一两回,就算诸葛亮有手机,人家其他国家也会用手机的,所以说诸葛亮北伐有手机和没手机都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