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粤语方言及其负面影响

浅谈粤语方言及其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广东人整天用“母语”这个词来形容粤语,并且强调粤语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并不是汉语方言。这一点我赞同,至少在古代,粤语不是汉语方言,而是类似日语和朝鲜语那样不同民族语言。

古代,日语和朝鲜语用汉字书写,但读音与汉语不同,也从没有人认为日语和朝鲜语是汉语方言。古代粤语也是一样,用汉字书写,但读音与汉语不同。到了现代,日语和朝鲜语的书写都改用表音文字,这使得日语和朝鲜语从读音到文字彻底与汉语分道扬镳。与此同时,粤语在书写上也出现了不同于汉字的表音文字,使得粤语与汉语更加疏远。

粤语发音突出的九声六调,本质是古代南方百越民族语言发音的活化石。古代中原以外的南方地区被称为吴越,闽越,南越,与此对应的有吴语,闽语,粤语!这三种语言虽然都像日语和朝鲜语一样,使用汉字书写,但其口语发音和语法都与汉语有很多不同。

粤语还有一个不同于汉语的显著特征,就是定语后置。定语后置词大量进入汉语书面语后,会造成大量的歧义词出现,严重影响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出现沟通障碍!

举例子,粤语口语中有很多定语后置词,比如广东人称公鸡为“鸡公”,称母鸡为“鸡母”!称先吃饭为“食饭先”,称青椰子为“椰青”!这类词还有很多,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百度搜。

粤语口语书面化,会使汉语在阅读理解上增加很多障碍。这就涉及到语言学的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语言的表达能力!

象形表意是汉字的特征!每个汉字都可以望文生义!例如,驴在古代是驮运代步工具,当摩托进入中国后,中国人给摩托起的中文名字是“电驴”,对比“摩托”和“电驴”这两个词,从语言的表达能力上讲,相信大家都会支持“电驴”这个词,假如五百年后,摩托这种交通工具已经消失很久了,但五百年后的人读历史,发现“摩托”这个词时,如果没有注释,仅从字面看,没有人会知道摩托是什么东西,这也是所有音译词的通病,但五百年之后的人即使没见过摩托,仅看字面意思就能理解“电驴”是一种交通工具!这就是词语表达能力强弱的直观体现!

音译词生涩难懂,是一种语言入侵。表达能力强的语言,能够抵制外来音译词的入侵,保持自身语言体系的完整和独立,避免音译词冲击造成的语言碎片化。“摩托”和“电驴”就是汉语抵御英语入侵的一个很形象的例子。类似的词语还有“的士”与“出租车”,“因特网”与“互联网”“杯葛”与“抵制”,“大咖”与“大腕儿”。

在面对外语入侵时,简陋粗糙小语种语言,表达能力越弱,需要借助外来音译词弥补自身表达能力的不足。粤语由于自身简陋,引入了大量英语音译词,并把这些音译词传递到汉语书面语中,音译词不能望文生意,生涩难懂,给汉语制造了很多阅读理解上的障碍。

举一个例子,经常看香港影视剧的人,都听过“大佬”这个词,“大佬”这个词出自粤语,也是一个定于后置词,正确的语序应该是“老大”,与“大佬”一词意思相同的普通话用词是“大腕儿”,很显然,“老大”和“大腕儿”这两个词的表达能力更强,表达的意思也更准确!

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下粤语制造的阅读障碍,

浅谈粤语方言及其负面影响

“熊去氧胆酸胶囊”是治疗胆结石的药,这个药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是什么东西呢?大家从字面很难理解他到底是什么物质呢,名字听上去总觉得怪怪的!实际上,“熊去氧胆酸”的别名就是“脱氧熊胆酸”,一听熊胆酸,大家自然而然就能联想到前几年热炒的活熊取胆汁,也就很容易理解熊胆酸了!很显然“脱氧熊胆酸”是正确的汉语语序名词,也更容易理解字面意思,而“熊去氧胆酸”就是另类的粤语名词,典型的定语后置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