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许多人在清明时都会想到杜牧的这首诗。而清明节好像也和“雨水”、“酒”、和“欲断魂”的行人离不开,所以这首诗被广为传颂。

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我们无法得知诗人杜牧看到“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因为清明祭祖,还是另有它由。但我相信许多认同这首诗的人心里已经默默认同了这首诗所描写的清明节中的场景。何以至此呢?或许是“雨水”和“酒”给清明节多了些礼祭仪式的庄重和肃穆。而“欲断魂”也许表明了“行人”的某种迷失和离乱?所以才需以酒为媒,礼祭祖先,借此和自己心灵的对话……

忽然想到一首歌的歌词中这样写道:“没有人问我过的好不好?现实与目标哪个更重要?一分一秒、一路奔跑,烦恼一点也没有少……”

或许对于大多数在追求目标和理想的道路上,争分夺秒的一路奔跑的人来说,因为走的太久、太远、太急,所以逐渐忘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而祭祖或许是人对身体和心灵的共同洗礼。

自古以来,清明祭祖就被寓为顺应天时的行为。而清明节也被认为是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增加,适宜春耕春种,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而清明从节气上来说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清明又和“踏青”的习俗相结合。

正是因为,清明节是“节气”与“节俗”的综合,所以它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的“寒食节”和“上巳节”发展到合二为一的“清明节”。在人们心中它已经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在古代,寒食禁火是为了出火,清明祭亡是为了佑生。由此可见,怀旧悼亡,求新护生在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中密切的配合起来。这两者关系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代际,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充分显示出清明节独有的强大生命根基。

这样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它透露了季节交替的信息,相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所以教育又赋予了“联结祖宗根脉,传递国家情怀”的“感恩”及缅怀“过去”的意义。

对于祭祖扫墓,上了年纪的人可能会说:“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最终将走向何处!”

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而对于和祖辈并不相识的小孩们来说,祭祖时自然谈不上感情,也没什么过度哀愁的思考。做为新生力量,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好玩、新奇、兴奋。

在那些被大人一遍又一遍提及的祖辈的陈年往事中(例如:他们如何来到这个地方,如何在乱世中遍尝世间苦楚,如何体会人生起落与悲欢离合,如何在清贫困顿中坚守和努力)他们感受到的可能是做为大人的繁琐与复杂……

我依稀记得我小时侯对于清明祭祖的印象:在枝繁叶茂,芦苇丛生的郊外,我随着大人一起立于祖辈的墓前,带上随身而带的元宝纸钱及上贡用的点心供品。其中,有我儿时最惦念的一种类似现在的青团的大小的肉馅饼(到现在也一直无法记住这个馅饼的名字),貌似当时也只有在清明上坟时才可以品尝得到。在上坟时,把它们和元宝纸钱一起在墓前焚烧,然后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而有意思的是,每次拜祭仪式完毕后,我们总舍不得走开,苦苦等侯的原因是待火堆燃尽后,将馅饼从灰堆里扒拉出来吃了。相传吃了这种馅饼以后不仅眼明且不得疰夏病。所以,清明那几天,在别人家祭祖完毕的火堆里扒拉这种贡品,成了儿时的一件乐趣,仿佛像获得战利品一般……

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或许在那时,古老且奇怪的仪式,远远没有那个馅饼更加吸引当时做为孩子的我的注意力。

然而,孩子终会长大,昨日我所不能理解的父母和祖辈先前的感受和感情,而今在做为父母后的某一天的某个瞬间,却如潮水一般出现在我的记忆中。而今,因为家族历经几次迁移。祭祖已经变得相当不易,而那个被称之故乡背后的故乡,父母每年也只是清明时分才会回去,而我们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晚辈们,也因上学、工作、儿女种种生命中接二连三事情的到来,而逐渐忘却……

近两年开始,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间相互印证的影响,那些在年少时因时事变迁和适应环境所被省略掉的仪式再一次重新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在前段时间,孩子的学校搞了祭祖朗诵和传承家族精神手抄报,在和孩子一起聊祖辈们的事迹和品行中,我好像和孩子一起重温了一次血脉延续的意义,懂得了生命一代代传承的使命,体味到了责任、礼仪和感恩的意义。我想这是仪式背后的力量,当我孩子一起画出家族根脉图时,我发现原来孩子身上的一切优点都和家族中某个人的品质、性格戚戚相关,忽然联结到了一种力量。这种感觉,就好像春节时,我们全家十八口一起在从小长大的房间里拍的那张每个人都带着红围巾的全家福……

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面临的探索使命。每一个人都需要在这种使命中长大,并且完成觉醒式的分离、重组(探索和创新)和回归(回到真实的自己)。

正如:我们从一开始降临在一个家庭中时,对于父母和家庭给予承认和肯定,随着自我认知的发展开始了螺旋式上升的矛盾式的否定,而这种否定也导致了分离和探索的初始,通过一番曲折的前行(创造和创新),在追本溯源后,了解事情的发生的前后及真伪,在洞悉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后,才能洞悉本心,做回自己。

难怪有人说,好的仪式可以化解人生的烦恼和苦涩。而现在,“仪式感”这个词开始被大家重新提起。有人认为“有仪式感的生活是精致的生活”,有人认为“仪式感的东西可以提醒我们: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想这都是对当下“急功近利”的一种觉醒,我们开始意识到“慢生活”就是不苛求下泰然自若的美好。

所以,不是美好的生活需要仪式感;是有了仪式感,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

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尽管生活中很多的形式主义给我们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但生活的不确定性与盲目和重复性,使我们很难想清楚自己整日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所以,如果我们看重什么,那就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或许这样能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于我而言,对于清明及的传统文化的追本溯源,让我明白,一生的探索终归要回到:气清景明,知雄守雌。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知雄”不是“恃强凌弱”而是知道且认可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且让它有益于人;“守雌”不是面对邪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是“心存本善”不看表象,看心象。

才女林徽因曾这样描写四月天:“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新鲜初放芽的绿-柔嫩喜悦;燕在梁间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我想这便是“清明”的力量……

从清明祭祖谈“仪式“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