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吳孝斌

象州原有文廟、武廟,是古代官方春秋祭祀的主要場所,清代乾隆年間《象州志》的地圖上有其標註。但現在象州文廟已被毀無存(詳見拙作《消失的歷史記憶——象州文廟》),但武廟猶存,其即關岳廟,是象州現存較為完整之古建築之一。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乾隆《象州志》文武廟之標註

象州關岳廟,原名關帝廟,始建於清雍正九年( 1731),位於象州古城南門進去不遠處。廟宇建築坐東向西,建築佔地面積226.55平方米,分明、次間和廂房,青磚封火山牆、屬抬梁式硬山頂型結,面闊 19.70米,進深 11.5米,簷高 5米,簷柱二根、內、外金柱各一對,直徑均 0.35米。臺階五級垂帶踏跺,每級高 0.13米,寬 0.30米。穹頂漆乳白色,簷板、穿插枋均雕繪纏枝花與形如八卦圖案,屋脊塑雙龍戲珠,地面為三合土地面。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關帝廟主祀對象為三國時期蜀國的武將關羽,他的"忠義仁勇"精神得到歷代皇朝的推崇。其崇拜最早只是流行於四川的荊州地區,而後全國流行。他"學尊孔孟,志在春秋,固儒教之聖人也",自然是儒家推崇的對象,而後與佛道結合而進入了佛教、道教體系,成為了儒釋道三家並尊的人間英雄。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據《佛祖統紀-智者傳》載: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隋代天台宗的創始者智顗(智者大師),"到荊州,欲創精舍。一日,見關羽神靈告之,願建寺護持佛法。七日後,師出定,見棟宇煥麗,師領眾入室,晝夜演法。一日,神白師:'弟子獲聞出世間法,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師即授以五戒,成為佛教的伽藍護法神。"智者奏於晉王楊廣,遂封關公為守護佛法的"伽藍菩薩",把關公列入佛法守護神行列,塑像供奉,使關公成為中國本土佛教神明。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繡像搜神記》中有"義勇武安王"之記載。清咸豐《武帝明聖經·聖帝寶誥》中有關羽"管天地人三才之柄,掌儒釋道三教之權,上司三十六天星辰雲漢,下轄七十二地土疊幽豐,考察諸佛諸神,監製群仙群職",他成為了職位極高的神祗。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繡像搜神記》之記

關羽不但被佛、儒、道三家尊稱為神,更被歷代皇帝加封達二十三次之多,由"候"加封至"聖"。唐朝時關羽成為武成廟的配祀。宋真宗時,以關羽為主祀的關聖廟開始出現。至明末,關羽成為武廟的主神,與孔子的文廟並祀。明朝萬曆年間,關羽被明神宗封為"協天大帝"、"義烈真君"、"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關公信仰在清代發展到了頂峰,清康熙四年,尊關羽為夫子,與孔子並稱。清朝雍正三年(1725),朝廷頒令,以關帝廟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雍正八年(1730),追封關羽為武聖,以關羽為主祀的武廟(關帝廟)與孔子的文廟並列,合稱文武廟。從此,關羽成為國家祭祀的主神,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

根據古代志書及現存的碑刻文物的記載,象州關帝廟(關岳廟)歷史上曾經多次重建(重修)。

乾隆二十九(1764)年刻本《象州志》卷之二"壇祠"中載:"關帝廟,在城內南門街,雍正九年孫嵩建,乾隆二十一年(1756)蔣日萊捐奉重修。"其卷之四"序記"中還載有時象州知州蔣日萊所撰之《重修關帝廟記》,其全文為:

象城南門關帝廟,僉稱為雍正九年前知州事孫公所創建,豈前乎者竟未有建立耶?抑年久傾圮重建未遑,都人士遂以目前之舉為創始之役耶。國朝定鼎以來尊崇聖德百有餘年,春秋享祀,儀典特隆追封。五王禮制尤重。象雖僻處荒陬,假使向無棟宇以棲神靈。雍正九年以前每歲恭行祀事,何自而薦馨香如?系年久傾圮,重建維艱。孫公毅然起而捐建焉,則前此廟宇創之者何年修之者?何歲前後?經理漂沒者多矣!予故謂:象志之不可以已而急急以從事也!且天廟貌輝煌,典禮攸關,豈徒以飾觀瞻云爾哉。任茲土者,目覩廟宇將傾而置若岡聞,雖躬奉祀事,歲月無為陳犧牲於破屋巖牆之下,明明在上,神其享之乎且曷以昭,盛世崇祀之隆竭精誠而光爼豆也。歲甲戌,予奉檄來牧茲土,仰瞻聖殿朽壞已極,周曆牆垣傾塌尤甚。計孫公捐建之年僅三十載,上漏下溼,東倒西欹,已至於此,不急修葺,傾覆立見。爰捐清囊,庀材鳩工,拆除朽壞,詹吉重建大殿三間,東廊房三間,西廊房一間,五王殿一座三間,又修整頭門一座。經始於乾隆乙亥孟冬,落成於丙子春仲,計五閱月而工以竣,棟宇維新,周垣鞏固。時值春祭之期,敬率同城,恪恭致祀,禮成,群公語曰:今茲工竣,庻幾永無傾圮之患乎?予曰:物無不敝者,勢也!可使不致終敝者,賴有人事存焉,倘今日新之,繼此不復以時修之,風雨飄搖,一轉瞬間已潰敗不可收拾矣!孫公之建也,曾幾何時,夫豈料僅三十年傾壞一至於斯乎。積歲修理與拆造重建,費之多寡、事之難易不待,智者而後知也,及時補葺,歷久常新。予安能不拳拳致望於後之君子。歟是為記。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乾隆《象州志》之記

蔣日萊在上文中認為:象州關帝廟的始建時間或許還在雍正九年以前的更久遠的年代。鄭獻甫所編的同治九年《象州志》捲上"紀地"中亦引此記,其載為:

關帝廟,在城內南門街。雍正九年,知州孫嵩建。乾隆二十一年,知州蔣日萊重修。道光末燬於兵災。蔣修有記其略雲:象州南門關帝廟僉稱為雍正九年前知州事孫公所創建,豈前乎者竟未有建立耶?抑年久傾圮重建未遑,都人士遂以目前之舉為創始之役耶。甲戌,予牧茲土,相距僅三十載,而上漏下溼,東倒西欹,已至於此,不急修葺,傾覆立見。爰捐俸,庀材鳩工,重建大殿三間,東廊房三間,西廊房一間,五王殿一座三間,又修整頭門一座。經始於乾隆乙亥孟冬,落成於丙子春仲,計五閱月而工以竣,云云。同治九年,署知州李世椿重建。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乾隆四十五年重修碑記

此外,在廟中現尚存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及道光七年(1827)的重修碑記,證明了時任州官金瑾及朱有萊當年也曾經組織過兩次重修。

到了民國時期,官民將關羽﹑岳飛合祀,故改稱關岳廟。民國三十七年(1948)《象縣誌》第九編"雜記·建置"有載:"關帝廟,在城內南門街。清雍正九年,知州孫嵩建。乾隆二十一年,知州蔣日萊重修(舊志)。道光末,燬於兵災。同治九年,署知州李世椿重修。民國紀元後,關帝廟改稱關岳廟。二十七年,修葺為城區鎮公所。"

新中國成立後,在"文革"期間,裝飾部分全部被毀, 1982年,縣人民政府撥專款維修,基本恢復原貌。1985年4月,象州縣人民政府將之公佈並列為象州縣文物保護單位。

象州的武廟——關岳廟

在廣西境內,現僅有桂林市的恭城縣文武兩廟保存完好。而在來賓市境內,則是武宣縣有文廟保存完好,象州縣武廟保存完好。文武兩廟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之一,應該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並善加弘揚與利用,故作此文。

(成稿於2020年4月19日下午)

特別提示:未經本人同意,媒體、網絡等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