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在外打拼,不免辛酸;为谋生活,实属不易。远在异地他乡的你,如果能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菜,会不会觉得自己从未远行......

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乌撒农味

现在在大城市里,特别是沿海一带城市,无处不见的就是咋们最伟大的农民工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家里种地收成低,一家几口子吃饭,供娃上学,各种开销迫使大家不得不另寻生路,走上打工路,带上老婆孩子一起或者把孩子丢给老爸老妈,一走就不敢说归期。最初到了大城市,城里面的一切跟大山里都不一样,习惯了走山路而闯红灯,习惯了围着火炉转而不会使用高科技的灶具,习惯了随便吃点而不会点餐等等。最不习惯的就是当地的食物了,不管怎么适应,总是会有一些不惯,苦了一天,多想吃上老婆炒的家乡菜。也只是想想而已!

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乌撒农味

记得读大二的时候,带着几个同学去上海做寒假工,第一次去到大城市确实有很多不习惯,老妈经常打电话来唠叨,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吃不惯上海的甜食,哪知道一字不识的老妈几经周折,终于请小姑家的小叔子的姑娘给我寄过去十斤老腊肉和一斤辣椒面,收到东西那天别提多感动了,给老妈打电话,问我还要不要寄个毛毯啥的过去,真是无语。除夕那天晚上,找了一家餐馆,包了一桌菜,还给老板说好自己下厨做两道家乡菜,青椒炒腊肉、麻辣洋芋丁,几个一起来的同学狼吞虎咽,风卷残云,吃得不亦乐乎。那是我吃过最香的一顿年夜饭。

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乌撒农味

一道家乡菜勾起的念家情怀其实有时一个人在外面久了,随着移民被同化的过程,可能有那么些时候会忘记自己来自哪里,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或在路人、邻居的手里看到了老家的土特产,买回来凭着回忆做了那么几道已经不怎么正宗的家乡菜,多少儿时的记忆不停闪过,你可曾相信原来你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思念家乡的眼泪。想起隔壁王二蛋,因为偷坐自己的木板车而被打得拖着鼻涕哇哇大叫。又是一通老泪纵横,哈哈!何尝不是呢?思乡情怀人皆有之,不要说吃着家乡菜思乡,可能有时候逢节日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日子,一个人看月亮就按耐不住的想家。

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乌撒农味

前不久,与我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突然打个电话给我说让我给他寄点老家的威宁老火腿,说想念老家了,有时间一定回来看看家乡变成什么样了,顺便看看叔叔伯伯们。他不给我打电话我都忘记这个小时候互相打得不可开交的人了,不知道怎么知道我的号码的,见鬼了,呵呵!从他跟着他妈妈转嫁到安徽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了,出去的时候才七八岁。难得他还记得我,这样的感情,怎么可能让他掏钱,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事情赶紧去市场买了二十斤寄过去。本来家里面有,但没有真空袋装着,容易漏油出来。

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乌撒农味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在外打拼,少不了要有些人际交往,每当遇到节日,或者去朋友家做客,一般都会提一些礼品上门。除非是交着我这种脸皮厚的朋友,总是奉行“脸皮厚,吃个够”的交友原则,哈哈!其实大家都出门在外,都不会计较那么多,能到家里做客就已经很高兴了,毕竟能请上门做客的朋友就那么廖廖几个而已!如果你实在不好意思,弄点家乡特产去送朋友,比什么都金贵。

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乌撒农味

堂姐当初死活不顾大伯的反对,一心远嫁南京。隔三差五就打电话回来让我姐给她寄些家里的食材,说是又想吃老家的菜了,主要是要捎点土特产过去走亲戚。哎!不听老人言啊!一顿家乡菜吃出鲍鱼价啊!啊!啊!

给在异乡打拼的亲人寄去一点家乡的味道

乌撒农味

不管怎么样,在外打拼不容易,在外生活更不容易,想吃上一口家乡菜,只需要打一个电话,逛一逛网上超市或者找个人帮忙顺带,都不会觉得自己离家太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