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燕喜
《水经注》的内容,文笔等我就不想多说了,其丰富性、语言美感百度都可以查得到,这是能与文学作品媲美时的必然要素。我想从另一个方面讲讲个人感受,我觉得《水经注》的自身载体,它的宏大地理格局决定了它可以达到足够的高度,这是其他文学作品所天然不具备的。也就是说打分的话,别人从0开始,《水经注》可以从60开始。也许不一定符合砖家们观点。
为什么这样说,要想一个问题,《水经注》是写什么的?较一致的说法是“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它的载体是实实在在的千里大地,比起别人谈什么“六国论”“过秦论”“小石潭记”它的格局和起点要大的多。
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交通四通八达,出去旅游看世界条件便利了很多,但也仍然有很多很多中国人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生活圈,据统计14亿中国人有10亿从来没有坐过飞机。那么受时空所限,我们能亲历、亲见、亲听的风物就要少很多,所能形成的思想也会相应受局限很多。
像李白、王维这样游历天下的文人还在少数。对一般文人而言,所书所感都由自己生活而生,从二手资料中获得,所能伸展的就相对受限。而《水经注》不同,在有了丰富天然食材的基础上,加上郦道元的鬼斧神工,一盘大餐才能闪亮登场。
另外就是,我觉得这个题目也不是很准确,《水经注》的文学价值不言而喻,但说第一或比较谁高谁低的也不太能认同。它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帮助后人复原了许多重要遗迹,传世意义重大;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源自郦道元的深厚文学功底。#我要上头条#
压低棒球帽
《水经注》的全部内容是介绍中华民族的关于水的经典著作。
远来的歌
水经注里的文章,既能大处着墨,又能小处入微。既是现实地理,又含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思考有回味,赏心悦目。
喜欢他的:“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的心境。
惊㤉他的:“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的人生比喻如此恰当。
这本书,值得慢慢来读。我没有比较,只是喜欢闲读。
当然水经注里的文章,多是小品文的形式,这种形式在晚明之前并不突出。与之相比较的文章本身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