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戛爾尼使華對中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放下看破紅塵一行僧


1793年,英國為了與中國建立外貿聯繫,派遣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並拜見了當時大清的統治者乾隆。馬戛爾尼請求中國開通貿易口岸,促進和英國經濟上的往來,卻被乾隆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馬嘎爾尼使團出使中國就是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以促進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帶來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而乾隆拒絕了這次機會,使得當時的中國無緣接觸新的機器,新的事物,盲目自大終於在鴉片戰爭中付出了代價。

其次,英國使團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方式,可以促進中國近代工業和民族工業產生。乾隆的盲目自大使得中國徹底失去了這次機會,本來是可以躍升為世界強國的,但是閉關鎖國使得中國逐漸走向了落後,落後就會捱打。

從根本上說,中國當時的經濟格局是重農抑商,以農業為主,壓制商業的發展。馬嘎爾尼使團雖然訪華失敗了,但是使得兩個東西方國家有了一次瞭解,對以後的中英關係的發展也產生了影響。


小空話歷史


馬戛爾尼做為英王使團成員之一訪問了清朝,本來這可以成為溝通英國和清朝關係的機會。然而卻因為乾隆皇帝的因循守舊,和清朝大臣的驕矜自大,反而導致了清朝露怯丟醜的結果。

經過了這次訪問之後,馬戛爾尼發覺了在清朝表面光輝燦爛之下,潛藏著的深重危機。並由此得出了清朝不足懼怕的結論,還有人認為:在清朝入主中原一百多年後,那裡的名項發展不僅沒有進步,反倒退步了!

更兼當英國人向清廷進獻了最新發展成果時,不僅沒有被清朝君臣認真對待,反而遭受到了奚落。甚至連馬戛爾尼要求向清軍表演最新火器時,都被斥之為:此物我國早已有之,這種火器表演想來無甚新奇之處!

英國人對清廷的封閉守舊感到不可理解,實在搞不明白為何清朝會拒絕接受新鮮事物,竟然明知英國人送來的都是最新物質發展成果,卻仍然拒絕接受?當然啦,至於英國人提出的增設通商口岸,密切兩國貿易關係的要求,自然也是被全盤否決了!

在接連硑壁之後,英國人逐漸悟出了一個道理:對待這個因循守舊的古老帝國,是不能完全按照正常程序打交道的。於是,在幾十年之後,便發生了英國人大肆向清朝走私鴉片,用黑乎乎的鴉片騙取白花花的銀兩之事!又過了若干年之後,感到了銀荒兵弱危機的道光皇帝終於下定了禁菸的決心。之後便發生於1840年發生了眾所周知的事兒。


北疆同心聊歷史


馬戛爾尼使團回國之後,,英國人收穫是兩樣,一樣是對中國軍事防衛情況的調査,另一樣是取得蠶種和茶樹苗。

在訪華的整個行程中,英國人時時刻刻能感覺到中國人的防範心理對他們參觀的要求,中國官員經常拒絕。在使團船隻泊岸時,中國官員禁止使團人員上岸散步,避免他們探聽中國情況。這種防範甚至到了變態的程度。


裡通外國自古以來就是可以加給中國人的最重的罪名之一。馬戛爾尼肯定想不到,他這次來訪,差一點給一個普通中國百姓帶來滅頂之災。此人名叫郭傑觀,浙江寧波人。他已經去世的父親郭端早年曾在廣州與英國人做過生意,會說些簡單的英語。乾隆十九年(1754年),英國人北上寧波,郭端也曾在這裡與英國人達成過交易。郭傑觀小時候聽見父親說英語感覺很好玩,就學了幾句,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因幼時聽見我父親學說話,我也跟著學了幾句,不過如吃煙、吃茶等話,此外言語我並不能通曉。”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郭端去世,郭家漸漸敗落。郭傑觀靠當私塾老師為生,從來沒與英國人打過交道,這幾句英語也自然沒了用處。沒想到,這幾句英語給他惹來了大麻煩。


英國使團到達中國,登陸的第一個城市就是寧波附近的定海。為什麼偏偏選擇這個地方呢,是不是這裡有什麼漢奸?這讓浙江地方官大惑不解。他們於是在定海和寧波査找與外國人打過交道的人家,正在給小孩子上課的郭傑觀於是被抓到了官府。雖然嚴刑拷打,可是郭傑觀還是交代不出他與英國人的關係,於是他又被送到北京。

在北京捱了幾頓好打之後,軍機大臣們終於確信“郭傑觀只系訓蒙窮苦鄉愚,所供尚無疫飾”。他的父親同夷人確實有過聯繫,不過那是40年前的事。現在懷疑消除了。不過大學士們仍然覺得他那幾句英語萬分危險,令地方官“隨時留心査察,勿令滋事”。


但奇怪的是,如此嚴密的防範居然沒有妨礙英國人做他們最想做的事:測繪中國沿海以及城市防衛情況和弄到蠶種和茶樹苗。印度總督康華里勳爵曾希望把蠶絲和茶葉的生產引入孟加拉。馬戛爾尼在中國順利地弄到了蠶卵,也把蠶和生產過程的一些情報送到了印度。他在茶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1794年2月28日,馬戛爾尼從澳門寫信給康華里勳爵:“如有可能,我想弄幾株優質茶樹的樹苗。多虧廣州新任總督的好意—我與他一起穿越了中國最好的茶葉種植區—我得以觀察和提取優質樣品。我責成丁維提博士把這些樹苗帶到加爾各答。他將搭乘‘豺狼’號前往。”


在經過一片精心種植著漆樹、馬柏和茶樹的平原時,馬戛爾尼的確順利地叫人挖掘了這些樹苗:中國的陪同人員這一次未加干涉。佩雷菲特說:“把優質樹苗引入印度,光這一項也就不枉此行了,而且在下個世紀將要百倍地償還這次出使的費用。”

在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過程中,有一個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的名字叫小斯當東。1840年4月7日,英國的下院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辯論的議題是:要不要向中國派遣遠征軍。漫長的辯論過程中,一位叫小斯當東的議員的發言起了大家的特殊重視。在他發言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人們聽得異常認。小斯當東以果斷的口吻說,通過他對中國統治者性格的瞭解,他認為戰爭不可避免:


“當然在開始流血之前,我們可以建議中國進行談判。我很瞭解這民族的性格,很瞭解對這民族進行專制統治的階級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們想獲得某種結果,談判的同時還要使用武力炫耀。”


他認為,對中國的武力征服是必須的。


“如果我們在中國不受人尊敬,那麼在印度我們也會很快不受人尊敬,並且漸淅地在全世界都會如此!正在準備中的戰爭是一場世界性的戰爭。它的結局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根據勝負,這些影響又將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我們要輸掉這場戰爭,我們就無權進行;但如果我們必須打贏它,我們就無權加以放棄。”


小斯當東的發言對議員們的選擇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發言結束後,下院起了長時間的鼓掌聲。在後來進行的投票中,主戰派271票,反戰派262票,9票之差。也就是說,如果再多5張反對票,鴉片戰爭就不會在那時爆發


大部分議員都十分相信小斯當東,因為他13歲就到過中國,而且還曾經與乾隆皇帝親切交談,得到乾隆的特殊關注與喜愛。原來,小斯當東正是當年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的兒子。馬戛爾尼訪華時,13歲的他被作為“見習侍童”帶到中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初十,馬戛爾尼覲見乾隆皇帝,小斯當東因負責為特使提斗篷的後沿,也得以見到天顏。


在駛往中國的漫漫旅途中,小斯當東閒來無事,向翻譯們學起了中文。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極強的,何祝斯當東爵上的兒子智商很高。很快他就學握了許多日常對話。在見的時候,和珅向皇帝介紹,說這個小鬼會說中國話。刻板嚴格的程序被打破了,皇帝微笑著命孩子跪得再近一些,


讓他講中國話。或許是因為孩子的謙遜,或許由於他講話的漂亮用詞使皇帝十分高興,後者欣然從自己的腰帶上解下一個檳榔荷包親自賜予該童”。


英國人沒感覺有什麼大不了的,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手工繡成的錢包。但是在中國人看來,這卻是了不得的恩典。“賜給自己身上的荷包可說是一種特殊恩惠:東方人把皇帝身上帶過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視為無價之寶。”小斯當東自己也感到很榮幸,這個荷包後來他一直保存著。

回到英國後,小托馬斯・斯當東並沒有浪費他此行打下的中文基礎中國之行激發了他的興趣,他繼續刻苦學習中文。中文特長奠定了他一生事業的基礎。5年後,也就是1798年他被聘為東印度公司廣州分公司的書記官,長駐廣州,幾年後就任總管專員,居留中國18年。


嘉慶年間的1816年,他又參加了英國另一次對中國不成功的出使。這次出使徹底斷了英國人通過和平手段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念頭。1817年後,他返回英國南漢普頓,成為下院議員。


這樣一個人當然在中英關係中最有發言權。濃厚的中國情結並沒有妨礙他向英國人建議進攻中國。乾隆皇帝的荷包也於事無補。事實上中國之行令年少氣盛的他深感屈辱,從中國回來後,他就一再告訴英國人,對中國必須採取強硬手段,想通過和平手段讓中國人尊敬英國是不可能的。


同時,乾隆晚年,鴉片在中國上流社會已經成了一種公害。英國使團成員到了中國不久就發現了這一點。當然,對這種坑人的買賣,英國人也心存忐忑。一開始,他們把這樁罪惡的生意當成病急亂投醫的救急措施,並沒有打算長期進行下去。他們還是寄希望於中英高層接觸,使中國打開市場,這樣他們就可以不必依賴這種非法的勾當。

但是馬戛爾尼出使的失敗使他們的希望破滅了。東印度公司一不做二不休,又進一步壟斷了鴉片的製造權,擴大了在印度的鴉片種植面積。為了在華擴大鴉片銷售,他們甚至對中國吸食者的嗜好專門做了精心調查力求鴉片的製造更適合中國吸食者的口味。馬戛爾尼使團失敗後,鴉片貿易數量迅速上升。據統計,1775-1797年,中國平均每年進口鴉片1814箱。


而1798-1799年,平均每年增至4113箱,到1800年,則達到4570箱正是在乾隆年間興起的鴉片走私在幾十年後導致了中國財政的瀕臨破產。鴉片走私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方面的長期優勢,中國從以前的順差一下子変成了逆差,白銀大量外流。


到1807年,英屬印度總督指示孟買、馬德拉斯、檳榔嶼英國殖民地首腦,原先各地準備運往中國的白銀都改運加爾各答,因為公司廣州監委會已有足夠財力應付交易。當年,從廣州運抵加爾各答的白銀有243萬餘兩。

1821年以後,鴉片走私激增,銀荒已從沿海省份蔓延到全國各地。而到鴉片戰爭前タ,中國每年的白銀流出量至少達1000萬兩,接近清政府每年總收入的1/4。鴉片戰爭因此變得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