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蒙古大夫”成了貶義詞,臭遍四海,專門用來形容庸醫

蒙古大夫,字面含義是來自蒙古的醫生。然而現如今“蒙古大夫”已經被蒙上一層不好的含義,成了庸醫的專業代名詞。那麼蒙古大夫的醫術到底怎麼樣呢?今天小編為您深度揭秘揭秘蒙古大夫背後的歷史真相。

大家都很熟悉的《大宅門》第五集就有這麼一個小橋段,和白家有仇的詹王府老福奄奄一息躺在床上,聽到家人為她找來醫生,怒斥道:“我不要這些蒙古大夫看病,叫他們治牲口吧!”據說這部電視劇播出後得罪了全內蒙古的醫生,有100多名醫生聯合起來和劇組打官司。

現實中,這樣的影視作品還不老少,難道蒙古大夫真的水平不行嗎?

滿清入關,“蒙古大夫”成了貶義詞,臭遍四海,專門用來形容庸醫

大宅門的詹王爺 劇照

答案是否定的。蒙古族傳統醫學,簡稱蒙醫學,是草原牧民積累起來的治療經驗,和漢醫是並駕齊驅的,蒙醫在外傷骨科、尤其是正骨方面可以說全球知名。那麼“蒙古大夫”的惡名又是從何而來呢?

蒙醫的特色是敢於用猛藥,這是草原牧民的天性決定的,草原人往往身體健康,很少生病,就算有病了也不會輕易看醫生,所以蒙古大夫接診的患者大多都是危重態或急症,需要當即立斷下狠藥。

再加上蒙古地廣人稀,且人人都是愛馬之人,故而絕大多數蒙醫除了人外,也會給馬治病,蒙古獸醫知識從成吉思汗鐵騎橫掃的時代就很豐富了,走在世界前端。

滿清入關,“蒙古大夫”成了貶義詞,臭遍四海,專門用來形容庸醫

成吉思汗,曾經鐵騎橫掃歐洲

從歷史角度剖析,真正讓“蒙古大夫”四個字臭遍四海的罪魁禍首其實是滿清政府。

根據對歷史文化相當有研究的部落格《假圖天國》所述,滿清在關外成立後,首先征服了蒙古,劃分了蒙古八旗。沒過多長時間,早清的領導者就發現蒙古八旗馬匹的折損率非常低,一研究才知道都是蒙古大夫出的力。於是不久後滿清的每一支騎兵隊伍都配置了蒙古大夫。

滿清入關,“蒙古大夫”成了貶義詞,臭遍四海,專門用來形容庸醫

努爾哈赤征服蒙古

這幫人主業治馬,戰事緊張時期也參與治人,都說刀劍無情,一將功成萬骨枯,打仗犧牲是不可避免的,蒙古大夫本事再高也救不了太多人,一來二去就落下了罵名。

滿清入關後,原本驍勇善戰的滿洲貴族養尊處優,身體變弱。有了不舒服找蒙古大夫瞧病,卻不能承受剛烈的藥性,不是吐就是瀉,把氣出在蒙古大夫身上,揶揄他們說,“你還是回去給牲口瞧病吧”,滿清國祚276年,蒙古大夫就這樣慢慢臭大街了,成了猛藥庸醫的代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