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和戀愛:都是盲目的,你是否理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概述: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

買車和戀愛:都是盲目的,你是否理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相信很多人對這一句星爺的話不陌生。而這句話當中有個核心的要素就是:後悔。生活中,我們後悔的事很多,之所以後悔,是因為我們站在既定結果的位置上看開始,如果真的所有事都可以重新再來,難道就沒有後悔?誰又能確定重新選擇的就沒有新的後悔?

放到買車的事上來說,也是相同的,很多人都有過買了就後悔的經歷。後悔的原因很多,但無非就是最終的結果沒有很好地滿足自己的期望,或者說自己的期望隨著時間的延續已經發生質的變化,而既定的結果已經與此萬般不符,那我們就來說說如何讓自己買車不後悔。

過程分析:

當今的生活,買車對一個家庭來說,已經不再是多麼奢侈的事,相反,車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也許有人會說他的車子使用率不高,並不是必需,但是必需品並不是天天要用的才是必需品。

在浩瀚的車海里,挑選適合自己的車,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就像戀愛一樣,當你同時面對幾個你都覺得很好的女孩時,各有特點,可能你戀愛的時候可以換,如果讓你在她們中間選一個結婚,這些選項之間就是互斥的,那問題就來了。當你結婚後時間久了,你可能會後悔自己當初為何沒有選B或C……卻偏偏選了A,而如果真能再選一次,你選了B,你可能又會出現同樣的問題:為何當初選B,沒有選A或C……。

在備選的車型確定後,經過百般的思想折磨後,可能最終選定了一款車型,而你的選擇決定,由銷售人員的長相,說話方式,誘人的優惠……也許還可能試駕時遇到一隊的婚車,再也許是因為你試駕的地方滿眼的盛花……總之,你最後選擇這個車,滿心的歡喜,此刻你的眼裡就全是她,坐在車裡那新車的氣味都會讓你神清氣爽。當然,這種感覺對第一次買車的更強烈,畢竟是初戀,所有的後續都不存在,就像提車是你與車共樂的最後和最終環節,熟不知,以後生活中的材米油鹽才是真正的生活。

提車之後,興奮地坐上駕駛位,點火,踩油門……開車回家了。而真正的車生活才真正開始。這才是考驗你買車的最嚴苛的環節,是否喜愛,是否合適,是否具備你特別需要的功能。當然,缺點是絕對存在的,完美的事物只在童話故事裡。可能讓你鬱悶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去加油,卻發現找不到打開油箱蓋的按鍵,你想要擦下前檔玻璃,卻不知道如何讓它噴水,你想開空調確實為何總是熱風……

選車是戀愛,用車才是真正的車生活。那做為車主的你,是否真正理性買車呢?

選車分析:

車型,家用車主要是轎車和SUV。當然有人會說還有轎跑,皮卡,麵包……好吧,就當也是。但家用絕大多數還是前兩種。有人說轎車的舒適性遠比SUV好,可真是如此嗎?舒適性這個有通用性意識標準,並沒有嚴格的條文標準,只能說各有各的好。在空間上來說,一般SUV的空間要比轎車大,沒有那麼壓抑,且視野也比轎車要好很多。而轎車因為較低的高度,風阻在高速時表現更好,但在城市裡這真沒什麼區別。

買車和戀愛:都是盲目的,你是否理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買車和戀愛:都是盲目的,你是否理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總的來說家用車,不是特別豪華的車的話,轎車和SUV在乘坐感上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可能只有視野空間的區別。一般來說,同級別和轎車也比SUV便宜,這也是一人選擇轎車的原因。再來說外觀,按照國人買車看臉的時代,外觀越霸氣越好,顯然SUV的整體上更符合這一特點。本人之前開的是轎車,後來換的SUV,說真的,你讓我現在再去開轎車,真心不想開,別的不說,就是空間大,特別是高度。就像買房子一樣,你住一個30平的小公寓和你住一個150平的板房,那是不一樣的。

國別,不得不承認,國產車的水平相比合資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不併是說天壤之別,相反,隨著國產車的努力,差距已經很小,要不然合資車怎麼也開始走低價路線,這就說明國產車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合資車的生存。所以,是買國產還是合資,如果你是個品牌控,那就選個正經的合資吧,如果不是,國產車的綜合實用程度遠遠大於合資車,待價而沽設計上,相對來說國產車的外觀越來越時尚,且選項很多。在主流的國產車裡面,別再說國產質量怎麼怎麼差,那是因為你知道它是國產車,眼裡容不得一點缺點。就像是我國的好多產品做出來,人們總是喜歡把它和世界上最優秀的產品來比較,有時候感覺國貨好累

品牌,這個有時候真沒辦法,品牌效應的累積並不是一天兩天所形成的,它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和歷史所累積起來的,人們認可一個品牌,消費它,把它與身份等同起來,不是說誰誰的觀念不對什麼的,只是因為這個品牌的底蘊被理解它的人接受。比如兩個人開車去談一個上億的項目,有哪個老闆是開著拖拉機去的,不可能的事情。對方一看,你都到了開拖車的份上,還有什麼實力和我合作,你的資產實力憑什麼對方相信你。所以關於品牌,這個看自己的用車需求,合適的就好。

外觀,如果你買的車只是給自己買,當然外觀是自己喜歡的就好,如果不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那肯定是大多數人覺得好看的就好。

理性購車了嗎?:

首先你得知道自己的預算,這個是必須要確定的事,儘量從一開始就做好這個預算,最終定車時可以超過這個預算,但不能太多。因為你在開始看車前,預算基本是由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的,所以這個預算是相對理性的。而當你在看車,比車,最終決定買車時,由於過多的因素干擾,最終的買價極有可能就是一個非理性的價格

買車和戀愛:都是盲目的,你是否理性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車型選擇,一般來說如果車上經常有家人坐,特別是暈車的人,儘量還是選擇SUV,如果只是自己一個人開,代步,轎車是首選。不管如何選擇,自己買車之前最好有一個需求列表,喜歡哪種車型多一些,是否是有開車經驗,購車的目的是什麼。

品牌的選擇,如果對車市有了解,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個買車的順序。像我個人買車時,雖然也都是國產車,但是瞭解和比對下來一圈,最終也只有那麼兩個品牌的車選擇。當然也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如你身邊的人都開的哪個品牌的車,或者你最好的朋友開的什麼車,他們的用車感受直接影響著你對某個品牌的認知。所以開始選車時最好首先排除你不希望買的品牌,不然最後個車,也許因為一點點小問題,就一堆的埋怨:當初為什麼選個車。

另外關於國產還是合資車,還是得從自己的用車目的相關,如果商務用,相信很多人會首選BBA,原因複雜,咱這裡就不討論了。如果自己開,預算也不是很多,但對車外觀和配置要求多,顯然國產是首選,特別是SUV領域,國產可選的車型佔了絕大多數。

外觀方面從經驗來看,一定要買個自己喜歡的。因為外觀這東西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同,各有所愛,可能一款車很多人喜歡,但是你卻一點也不喜歡,但你卻因為別人說好看,就買了,雖然你慢慢認同了這個外觀,可你終究心底還是不喜歡。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好看的車一款又一款,人們的眼光也早已不在你這個車上,更甚者相比 新款,你買的車的樣子醜的不行,到那時,別人覺得土,你也不喜歡,那你開著有多不爽。

再就是車的功能,總的來說,每個人用車都有特別在意的功能。比如有人喜歡360全景,有人喜歡語音控制,有人在意遠程啟動,有人在意座椅加熱……相反,有些人,這些都不喜歡,或者說可有可無的功能。就像我自己,買車著,對定速巡航的功能特別在意,其它功能次之,因此在看車時,好多車就是因為沒這個功能,就直接否決,看都不看。所以,買車前最好列出自己最在意的功能,別到真正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選錯,買車不是換衣服,說換就換

其它方面,居家過日子,其實很多人對車的油耗也相當在意。總體來說SUV比轎車要耗油一些,車也並不是越大越好,自己開著舒服是最好的。試想想,一般是你一個人代步開車上班,你開著一輛車長4.9米,車重1.8噸的車7座車,真的有那個必要嗎?還有一點,不僅是在展廳裡看車,最好在室外看看車型。一般在展廳裡的車,個個看起來都漂亮,也大,那是參數系不同,買了車大部分都是在室外,所以要看一個車型到底好不好,最好去室外看這個車型。

總結:

買車前,先列個預算和需求列表,如果有真正懂的朋友給你的計劃做個評審,就再好了,這樣基本就是你的最理性的購車需求。就像一個企業一樣,得先有計劃,再分解計劃並實施,一上來就沒計劃地做,結果可想而知。只有在做事之前,從人,財,需出發,真正明白自己買車的目的,是面子還是剛需。如果自己是一個小白,還是請教下懂的人,讓自己少一點選擇的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