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教师年度考核,普通教师工资晋级,为什么很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收入不多。国家为了进一步集中力量搞建设,政府公职人员想加薪不可能。改革开发之前,我记得教师们每个月工资是24元,除此之外,再也没有补贴、奖金之类收入,而且这工资标准一拿就是20多年。改革开放后,教师工资有所提高,但是幅度小,无制度保障。

从1991年开始,教师队伍也像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一样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四个档次,其中有一条规定:连续两年被评为单位“优秀”公办教职工,可以奖励一级工资。

这一考核制度的实施,对于整个教育界不亚于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老师们对加工资的盼望,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迫切。

终于有机会工资晋级了,镇初级中学的老师们教学工作热情似火,形成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的高潮局面。

教师考核是以一学年度为时间单位,即头年的下半年和本年的上半年。

一学年结束了,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校长解读年度考核制度,大家竖起耳朵倾听,生怕遗漏一点。

接着就是干部、教职工轮流述职。会议连开两天,第二天下午开始无记名民主投票,每个人所投优秀票数不能超过占总人数的15%,否则选票作废。由工会代表计票,记住不是当场计票。

当天晚上,学校干部委员会集中研究考核结果。第二天没有公布,第三天上午公布出来了,老师们看后,立马舆论沸腾。

评比结果:评为“优秀”的名单共有10人,普通教师2名,校办企业厂长1名,其余7名都是学校干部。

老师们纷纷找校长评理,为什么普通教师的人数这么少?校长反复解释,老师们不服,表示要上诉。

当天下午,镇上教育组领导下来了,了解情况后表示,投票表决的数据与评比结果基本一致,维护校委会的意见,老师们谁闹事就调到边远乡村小学去。

经历过文革政治动乱的人,谁不知道这句话的厉害?老师们知道统计数据有假,心中有怨气,可是又无可奈何。

一晃眼,第二年年度考核又来了。校长这次讲话态度非常温和谦卑,说什么要把真干事、干实事的教职工选出来,不能让他们受委屈,干部要懂得谦让。

校长末了问大家有没有意见和建议,当即有位老教师站起来说:“校长,我请求当场计票,当场公布结果。

”校长说:“你的想法很好,但是这样做不利于工作,不利于团结。你要相信我们会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教职工。”

不等老教师回话,校长就宣布开始投票。结束后,工会主席收完选票就离开了。

第二天,校委会公布评比结果。优秀教师员工10名,其中普通教师3名,厂长1名,干部6名。

校长主动对老师们说:“这次评比干部优秀名额减少了,普通教师名额增加了,我这是顺应民意。”

第三年年度考核过去了,第四年年度考核过去了。

四次年度考核,连续两年考核“优秀”晋升一级工资的情况是:7个校委会干部都至少晋升一级,其中校长、书记晋升各两级;厂长晋升一级;普通教师2个晋升一级。当时不同领导搞好关系,逢年过节不表示表示的教职工,想工资晋级是很难的。

@铜豌豆粉 说:

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市场经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导致私欲膨胀,利欲熏心,不顾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利用遮眼法蒙骗职工谋取私利。

对干部的管理制度不严,对腐败现象打击力度小,没有把权利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导致学校干部可以不在阳光下操作考核。

教职工在当时高压政策下是弱势群体,有苦难言,有怨难伸。今天,依法治国,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一切不尊重法律、以权谋私、压制教职工意见的行为是不可能得逞的。

我是@铜豌豆粉 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愿意与朋友们共同分享教育故事和经验。

谢谢阅读、关注、支持!!!

早期的教师年度考核,普通教师工资晋级,为什么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