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火併王僧辯:天時地利唯缺人和,南朝最後一朝誕生

一、被出身耽誤的青春

陳霸先,是南朝吳興郡長城縣下若里人。《陳書》中記載,陳霸先長大後,喜歡攻讀兵書,武藝高強,好遊歷四方,是漢太丘長陳寔之後。

陳寔是漢末潁川大儒,與鍾皓(鍾繇的祖父,鍾會的曾祖)、荀淑(荀彧祖父)、韓韶合稱“潁川四長”。由於“潁川四長”中陳、鍾、荀三家都早早投入曹操陣營,又趕上了東漢末年士族的大發展時期,因此“潁川四長”中除了韓家外,都成為了魏晉大士族。陳寔的孫子陳群,為魏文帝曹丕青年時期“四友”之一,曹魏開國功勳,魏明帝曹叡時期位列司空、錄尚書事。陳群的兒子陳泰也是曹魏重臣,後因不滿司馬氏專權鬱鬱而終。由於陳泰對司馬氏的態度,使得陳群一支在晉朝逐漸沒落,子孫除了襲承爵位外再無顯貴。而陳群的族孫陳凖,也就是陳寔的玄孫,在八王之亂中,陰差陽錯被篡位的趙王司馬倫封為太尉,封廣陵郡公。陳凖的後人南渡江左,成為僑姓士族。比較出名的是陳凖的孫子,東晉衛將軍陳逵。

按照東晉時期的制度,江左僑姓都以原籍貫登記造冊,那麼,為什麼史書不記載陳霸先是潁川人,而將其列為吳興人呢?按照《陳書》記載,陳凖的孫子陳達,出任東晉吳興郡長城縣令,遂定居於此。東晉曾經進行過多次土斷、整理戶籍,在晉成帝司馬衍在位的咸和年間,就將陳達的兒子陳康一系定為吳興郡長城縣人。陳霸先就是陳康的九世孫。

陳霸先火併王僧辯:天時地利唯缺人和,南朝最後一朝誕生

陳霸先像

《陳書》中對於陳霸先的世系,記載十分明確,本無多大問題。但是,如果細究南朝時期的社會制度,就會發現,《陳書》中的記載很有可能是陳霸先冒認祖宗的結果。從陳霸先少年時期的作風,能夠讀兵書並且遊歷四方,可以知道,他出身的家族應該是吳興本土的豪強或寒門,連本土士族都不是。東晉一朝,地位最高的是僑姓士族,甚至連北方僑民都享有減免賦稅的特權,相反吳地本土士族都備受歧視,更別提本土豪強和寒門了。潁川陳氏作為榮耀魏晉的大士族,就算再沒落,戶籍也不會輕易就被定為在南朝備受歧視的吳人。另外,潁川陳氏的儒學家風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而陳霸先很明顯身上沒有沾染任何潁川陳氏的家學氣息。南朝的皇帝,無論是彭城劉氏還是蘭陵蕭氏,由於做皇帝前家族都不是世家門閥,都喜歡冒認譜牒,藉此抬高身份。因此,可以大膽猜想,雖然《陳書》中陳霸先祖先的世系完整,但是也可能是杜撰的。當然,相比劉氏追認西漢楚王劉交、蕭氏追認西漢開國丞相蕭何為祖先,陳霸先追認東漢太丘長陳寔為祖先,已經屬於極其低調了。

因此,實際上的陳霸先,出身很不好,屬於吳地寒門,比當年宋武帝彭城劉氏的劉裕出身還要低。而這個身份,也使得陳霸先的青春歲月默默無聞。

陳霸先生於梁天監二年(503年),而他再次出現在史書之時,已經到了大同初年(535年)。年過30的陳霸先,才被身為吳興太守的偏遠宗室、新喻侯蕭暎看中。蕭暎後來任廣州刺史,將陳霸先帶到了嶺南。廣州是南朝從原交州分出來的土地,大同年間,交州土著豪族李賁起事。交州刺史、武林侯蕭諮無能,跑到了廣州。梁武帝於是下令,讓高州刺史孫冏、新州太守盧子雄討伐李賁。時值春季,嶺南瘴氣瀰漫,二人本想要秋季進軍,卻被蕭諮逼迫出戰。大敗而歸後,蕭諮又誣告二人與李賁勾結,梁武帝不問緣由將二人殺死。於是,盧氏家族憤而起兵,攻打廣州。已經因功升任西江督護、高要郡守的陳霸先率軍將叛軍打敗。陳霸先看盧氏軍隊主帥杜僧明、周文育二人驍勇過人,於是將其納入麾下。

李賁自稱大越皇帝,割據交州。陳霸先隨後出任交州司馬,跟隨交州刺史楊㬓、定州刺史蕭勃一起討伐李賁。楊㬓、蕭勃怯懦,徘徊不進,唯有陳霸先進軍神速。楊㬓說:“能打敗賊兵的唯有陳司馬”。這一仗一打,就打到了太清元年(547年),李氏被陳霸先完全平定。李賁在越南歷史上很有名,被稱作李南帝,被如今的越南看做他們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梁武帝看到叛亂平定後大喜,進封陳霸先為振遠將軍、督七州諸軍事。此時的陳霸先,已經年近四十五歲。

因為北朝的存在,梁朝重兵皆在北部邊疆,江左、荊襄之地。嶺南這種南疆之地,本就不被重視。出身寒門的陳霸先在這裡雖立大功,但在江左朝廷看來,其實是不入流的小事一樁。若不是陳霸先日後做了皇帝,恐怕他的事蹟在史書中只會是寥寥數語。而杜僧明、周文育二人,此時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日後會成為《陳書》中臣子列傳的頭兩名。

二、陳霸先在侯景之亂中崛起

太清元年爆發的侯景之亂,徹底將南梁政治、軍事格局打亂。在打進建康後,侯景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想染指交廣地區。侯景派人暗中聯繫廣州刺史元景仲,答應讓其專治交廣,後者歸附侯景。一直想要建功立業的陳霸先,擁立蕭勃為廣州刺史,攻殺了元景仲。從此時起,已經逐漸由壯年步入老年的陳霸先,開始了與時間賽跑的創業之路。

陳霸先不滿足於固守廣州,想要北上討伐侯景。當地豪傑紛紛前來投軍,最為著名的要數侯安都,他自帶三千人馬,使得陳霸先軍隊迅速壯大。靠著陳霸先才當上廣州刺史的蕭勃卻不贊成北伐,身為梁武帝的堂侄,他以“侯景梟雄,天下無敵”為藉口,只想割據嶺南。陳霸先見此人胸無大志,於是主動寫信給湘東王蕭繹(後來的梁元帝),宣誓效忠。蕭勃妄想阻止其北伐,派心腹譚世遠與南康郡土豪蔡路養聯絡,率軍擋住陳軍去路。南康郡治,就在今天的江西贛州。蔡路養的內侄蕭摩訶年僅十三歲(《隋書》上是十九歲),勇不可當,差點擊殺陳霸先大將杜僧明,陳霸先親自出戰才將其擊敗。蔡軍失敗後,蕭摩訶投入侯安都麾下,成為了未來南陳名將。拿下南康的陳霸先,將南康作為前進基地。湘東王看這位來自嶺南的大將如此能打, 遂任命其為豫州刺史,領豫章內使。

陳霸先雖來到闊別已久的江南之地,但這裡與陳霸先想像的大不相同。由於南梁諸王內戰,侯景已然坐大。當時原鄱陽王蕭範的部將侯瑱跟著侯景大將於慶、任約在豫章郡、江州一帶大肆攻略。陳霸先命令周文育抵禦於慶,杜僧明擊殺嶺南高州叛將李遷仕。在反覆拉鋸過程中,大寶二年(551年),湘東王蕭繹和侯景的決戰,巴陵之戰爆發。此戰過後,侯景大將任約、宋子仙被擒,損失慘重。陳霸先趁機向豫章郡、江州推進。兵敗如山倒的侯軍四散潰逃,於慶甚至被南川豪酋餘孝頃擊敗。侯瑱一看形勢不對,立刻反正,迴歸南梁陣營。陳霸先一路兵不血刃,就抵達了九江,與王僧辯會師。此時的陳霸先實力劇增,已經是南梁內部一大諸侯。陳軍共有兵三萬、強弩五千、船兩千艘、糧五十萬石。王僧辯軍人多而缺糧,陳霸先慷慨的贈予王軍三十萬石。

陳霸先火併王僧辯:天時地利唯缺人和,南朝最後一朝誕生

王僧辯

當時侯景廢掉簡文帝蕭綱,陳霸先於是率先向湘東王蕭繹勸進。蕭繹雖拒絕了勸進,但是鑑於陳霸先的優異表現和現有實力,授予其使持節、都督五郡諸軍事、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等職務,地位僅在王僧辯之下。這是陳霸先融入蕭繹集團的第一步,也是陳霸先走向南朝主流政治軍事舞臺的開始。大寶三年(552年)二月,王僧辯與陳霸先登臺盟誓,向建康進軍。侯景猶做困獸之鬥,沿秦淮河築牆防守。諸將畏難,王僧辯請教陳霸先破敵之計。陳霸先說:“昔日柳仲禮十萬大軍卻不過河,賊兵站在牆上,我軍內外一覽無餘。所以要包圍石頭城,必須渡河去北岸。諸將有困難,我願為先鋒。”於是,陳霸先率本部人馬,將石頭城包圍起來。隨後,陳、王二軍合力將侯景打的大敗,歷時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亂終於結束。

這一年,陳霸先五十歲。

三、火併王僧辯:天時與地利

蕭繹登基後,定都江陵。封王僧辯為司徒、侍中、尚書令、永寧郡公,都督東上諸軍事,鎮建康。而陳霸先則被封為司空、徵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都督西上諸軍事,鎮京口。按照慣例,陳霸先的長子陳昌、侄子陳瑣入江陵為官,實為人質。

自侯景之亂以來,北齊全面吞併淮北之地,飲馬長江,窺伺江左。北齊皇帝高洋看到侯景被滅,於是派大將潘樂、原侯景部將郭元建率軍攻打位於江北的秦郡。陳霸先與王僧辯部將杜崱聯合大敗北齊,北齊軍被斬首的就多達一萬餘人。江北人民苦於北齊政令繁多,賦稅很重,江北豪傑之士多次請求王僧辯發兵,但是王僧辯秉承梁元帝結北齊抗西魏的政策,都沒有允許。這時,廣陵郡民眾起事,陳霸先奏報王僧辯後不等請示就直接率軍去接應。高洋遣使割廣陵求和後,陳霸先才撤兵,跟隨陳部回京口的百姓有一萬多人。到了承聖二年(553年),淮南人東方白額起兵歸降梁朝,一時間淮南各地紛紛響應。陳霸先立刻北上援助東方白額,同時派杜僧明兵圍廣陵。此時,另一梁將嚴超達在圍攻北齊的涇州。王僧辯也派侯瑱、張彪跟進。但這一次,陳霸先遇上了北齊名將段韶。段韶看出陳部、王部諸軍隊缺乏聯繫,於是自率主力迅速擊敗嚴超達軍,之後掉頭攻擊杜僧明。此時陳部已被北齊軍分割為兩半,於是陳霸先果斷撤軍。

雖然有勝有敗,但是王僧辯和陳霸先還是在江左站穩了腳跟。結果,西魏於謹、楊忠突襲江陵,梁元帝蕭繹被殺。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王僧辯、陳霸先商議後,決定擁立梁元帝第九子、年僅十二歲的晉安王蕭方智為帝。江左此時的格局,立刻就微妙了起來。王僧辯、陳霸先這兩個帝國境內最大的實力派,突然失去了元帝的束縛,使二人均有了成為下一個“劉裕”的可能。

此時的王僧辯面對陳霸先,可謂有全面的優勢。這裡要解釋一下,南梁立國後內部統治階級的一個巨大變化:雍州士族的崛起。有人讀南朝史的時候很不理解的一點就是,為什麼襄陽在南朝時候從荊州劃分出去,成為了南朝的雍州呢?這是因為,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後,東晉建立,部分北方士族舉家南遷,東晉為了方便管理,於是僑置州郡,州郡名稱往往以族群在原北方的籍貫命名。而這些士族在南下的時候,往往就近過江。因此,關中、河南之地的南下士族就聚集在了離故土比較近的襄陽。到了南朝時期,為了防止荊州實力過強,朝廷就將襄陽劃分出去單獨成州,並以過江僑族的主要來源地雍州命名。聚集在雍州的士族,基本上為崛起於東漢的舊出高門,家族大部留在中原,只是一小部分過江,以河東柳氏、裴氏、薛氏、京兆杜氏、韋氏為首。但是這些士族跟魏晉皇室關係疏遠,非起自魏晉的高門,同時又沒有“王謝桓庾”等江左僑姓過江早,因此在東晉和南朝淪為二流士族,遠離朝廷中樞。而梁武帝蕭衍曾為雍州藩鎮,以襄陽起兵建立南梁,雍州士族由此進入中央。而侯景之亂中,梁元帝蕭繹也起於荊雍,這些雍州士族又集中在了梁元帝身邊。比如著名杜氏一族的杜崱,就背叛了岳陽王蕭詧,攜哥哥杜岌、杜岸、弟弟杜幼安、侄子杜龕舉族投靠蕭繹。定都江陵後,雍州士族更是徹底取代王謝等江左門閥,成為南梁決定性的力量。

而王僧辯出自烏丸王氏,但是冒稱太原王氏之後,隨父親王神念從北朝投奔南朝後,一直在蕭繹手下任將軍,遂與雍州士族融合。而梁元帝蕭繹在討平侯景稱帝的過程中,又不斷有原南梁的各路勢力加入效忠。王僧辯被任命為東討侯景的統帥後,與這些將軍又有了上下級的關係。於是,梁元帝死後,王僧辯遂成僅存的雍州士族和梁元帝麾下軍隊的代表人物和領袖。而王僧辯又通過聯姻等手段,將這些人牢牢聚攏在自己身邊。

那麼王僧辯知不知道陳霸先是威脅呢?當然知道。陳霸先的駐地在京口,而王僧辯任命自己的女婿杜龕為吳興刺史,弟弟王僧智為吳郡太守, 心腹張彪為東揚州刺史,徐嗣徽(堂弟徐嗣先是王僧辯外甥)為秦州刺史,韋載為義興太守(名將韋睿孫子,雍州核心),裴之橫(當年與柳仲禮爭援軍統帥的裴之高的弟弟)鎮南兗州,任約(侯景舊將,江陵圍城之時娶了梁元帝蕭繹的侄女,也算加入了雍州集團)為南豫州刺史。陳霸先周圍,遍佈王氏將領。而王僧辯又準備為自己的兒子娶陳霸先的女兒。這一硬一軟兩手準備,基本上陳霸先已經輸了。要戰,整個江左俱在王氏掌握。和,做個兒女親家,也許是最佳選擇。然而,很快發生的一件事,燃起了陳霸先奮起一搏的野心。

陳霸先火併王僧辯:天時地利唯缺人和,南朝最後一朝誕生

被包圍的陳霸先

承聖四年(555年),聽聞梁元帝已死,北齊再次不甘寂寞。皇帝高洋以七弟上黨王高渙為統帥,派兵護送一位早就被遺忘很久的人,那個8年前在侯景剛剛背叛東魏引發三國大戰中,被東魏俘虜的南梁軍統帥、梁武帝蕭衍的侄子,貞陽侯蕭淵明。王僧辯拒絕後,高渙率大軍攻克了南兗州重鎮東關,殺死大將裴之橫,俘虜南梁軍數千人。久經戰陣的王僧辯居然慫了,改變主意迎立蕭淵明為帝。雖然蕭淵明仍立蕭方智為皇太子,但是南梁已經淪為北齊的傀儡政權。當時大將侯瑱正在圍攻被北齊佔據的郢州,眼看就要攻下,蕭淵明命令撤圍,向北齊稱臣。高洋看南梁如此乖巧,而郢州地處江南遠離北齊國土,就將郢州還給了南梁。

與北齊多次交戰的陳霸先對於王僧辯的行為極其不滿,於是暗中準備起事。北方傳來消息,說北齊大軍再次集結,王僧辯派人通知陳霸先要其戒備。陳霸先趁機將使者扣押。當時大將杜僧明已經逝世,陳霸先召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和杜稜四將商議。杜稜認為此事難以成功,陳霸先立刻將其關押(不久釋放,依舊委以重任),然後與其餘三將連夜舉兵突襲建康。一路上陳霸先不確定諸將與自己是不是一條心,故意猶豫不前。侯安都看到後,厲聲喝道:“我們今天造反,已無可挽回。你身為統帥,遲疑不進,失敗了大家全都會死,你留在後頭不前進就能免去砍頭嗎?”陳霸先看侯安都如此決絕,才放心下來。

陳軍快速到達石頭城,軍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攻進了王僧辯的府衙,抓住了王僧辯和其子王頠。陳霸先問王僧辯:“北齊軍隊來犯,你為什麼全無防範?”王僧辯回答道:“我派你防範北齊,怎麼能叫全無防範呢?”可以看出,王僧辯確實沒想到陳霸先會突襲自己。當天夜裡,王僧辯父子被絞殺。事後看,北齊並沒有進犯國境,因此北齊進犯的消息很可能是陳霸先放出的謠言。隨後,陳霸先宣佈王僧辯謀反,重新擁立蕭方智即位,蕭方智加封陳霸先為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自此,南梁大權落入陳霸先之手。

陳霸先突襲王僧辯,是在佔據天時和地利情況下的成功。之前與北齊多次交戰,讓王僧辯為首的南梁朝廷不加甄別就輕易相信了北齊即將出兵的消息。而陳霸先選擇了“北齊南犯、謠言四起”這樣的一個時間點調動軍隊。一路上,南梁地方都以為陳軍是受王僧辯徵調去防守建康的,因此對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不以為意,沒人彙報給王僧辯,是為天時。而京口重鎮,卻距離建康很近,能夠水路並進達到突襲的目的,不給王僧辯反應的時間,是為地利。這一年,陳霸先五十二歲。

四、建立南陳:缺少人和,留下巨大隱患

終於走上前臺的陳霸先,這時候卻暴露了自身巨大的短板:缺少“人和”。如果說,王僧辯代表的是雍州士族和梁元帝的殘餘勢力,那麼陳霸先背後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起家時候一路收編的各路土著、洞主、豪酋以及自己吳興老家的陳氏宗族。而陳氏宗族在吳興又不強勢,太守杜龕就肆無忌憚的多次抓捕、侮辱陳氏族人。陳霸先又起自嶺南,加入蕭繹集團最晚,和南梁諸將都沒有淵源。本來心腹大將只有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三人,結果杜僧明還早逝病死。因此,陳霸先很少殺害對方將領,抓住後一般都招降,因為底子實在是單薄,當然,也獲得了“為人寬大、知人善任”的名聲。比如,襲殺王僧辯的當夜,青州刺史程靈洗就來救王僧辯,被陳霸先俘虜後,陳霸先就將其招降並任為蘭陵太守。

果然,王僧辯死後,建康周圍的王氏諸將,吳興太守杜龕、義興太守韋載、吳郡太守王僧智立刻起兵。從此,陳霸先開始了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平叛”之旅:

首先,陳霸先的侄子陳蒨在吳興以劣勢兵力擋住了杜龕的進攻。周文育抵擋不住義興的韋載,陳霸先親自出兵,才將韋載打退,北方徐嗣徽以譙、秦二州投降北齊,並且與南豫州刺史任約一起進攻建康,前鋒軍隊攻佔了石頭城,窺伺宮門,侯安都死守宮城,才形成相持局面。幸好,陳霸先東征獲勝,招降了韋載,並將其留在自己身邊。隨後,又打敗吳郡王僧智。而陳蒨、周文育經過苦戰,打敗了杜龕、張彪,三郡遂平,算是給陳霸先提供了一個稍微穩定的後方。

沒有片刻喘息,陳霸先就匆匆趕回建康,迎來了生死之戰,因為北齊大軍又來了。第一批五千北齊軍渡江,與徐嗣徽、任約遙相呼應。之後翟子崇、劉士榮、柳達摩率領的一萬北齊軍,進入石頭城。看到敵軍日益強大,陳霸先問計韋載。韋載分析道:“現在最危險的是敵軍佔據建康通往三吳的通道,這樣建康的補給就會斷絕。我軍應該佔據以前侯景留下的堡壘,保持與東部的道路暢通,再截斷敵軍糧線,這樣才穩操勝券。”陳霸先依計而行,親自率軍與北齊諸將對決,將北齊諸將打的大敗,圍困在石頭城。

這時,柳達摩求和,卻要求陳霸先送質子。南梁群臣不願打仗,逼著陳霸先以侄子陳曇朗為人質。陳霸先無奈說道:“我若不聽大家的意見,一定要以為我捨不得曇朗,不顧國家的難處。現在決心叫他去。齊人不講信用,以為我國微弱,一定會撕毀盟約。齊寇若來,諸君務必要為我力戰!”果然,北齊退軍後高洋立刻撕毀和約,命蕭軌(疑似南齊宗室後人)為帥,匯合徐嗣徽、任約率領北齊軍十萬,再次進攻建康。為了麻痺南梁,北齊聲稱只要放回蕭淵明就退兵,陳霸先同意,但是突然間蕭淵明就“疽發背”而死。

經過長時間的試探後,雙方大打出手。陳霸先親自與徐嗣徽軍交戰,周文育、侯安都當先突陣,生擒齊將乞伏無勞。隨後部將沈泰夜襲北齊軍,繳獲了一百多艘戰船和一萬斛糧食。但是齊軍人多,四面推進將建康包圍,切斷了建康對外聯絡。陳霸先軍處處被動迎敵,均被擊敗。但是時值六月,江南進入了梅雨季節,連日傾盆大雨。北齊軍日夜泡在水中,士卒苦不堪言。而陳霸先軍也沒好到哪去,因為城中缺糧。幸好陳蒨打破一隅包圍網,送來二千斛米、一千隻鴨(三吳地區久歷戰事,也沒糧食),陳軍數月以來首次飽餐一頓,士氣大漲。由陳霸先親自率領,與齊軍決一死戰。侯安都對部將蕭摩訶說:“聞君驍勇,百聞不如一見。”蕭摩訶答道:“今讓明公一見。”決戰中,侯安都落馬,蕭摩訶將其救下,隨後一馬當先,將齊軍陣型衝的大亂。陳霸先也率沈泰、吳明徹進軍,大破齊軍,擒獲蕭軌以下北齊將領四十六人。而北齊為了報復,將陳霸先的侄兒陳曇朗殺死。

從徐嗣徽、任約襲據石頭城起,到太平元年(556年)六月止,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事,達二百二十多天。陳霸先自襲殺王僧辯後,至此局勢稍緩。陳霸先的老領導蕭勃聯絡歐陽頠妄圖割據嶺南,結果被周文育、侯安都擊敗。陳霸先以前和歐陽頠關係很好,於是原諒了歐陽頠,命其鎮守嶺南。割據豫章的侯瑱在地方失勢,主動歸附陳霸先。而對梁元帝蕭繹最忠心的將領王琳盤踞湘、郢二州,大造船艦,準備進攻建康。陳霸先遂命令侯安都為西道都督,周文育為南道都督,率軍兩萬對王琳發動進攻。

但陳霸先再也等不及了。太平二年(557年),在王琳未平、陳霸先僅控制江左和吳三郡的情況下,五十四歲的陳霸先逼迫梁敬帝蕭方智禪位給自己,建立南陳。侯安都聽到篡位的消息後,大驚失色,說道:“師出無名,一定要敗了”。本來侯安都、周文育二人就互不統屬,部下爭執,二人也不制止。出兵途中,梁軍改陳軍,士氣瞬間低落。果不其然,王琳將陳軍打的大敗,侯安都、周文育及其部將徐敬成、周鐵虎、程靈洗全部被俘虜,唯有沈泰隻身逃回。

陳霸先火併王僧辯:天時地利唯缺人和,南朝最後一朝誕生

陳霸先稱帝

王琳攜大勝餘威,率軍十萬準備進攻建康,同時向北齊迎回了梁元帝蕭繹長孫,武烈太子蕭方等之子蕭莊,擁其為帝。結果,西魏所立的傀儡政權西梁蕭詧襲擊了湘州後方。陳武帝陳霸先也先後派司空侯瑱、領軍將軍徐度、臨川王陳蒨討伐王琳,光臨川王陳蒨一路就五萬餘人。恰逢周文育、侯安都等人逃回,陳武帝也派吏部尚書謝哲(出自陳郡謝氏)前去宣諭順逆、禍福的道理,於是王琳講和,暫時退軍。

後半生幾乎都在打仗的陳霸先,於永定三年(559年)突然病逝,時年五十七歲。由於親子在江陵城破之時被擄至西魏,因此遺詔侄子臨川王陳蒨即位。打了一輩子仗的陳霸先,彷彿用自己的後半生在努力彌補自己無所事事的前半生,彷彿他的後半生只為了一件事,就是建立一個新的王朝。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陳霸先突然病逝,使他的篡位成了“合理之舉”,否則以當時陳氏宗族的力量,陳霸先一死,陳氏基業可能會瞬間崩塌。但是,細究他篡位的時間點,其實極其不合理,失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同時也讓他誅殺王僧辯失去了合法性。而這一點被王琳利用,掀起了巨大波瀾,使得他缺少“人和”的缺點被無限放大。急匆匆建立了南陳,卻只據有一隅。在外有強敵的情況下,給這個新建立的王朝留下了巨大隱患。如若不是繼任者陳蒨能力過人,可能南陳也不會延續三十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