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1999年,受金融风暴影响,香港电影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期

以尔冬升为代表的二十几位导演成立联盟,呼吁明星降低片酬,接拍小成本电影,挽救一片低迷的香港电影市场

张国荣是当时第一位响应这个号召的明星,以1块钱的片酬出演新人导演罗志良的电影《枪王》,可惜效果平平,未能让这谈死水泛起涟漪

随着千禧年的到来,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彻底进入冰冻期,电影上一部死一部,每部电影艰难的维持着200万左右的票房,能得到500万票房的电影已经算是成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影《无间道》于2002年12月12日正式上映,如平地一声惊雷,炸翻了这片冰封的寒潭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无间道》的前期筹备工作非常困难

剧本最早的雏形来自于导演之一的麦兆辉,1997年,麦兆辉看了吴宇森导演的《变脸》,觉得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

但是“外貌调换”这个概念让麦兆辉觉得有些太奇特了,他想了想,觉得可以换一种表述方法,让两个人做内心和身份上的调换

在麦兆辉最初创作的剧本里,其实只有警察到黑帮卧底这一条故事线,他写完之后拿去给刘伟强看,刘伟强觉得故事不错,但却不算特别

于是刘伟强又加了另外一条故事主线,也就是后来电影中刘德华的那一条,让《无间道》一下子变成了双雄片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这版剧本改完之后,麦兆辉又把剧本送去给庄文强(《东京攻略》,《特警新人类2》,《头文字D》,《窃听风云》编剧)

庄文强当时正在筹备自己的婚礼,拿到这版剧本的时候,还有7天他就要举办婚礼仪式了

本来庄文强想做做顾问就算可以了,但读完剧本之后,他又忍不住想改

庄文强拉大了整个《无间道》的格局

在麦兆辉最初的设定了,曾志伟饰演的韩琛只是一个地方小头目,庄文强改成了帮会老大

郑秀文饰演的mary本来在人设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坐在办公室里的OL,庄文强改成了小说家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另外,在麦兆辉原本的剧本中,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和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只见了一次面

就是最后天台上的那次

庄文强觉得不合适,他认为这两个人至少要见三次

于是就有了陈永仁被逐出警校时两人的匆匆一瞥,还有十年后音像店的意外碰面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配角的戏份,庄文强也做了相应的加强

比如韩琛手下的马仔傻强,在原剧本里,傻强的经典台词“如果你见到那个人,他很不专心的看着你做其他事,他就是警察”只出现了一次

为了加强傻强这个人物的宿命感,庄文强让这句话出现在了电影中傻强每一个重要的节点,前前后后总共出现了三次

成片后效果非常好,这句台词几乎也成了港片警匪卧底题材的经典台词了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无间道》上映后,麦兆辉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过,其实剧本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写好了,但一直找不到人投资

所有人一看这个剧本和这个题材,都吐槽连连,更有人直接断言“唔做得”,“一定唔得

当时为《无间道》奔波寻找投资人的还有一位,那就是刘德华

麦兆辉和刘伟强当时都隶属于刘德华的自组公司天幕,在剧本创作之初刘德华就十分看好,四处为其寻找投资人

期间刘德华还拿着《无间道》的本子接触过王晶,并承诺自己会演。王晶读完后如获至宝,立马把本子推荐给了他所属影视公司的上司,并赶紧和刘德华签下了开拍权

但是王晶的公司并不太看好这个剧本,一方面是卧底题材早就已经过时,另一方面,刘德华当时正官司缠身,他所在的电影公司天幕的股东之一,以刘德华出演其他公司制作的电影,从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与天幕的竞争关系为由,将刘德华告上了法庭

王晶公司的高层当时不想摊这趟浑水,就拒绝了《无间道》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那之后不久,刘德华同王晶刘伟强一起去泰国见白龙王,恰巧碰见了林建岳

刘德华和王晶就又将《无间道》的本子推给了林建岳,问他是不是有兴趣

当时林建岳旗下的寰亚电影刚刚成立没有几年,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只有一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确实迫切需要一部优质的电影来打响寰亚的品牌

回到香港后,林建岳安排了寰亚的执行董事庄澄和刘伟强,麦兆辉见面,庄澄在任职管理层之前做过编剧,他看剧本的眼光和只在乎“投资回收比”的生意人完全不同

看完《无间道》的剧本之后,他就跟刘伟强和麦兆辉说这个本子绝对“有的做”

可是当时《无间道》的总投资需要两千多万,是绝对的大投入A级制作,寰亚多少还是有些动摇

这时候刘德华站出来表示,自己出演男主角可以不要片酬,改用票房分红的形式,以此来缓解前期投入的压力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刘德华这样做,等于是给寰亚打了针强心剂,彻底将寰亚稳住并决定投资

当时寰亚给《无间道》做评估,在集齐四大影帝的情况下,《无间道》的票房如果好的话可以达到“中上”水平

所谓的中上,大概在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五百万,对于九十年代中后期就拿1800万片酬的刘德华来说,这两三千万的票房里,他才能拿到几个分红呢?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无间道》的拍摄过程和以往电影拍摄过程有很大不同

很多大家后来在电影中看到的戏份,都是拍摄时临时改的

比如曾志伟饰演的韩琛被带到警局去吃盒饭的那场戏,在拍摄时就有很大的争议

大家后来在电影中看到的“吃盒饭摔饭盒”的版本,是最初剧本中写的版本,但在正式拍摄时,刘伟强觉得这样的有点儿夸张,就让庄文强改

庄文强后来写了好几个版本,有韩琛带着小弟在警局拜关公的,最后写的一版是韩琛坐在警局自己下棋,刘伟强觉得不错,就按照这个版本印了剧本发给这场戏的主演和群演

曾志伟看了之后觉得不对,他这个角色不应该会下棋,就要求看看庄文强写的其他版本

最后他也没知会导演,也没知会其他演员,自己让剧务无外卖打包了几十份小菜和饭回来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刘伟强知道了之后大发雷霆,在片场拍着桌子和曾志伟对峙

别的演员拿到的都是下棋的版本,闹成这样他们情绪也很糟糕

最后没办法,只好按照吃饭盒的版本来拍,其他演员们拍这场戏的时候也都带着情绪,人人不爽,倒是跟电影中的情绪完美卡上了

当时在片场的人只有一个人觉得这场戏好,就是梁朝伟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事实证明,曾志伟是对的

琛哥底层出身,摸爬滚打做了帮会龙头,“下棋”这样的事儿,确实不像是这个人物会做的

这场戏曾志伟诠释的也非常到位,是韩琛这个角色最经典的一场对手戏,也是《无间道》系列的经典场景之一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其实演员在片场不太适合和导演起这种冲突,是对导演主导性和专业性的质疑

但整个《无间道》剧组的演员,为了让角色立的住,完全已经不在意这些了

电影中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第一次在天台和黄秋生饰演的黄警官见面,本来剧本中的台词是“已经快十年了大哥”

在演之前梁朝伟突然跟导演说“我改成三年又三年行不行?”

这才有了电影里经典的“明明说好三年,三年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结尾陈永仁和刘建明天台对峙那场戏,导演本来是打算让他们在电梯内决斗的

动作指导都已经找替身提前排好动作了,但看了一遍之后,两位主演和导演都不是很满意

梁朝伟就和庄文强一点一点的磨,庄文强演刘德华,他演他自己,一点一点磨出了《无间道》最后经典的天台对白

磨完天台戏之后,庄文强又说应该在电梯里就把陈永仁(梁朝伟)解决掉

梁朝伟问,你打算怎么解决?

庄文强想了想,又说,刘德华不合适,林家栋好不好?

这就有了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被林家栋一枪毙命,电梯夹住他伸出去的腿,不停的开开合合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两个人把最后这几场戏打磨好之后,立马打印了剧本在演员最多的时候发了下去

当时梁朝伟就想,不管导演怎么说,只要不是这一版,他就不拍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无间道》原本打算在2002年圣诞节上映

结果恰好撞档张艺谋的《英雄》

《哈利波特与密室》,寰亚思索再三,决定提档两周

将上映档期改为12月12号,希望能用这两周抢一抢票房

没想到《无间道》口碑票房大爆,仅仅这两周,票房就超过了三千万,总票房更是多达5500万

谁都没想到,这部“过时”的,被无数人吐槽“一定唔得”的卧底片,竟然成为当年香港地区的票房冠军

电影上映后,好莱坞多家电影公司争抢《无间道》翻拍版权,最后版权被华纳兄弟高价拍走,翻拍版《无间行者》拿到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影片四项大奖

演员不做通知片场临时改戏,气的导演拍桌子,没想到上映后成经典

18年过去了,香港电影仍然未能东山再起,《无间道》系列成了港影的末日余晖

大家还记得初看《无间道》时的震撼吗?

电影中哪位演员的演技,哪个场景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