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如今綠茶市場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這種“早產”現象,就真的好嗎?

本著客觀的態度跟茶友們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觀點。

我相信,很多人有著綠茶越早說明營養價值越高越好的觀點,但是小編想說,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消費誤區。為何會讓眾多消費者產生這樣的誤區,原因如下: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產能大過於消費

大家都知道,綠茶是我們中國六大茶類產量最高的茶類,從這點上看綠茶產區肯定不少, 那產區多了,產量也就多了,但是就單算中國13億左右的人口,扣除不喝茶的嬰幼童,青少年,青年群體等等,如此大的產量,愛喝茶的茶友們就算每天都在喝,那也是無法消耗完。而綠茶的產銷很不容易,眾多企業都面臨的極大的滯銷分險,賣的出去,那還好說,賣不出去,就只能堆在倉庫裡,不是降價處理就是製作成其他茶類,總歸是一樁虧本買賣。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季節性過強

綠茶是季節性很強的茶類,每年只有春季是綠茶的消費高峰期,短短的三個月,想要把大批量的綠茶全部銷售出去,難度很大,如果行情好在綠茶高峰期的時候,很快就賣完,如果今年的行情不好下,很容易導致產能過剩,滯銷量大的情況發生,企業隨之而來的還是庫存壓

力。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要麼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這也是綠茶界裡面常有的現象,春季一過,綠茶的價格就會呈現跳水式的下降,這種一種越賣利潤越少的產品,如果運氣不好點,第二年春天還沒賣完上一年的綠茶,不是清倉降價大處理,就是做成更為低等的茶葉。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所以介於各種情況下,綠茶市場,一年比一年早,也不無道理,從企業商家的利益角度出發,有誰不希望改變綠茶的季節屬性,哪怕是延長綠茶的消費高峰期也好。

產量季節決定了綠茶的短暫“生命”,但天無絕人之路,綠茶滯銷,由綠茶轉成紅茶,就是各大企業必須實行的政策。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綠改紅”也在趨勢下流行,雖是無奈之舉,但是也能大大降低企業的虧損成本,製作成紅茶一般採用明後或者春末初夏的綠茶鮮葉,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原葉嫩度,在熱愛“紅茶”的愛豆們中,這樣製作出來的紅茶往往也是品質平平的。這是為什麼呢?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1、基因是硬傷

我們喝綠茶喝的都是氨基酸,茶葉越嫩以及頭株的芽頭,氨基酸的含量就很高,但是這樣決定了茶葉的適制性,好比鯽魚拿來煮湯會比拿來蒸煎味道更好,聖女果只能當做沙拉或者水果炒雞蛋就不好吃。同時,茶葉加工也影響成茶的滋味,所以基本是製作等級比較低的紅茶。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2、地域性

紅茶都有其特殊的地域香味,知名的龍井都有其地域保護標識,並且在口感風味方面具有很強的獨特風味,比如典型的蘭花香味,而其他地區的龍井卻是板栗香居多,杭州以外就剩下炒豆子的氣味。如果綠茶製作成紅茶就少了這些特殊的紅茶香味,以及口感,自然製作出來的紅茶就不夠驚豔。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3、工藝的生疏

俗話說“熟能生巧”那些製作了十幾二十幾年綠茶的老師傅們,突然請他們製作紅茶,難免會有點摸不到門道,技術,經驗決定也決定一半的品質,但是為了能使企業降低虧損的成本,的只能硬著頭皮上,也是為了改變綠茶“短命”命運。而紅茶的保質期遠超於綠茶,在保存方面也簡單與綠茶,在綠茶界即使做成的品質不如綠茶本身的好,也自然而然流行起“紅茶風”。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根據以上種種原因,從企業的角度出發,綠茶“早產”是出現必然的原因,在利益橫流,競爭激烈的世界裡,誰能最早搶佔市場,對於一家企業來說也是每年必須思考的問題,而作為消費者,還需放下才能看破,佛繫心態來面對這早早就上市的綠茶。

綠茶上市,一年比一年早,“早產”背後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