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 湖南“院感人”打了一场漂亮仗

医院感染防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或许是个相对陌生的词汇。事实上,在人们看病就医的环境与过程中,它却无处不在。医院感染防控是保障患者与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不受感染,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南以省卫生健康委挂靠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为龙头,抓好全省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在湖南的医疗救治主战场,无数的“院感人”筑起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在节后医疗机构全面复诊,在社会复工复产、外防输入、医疗服务全面正常开放的防控风险中,他们实现关口前移、科学监测、合理防控,以润物无声、甘当绿叶的精神,守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医疗安全,为医护人员和就医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安全的防火墙。


专家坐镇,湖南院感团队走在一线


  1月21日,一张前往武汉的高铁票刷屏了湖南人的朋友圈。为支援湖北抗击疫情,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吴安华教授毅然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作为湖南支援湖北的第一人,他一待就是72天。


  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为支援湖北的120支医疗队做了102场培训,巡查指导了10家医院,共计培训医疗队员1.5万人,且实现了“零感染”,为“创造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万余人无一人感染”的奇迹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期,湖南省应国家调度,还派出田庆锷和姚小红两位院感专家分别支援云南和甘肃,为当地带去新冠肺炎感染防控的湖南经验。


  为筑牢省内感染防控工作战线,随着吴安华教授北上支援,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任南教授被指定为战时湖南省疫情防控首席感控专家,镇守本省负责全省新冠肺炎感染防控。此外,黄勋、任南、童德军、李春辉、潘慧琼、周诗孝、赵晖、曾莉怡等一批院感专家和骨干驻守各市州参与防控救治,提供感控支持。


  他们与全省1000多名各级院感质控委员和所有院感人奋战在抗疫和医疗救治一线,默默无闻地为抗疫奉献力量,牢牢守住了湖南省、市、县三级院感体系的防控生命线。


科学战“役”,建立感染防控培训体系


  科学防控,是战“疫”的有力武器。湖南“院感人”在实战中摸索,在经验基础上总结,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感染防控指引(试行)》等系列防控指引,为全国医护人员科学战“疫”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给广大医务工作者战胜新冠病毒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湘雅感控团队在疫情暴发第一时间,紧急拍摄制作视频《医院感染防控指引》,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剪辑选用作为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的培训视频,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中心远程学习平台引用,在“感控工作间”“感控蓝蜻蜓”等多个平台发布,阅读量高达480多万人次。近7000个大型医疗机构组织学习考试,其中2500多家医院把培训视频和课件作为院内培训资料。1月30日,湘雅感控团队依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和“感控工作间”向全国发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文献汇编》,为全国感控工作者开展培训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学防护,让紧缺防护物资用在刀刃上


  疫情暴发初期,医用防护物资极度紧缺,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迫在眉睫。任南教授被任命为省内医用防护产品的质控专家,他提出,立足本省生产、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避免过度防护、防护用品优先救治一线的建议,并提出叠加防护,以及本省生产的防护用品在应急阶段采用辐照灭菌的方法缩短投放时间。


  随着1月底防控形势的日趋严峻,来自境外、各大企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的捐赠防疫物质陆续抵达机场口岸,这些防护物资饱含各界爱心人士的拳拳爱心,但由于国别不同、地区差异,不少防护用品的防护规格达不到医用防护要求,还有不少为非医用防护品。为接收和使用好这些防护用品,任南、许湘华等专家作为省进口医疗器械防疫物资验收小组和医疗物资质量评估指导小组质控专家,组织对进口捐赠物资验收。


  1月下旬正是战“疫”最艰苦的时期,任南、潘慧琼等院感专家没有白天黑夜驾车往返于机场、生产企业和定点救治医院。他们对每一批防护物资的质量进行评估,并给出使用范围建议和注意事项。在防护用品极度缺乏的危机时期,合理解读国家新冠时期防护用品使用指南,指导医疗机构根据不同风险岗位科学使用、合理调配,有效缓解了一线急需医疗防护物资短缺的压力。


在线监测,为抗疫战场装备“预警机”


  院感防控,重在防患于未然。疫情暴发初期,湖南要求组织开展新冠肺炎医院感染在线监测与评估。湖南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运用省、市、县(区)三级感控平台,将涉及医院感染的3个一级和11个二级院感敏感指标的适时监测数据第一时候汇总上报,这些敏感指标就是抗疫战场的“预警机”。这些监测指标涉及医务人员培训、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医院感染人数、特殊科室消毒、电梯间消毒、陪人和探视者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等。


  知道风险所在才能有效预警。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省共计对开设有发热门诊的约400家医院开展了院感监测,汇总监测数据15期,形成监测与评估报告3期,点评疫情期间省内外院感事件5起,及时通报至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和相关医疗机构,对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了适时预警,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进意见,督促、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杜绝隐患,严格整改,切实防范了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督查督导,用火眼金睛“扫雷排雷”


  院感无小事,任何细微的疏忽和大意,均可能成为引爆院感事件的“定时炸弹”,这让院感人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时刻在战场“扫雷排雷”。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把每一个环节设计好,每一个流程规范好,每一个细节落实好,确保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在战“疫”最胶着的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发文,要求对医疗机构真空泵排气口进行紧急排查,防控医疗机构内的空气感染。全省院感人紧急行动起来,在各级卫生健康委领导下,连夜对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真空泵进行排查,共排查医院(院区)128家,排查出真空排气泵165个,发现问题294条,并连夜整改到位。随后,又对全省其他有真空泵设置的相关医院开展排查,杜绝了因空气传播而导致的院内感染。


  新冠疫情的传播性决定了医疗机构的监管难度大,湖南省卫健委创新监管思路,组织并委托省院感管理质控中心开展重点医疗机构的在线督导,聚焦最容易“暴雷”的重点职能部门和医疗环节,以在线问卷调研的形式对相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实行一对一的在线督导,以压实各级工作职责,守安全、保底线。省院感质控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对全省14个市州医政科长、院感质控中心主任、36家定点医院正副院长及107名定点医院重点部门医务人员进行了在线督导访谈。根据访谈聚焦隐患较多的市州和机构,进行现场“排雷扫雷”,并通过对工作整改情况的回头看,力求安全隐患排除。


  在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之后,3月14日,湖南省新冠肺炎住院确诊病例实现清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湖南院感人实现了全省46万医务人员无一例因防护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医院内感染,无一例患者在医院内感染新冠肺炎。他们用润物无声的奉献,共同铸造了湖南的抗疫史话。


(记者:易征洋 刘丹)


聚焦 | 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 湖南“院感人”打了一场漂亮仗


来源:红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