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自从宝宝出生,我就没有睡个安稳觉,现在都快发展成严重睡眠障碍了,每天都无精打采,感觉撑不住了。


每天哄娃睡都是一场战役,一家人围着一个娃转,每天都被娃的哭闹时弄得焦虑不安。每到哄娃睡的时间点,家里的气氛就开始紧张。

我们家宝宝白天睡眠不好。出了月子就不肯自己睡,要哄睡加抱睡。2个多月的时候开始抱睡也不好好睡,半小时就醒,接不上觉。搞得她自己很困,但就是不睡。

妈妈和外婆手都要断了,浑身疼。试过奶睡,摇篮,推车,背巾,唱歌,人家只认妈妈和外婆抱睡,简直是身心煎熬。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作为宝妈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相信以上情况是绝大多数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除非你家孩子是天使宝宝。所以自从有了娃,作为宝妈,最奢侈的一件事就是睡个好觉。其实哄娃睡是个技术活,掌握一些技巧可以让哄睡变得不再那么难。

书籍《婴幼儿睡眠全书》是小土大橙子(原名陈誉文)所著,她最初也是因为自己家宝宝出生,经历了盲目按需喂养、小睡短、频繁夜醒、早醒等一系列问题,在走投无路之下开始寻找有关宝宝睡眠的方法。之后注册了微博和公众号开始专注于婴幼儿睡眠知识的普及和总结,写的帖子既有理论也注重实操性,很贴合中国家庭实际情况,被粉丝亲切地誉为“哄睡神贴”。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哄睡技巧以及在哄睡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很多新手妈妈听到别人家的孩子一天几乎有十几二十个小时都在睡觉,而看到自己家娃的睡眠时间短很多时,内心开始焦虑,一天到底要睡多久才算正常呢?如果我们提前了解到不同月龄段孩子的睡眠总量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忧。

一、了解婴幼儿睡眠的几个关键点

1、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睡眠总量、醒睡间隔会有所变化

0~3个月每日睡眠总量为14-17个小时,4-11个月睡眠总量为12-15个小时,1-2岁睡眠总量则下降到11-14个小时。也就是随着月龄增长,睡眠总量逐渐降低。

随着月龄的增长,醒睡间隔也逐渐拉长。3个月内醒后1-2小时,3-6个月醒后1.5-2.5小时,6-9个月醒后2-3小时,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对于宝宝每天应该要睡多久才是正常,心中有数后就不会担忧了。如果差距有点大,及时寻找原因就可以了。

2、 白天小睡次数和夜间睡眠的变化

睡眠时长了解后,新手妈妈会问:那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时长都如何分配?晚上要起来喂多少次奶呢?这个问题也是需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段来看。

月子里,白天一天可能有5-6次小睡,3-4个月减少到3-4次,6-9个月第3次小睡(黄昏觉)小时,12-18个月上午觉小时。随着睡眠的不断成熟,小睡的时间也由原先的半小时并时常需要接觉,逐渐延长至1小时甚至更长,无须接觉。

夜间睡眠从新生儿期的9个小时左右逐渐延长至1岁的11小时。夜间进食的次数大致是新生儿期3-4次,4个月时2次左右,6-9个月1-2次。9个月以上不需要夜间进食,仅有一部一份宝宝会保留一顿晨奶。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3、 入睡时间的差异

很多新手妈妈哄娃睡的时间会比较晚,认为晚上如果睡太早,早上就会醒太早或者夜间醒来就不睡了。其实比较理想的作息是晚上7-9点入睡,早上6-8点醒来。在一岁之内,较早的入睡时间更能满足宝宝的睡眠需求。

二、何时睡--把握入睡时机

我家侄子8个月左右,有个周末待在外婆家,差不多九点才哄娃睡,可是哭闹了半个小时还没睡着,而且看着觉得他精神很好,感觉很清醒,我就说等他再玩一会,不睡说明不困,等他玩累了自然就睡了。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想法的宝妈?我妹跟我说,平时宝宝一般8点左右就睡着了的,这时候的哭闹有可能反而说明宝宝太困了,而且刚刚看宝宝都有揉眼睛的动作,原来宝宝的哭闹这么大有学问。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一) 宝宝哭泣的种类及解读

在《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提到婴儿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哭泣:

1、 基本哭泣:有规律可循的哭泣,表现为先是一阵哭泣,接着是短时间的安静,然后是较短促的大哭,然后是另一段时间的安静,之后是下一段哭泣。一些婴儿专家认为,饥饿是激发基本哭泣的情境之一。

2、 愤怒哭泣:基本哭泣一种变化形式,和愤怒相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多余空气从喉咙中喷射出来。

3、 疼痛哭泣:突然发出一阵长而响亮的自发哭泣,接着哽咽,事先没有哭泣行为。痛苦哭泣是由高强度的刺激引发的。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作为新手妈妈,一开始不能单从声音中区分,宝宝哭声表达的是饿、困还是疼痛,这很正常,只要在与宝宝相处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多实践,熟悉宝宝的作息后就会变得容易了。那么当宝宝哭闹时去哄睡,但她又不睡是不是代表宝宝不困呢?其实可能恰恰相反,宝宝可能是太困了。困过头时,宝宝反而可能表现的很兴奋、易怒、难以入睡。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累积的疲倦会让孩子总处于兴奋状态无法放松,此时入睡难度飙升,所以此时的宝宝哭闹说明非常困倦。当然也有可能宝宝不困时哄睡,导致宝宝用哭闹来抗拒睡眠。所以这就需要家长多观察孩子的作息,并且多留意宝宝的睡眠信号。

(二) 睡眠信号

说起睡眠信号,我们知道最明显的就是“打哈欠”,其实揉眼睛、眼睛没神、一直啃手、用力咬东西、晃头、抓头发、手乱舞、尖叫等都有可能是宝宝付出的睡眠信号。关于睡眠信号,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1、 发脾气也是困的信号

在宝宝睡眠充足、精神状态好时,他想要某件东西,如果没有给他,而用其他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他一下就对其他事物感兴趣了。但在宝宝很困时,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却很可能激怒孩子,引发尖叫、哭闹等。面对这样的情形,父母往往也很烦躁,觉得这孩子的脾气太大了,其实孩子是困了难受,情绪的容忍度下降了。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2、 错过了平时入睡的时间,意愿上更加抗拒睡眠

正如我家侄子的情况,过了平时的入睡时间点,反而更加兴奋,半小时都哄睡不了。其实不是不想睡,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入睡能力,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坚定一点,坚持哄睡。因为如果此时让孩子继续玩,等他玩累了最后一定会睡着,但这种累到极致瞬间睡着的方式,它的不健康的崩溃式入眠,睡后还容易出现夜惊等现象。所以让宝宝在合适的时间点入睡很重要。

3、 困时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难

在宝宝精神状态好时,我们拿玩具或者有声音的东西去逗孩子玩,宝宝可能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往往还给你个大大的微笑。可是当他困时,可能就表现出不搭理你的样子了。

对于睡眠信号,其实只要父母多注意观察每次宝宝入睡前半个小时的状态表现时,很快就能发现和总结出属于你家宝宝独有的睡眠信号。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三、如何睡-安抚技巧

睡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开始尝试入睡至真正睡着的理想时间一般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等。最好在宝宝昏昏欲睡却还没睡着的时候,就把他放在床上,这样能避免一直抱睡,虽然一开始执行起来会比较困难,但坚持下去必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懂得通过安抚来使宝宝

平静,从而轻松入睡。安抚技巧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

1、 基本功-如何抱孩子

安抚过程会涉及抱孩子,别小看一个“抱“字,其实学问很多,这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抱分为竖抱、横抱、前抱、飞机抱、橄榄球抱等。至于哪一种抱法更好,这需要父母与孩子进行磨合。我家侄子不喜欢横抱,喜欢竖抱,因为从视角和舒适度来看,竖抱更让他舒服。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2、 睡眠仪式—布置睡眠环境、舒缓情绪

利用一系列稳定的、有先后顺序、能够舒缓情绪的事情来帮助孩子意识到:要睡觉了。这就好像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成自然,我家侄子每次让他穿鞋,他就知道要带他出门了。这个睡眠仪式,父母可以列个清单来执行,比如入睡前给宝宝洗澡,回房间,拉上窗帘,放音乐,跟宝宝聊天,喂奶…….等看到宝宝接近入睡点时,将灯关掉,轻吻宝宝,告诉他现在要正式睡觉了,减少对话,轻拍宝宝,或者陪躺至宝宝睡着。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3、 轻拍、抚摸、按摩—触觉学问多

被爱抚是婴儿发育成长中最最重要的渴求,这种安抚得到的越多,婴儿的成长发育就越快……每天接受15分钟按摩的宝宝,其体重的增长速度超过那些没有接受按摩的宝宝47%,有的甚至更高。 ------《与宝宝同眠》

所以在睡眠仪式中不妨和宝宝来个脸贴脸、握住小手放胸口、抚摸宝宝的额头等亲密接触。不吝惜爱的表达会让宝宝更直接感受到爱和被关注,带着愉快的心情入睡。

轻拍是常见的安抚手段,拍动的位置主要有宝宝的背部、手臂、臀部等,一般上半身效果优于下半身。妈妈有节奏轻拍时,宝宝的身体产生晃动会更舒适,更容易入睡。但有时候轻拍可能会给宝宝传递一种催促他快点睡觉的信息,结果很久都没有入睡,这时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宝宝的后背,或者搭在后背即可。

作为新手父母,一哄娃睡就崩溃,那是因为不了解这些哄睡小知识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对家庭的和睦程度、亲子互动的质量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但作为新手父母也不必过于焦虑,要放松心情,情绪有感染力,家长过于急躁,心态不稳也会影响到孩子。婴幼儿个体差异很大,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多观察和记录宝宝的作息,加上一些技巧一定能找到适合哄睡自己宝宝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