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真的是被逼无奈吗?

嗨君说史


大家好,我是爱侃历史的刚哥。

从纸面上分析,李世民是被逼的。

我认为,导致玄武门之变的最大背锅侠应该是李渊。子不教,父之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不能够解决诸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平衡各部势力,他的无能最终导致手足相残的玄武门之变。

李渊在位期间国政相当紊乱,长安城内三方势力并存,政出多门,李建成治政,李世民治军, 李渊拱默无为。在李建成、李世民没有消灭对方之前,三方世民所杀也无能为力,李渊势力之弱,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危殆之形势。

玄武门李氏家族的惨祸, 李渊退位,是咎由自取。正是李渊的自身特点及其治国政策,使李渊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既非朝中权臣、又非通过自力亲政亲征并注意集权的另类开国君主。

作为一国之君,李渊应当有自己的核心领导集团

从历史上看,这样的核心集团多由异姓重臣组成,并且这些重臣直接对皇帝负责。李渊是否存在这样的集团呢?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李世民告发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曾拟定 7 名朝官,“欲令穷覆其事”。这 7 名朝官包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他们当是深得李渊信任者,但李渊的心腹则只有裴寂 1 人。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都是隋官降唐者,处事必当倍加谨慎。玄武门之变后,萧瑀、陈叔达言建成、元吉自取其祸,并劝李渊传位于李世民,恐怕不过是出于李世民必成皇帝,事己至此而明哲保身之虑。颜师古本为儒学之士,以其裁定皇室家务则当多出于陪衬。

封伦则暗自游走三方,他既曾劝过太宗图建成,又曾在高祖面前言“秦王恃有大勋,不服居太子之下。若不立之,愿早为之所”,还曾劝建成对李世民先行下手:“夫为四海者,不顾其亲。汉高乞羹,此之谓也”。但其行动却相当隐秘,死后其事方为太宗所知。

窦诞与裴寂则是李渊太原起兵的功臣。窦诞为高祖之婿,曾辅佐李元吉留守并州,但窦诞在并州常与元吉一起游猎,“蹂践谷稼,放纵亲昵,公行攘夺,境内六畜,因之殆尽”。“逮刘武周兵至,元吉弃军奔还”。这些本是窦诞之过,但“高祖不罪窦诞”是以高祖对窦诞可谓爱护有加,但仅此而己。

故而上述 6 人皆非李渊心腹之臣。裴寂则与上述诸人大不相同。裴寂乃太原起兵主谋之一,深为李渊所重,故而裴寂对李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如太原起兵之后,南下战于霍邑,“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李渊对其也颇为偏私。如裴寂领兵击河东刘武周,兵败而还,高祖虽以之属吏,但“寻释之,顾待弥重”唐私铸钱币是违法的,在李渊赐秦王、齐王各三炉铸钱之时,也特赐裴寂一炉,令其自铸钱币。裴寂与李渊的关系于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高祖有所巡幸,必令居守”。李渊曾言其与裴寂并“世胄名家,历职清显”“,千载之后,无愧前修”。将大臣家世提高到与皇室相同的高度,更是亘古未有。最后,李渊还特重裴寂荣华,希望与裴寂“相偕老”。这是其他大臣无从享受的荣宠。如太原起兵之元从功臣刘文静本在恕死大臣之列,“才能干用在裴寂之右,又屡有军功,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但以酒酣而出言怨望裴寂而被高祖处斩。所以后人评曰:“诛文静则议法不从,酬裴寂则曲恩太过。”

据此,上述 7 人惟裴寂与李渊关系密切,对李渊具有重要影响力,可称为李渊的腹心。但与李建成党羽魏征、李 世民党羽房玄龄、尉迟敬德等相比,裴寂的才干并不突出。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问计于裴寂,裴寂竟无一言以答。

李世民对裴寂也曾深加诟病,言:“武德之时,政刑纰缪,官方弛紊,职公之由。”

李渊集团一则人数极少,二则缺乏精明强干之士。

在帝位之争中,李建成与李元吉结成一派

李建成、李 元吉集团的中坚人物包括韦挺、杜淹、薛万彻、魏征及王珪 等。薛万彻是李建成集团的主将,在玄武门之变中曾与李世民集团血战,王珪、魏征等则是李建成集团的主要谋士,曾建议李建成亲自讨伐刘黑闼,“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结山东俊”。“建成从其计,遂请讨刘黑闼,擒之而旋”。

此外,李建成也有李瑗及罗艺等地方党羽。李瑗为幽州大都督,统有幽州劲兵。李建成以李瑗为支柱,河北可呼吸而定。罗艺是隋唐之际的猛将,玄武门政变发生前为泾州镇将,领天节军镇泾州,更在长安之侧,是李建成可资指挥的虎狼之师。庆州都总管杨文幹也是李建成死党,曾以兵支持李建成,兵发长安作乱。

李世民集团

不仅包括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屈突通、侯君集等著名武将,也包括褚亮、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等著名的秦府十八学士骨干文臣。同时,李世民又身兼陕东道大行台(以洛阳为中心)尚书令,其属下官员比照朝廷设置,是唐惟一拥有实际领土的亲王。李世民集团的文臣武将,更非李建成集团可比。

在这三大集团中,李渊除裴寂之外,所倚重者多为明哲保身或首鼠两端的隋室旧臣。其心腹裴寂既不掌兵,也没有地方实力支柱,所以在杨文幹叛乱时,李渊只能再次以废李建成、立李世民做太子为条件来换取李世民的支持。

李建成、李世民集团的中坚则大多出于隋末农民战争中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政治活力远在裴寂之上。而李建成与李世民集团成员大体只知事主而不畏君,如玄武门之变时,东宫之将敢于杀戮天子禁军之玄武门屯营将军,秦府尉迟敬德也无诏而来武装“宿卫”李渊。

诸子分权向来都是祸乱之源,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无不由此。李渊分权于诸子,正是取西汉、西晋败乱之道。


结语

李渊时期长安城中三大集团的兵力,李建成及齐王府最强。

李建成于长安近侧有罗艺之兵,李世民虽有关东支柱,但若事发突然,则鞭长莫及。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偷袭李建成,恐怕与东宫兵力之盛不无关系。而李渊的禁军实力最弱,太子和齐王遇袭身亡后,东宫和齐王府护兵赶往玄武门营救,将执掌北衙屯营兵的敬君弘与吕世衡打得一败涂地。

李建成、李世民双方激战己经结束,而李渊身边连个通报确切信息的亲信宿卫都没有,更不用说以兵制裁东宫及两王府之兵了,也是李世民逼宫成功的原因。




心心的刚哥


回答问题: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武力夺取政权的血腥事件,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一一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立武门之变事由

基本上众口一词,都认为是逼迫而不得己为之。理由是秦王李世民长期在外带兵打仗,威望和势力和个人能力自然高于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私下认为李世民本事大,能力强,人脉广。手握重兵,功高盖主。如果将来自已做了皇位很难驾驭,对皇权构成严重威协。便和三弟李元吉合谋除掉李世民。事成之后让元吉做二弟,来代替李世民的亲王位置。在一次家宴上埋伏了大量刀斧手,欲刺杀李世民,《资治通鉴》记载:"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李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于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从这段话里,坐实了太子刺杀在前,秦王动手在后。由于建成老实,刺杀泡汤后,元吉埋怨太子,这都是为了你的皇位,于我屁事没有。

唐高祖李渊

李渊态度很关键

李渊(566一635年),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唐朝开国皇帝,史官评李渊“优柔失断,浸润得行。"意指办事犹豫不决,稀泥抹墙,他得知太子元吉刺杀李世民的事情后,没有妥善处理,听之任之,他心里喜欢李世民的才干和远见卓识而又不敢越礼扶秦王为太子。东宫侍卫杨文斡(太子指使)叛乱秦王要求诛杀叛乱之人,李渊说"

文幹事连建,恐应之者众。汝应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他一面要求李世民带兵平叛,许诺返回后立为太子,又不忍心诛杀建成,只封为蜀王。这样首鼠两端,光墙抹稀泥,于事无补,为后来玄武门之变埋下祸端。

政变结果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一649年),唐第二任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武得四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候君集等人入朝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一同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时发现情况不对,勒马回转

"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毂,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最后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收场。这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的记载,一直以来史家不愿提起此事,因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盛唐局面,多从正面禀笔,刻画太宗文治武功,而对他杀兄轼之事弟忌莫如深,以至后人对这段历史普遍认为李世民是被逼出手,实属无奈。历史真是这样吗?

影视李建成

一点思考

第一,李世民雄才大略,抱负远大,他知人善任,招揽人才,不断充实自己的军事势力,培植党羽,以"海内浸平"为名,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豪俊之土,如以杜如晦,房玄龄为首的"十八学土“成了他的决策机构和智囊团。他所招罗的将佐文土都愿为其效力。不难看出夺权是迟早的事儿,看在哪一天发生。

第二,太子储君已定,无法更改。唐高祖李渊既位后,封李建成为太子,这是根据立长不立幼,兄终弟及的古制,虽然李渊曾许诺让李世民当太子只是口头说说,自创"天策上将"的虚衔封给李世民糊弄而已。等待是漫长而又遥遥无期的事情。

第三,高祖皇帝偏爱世民,欣赏其能力,却又处处提防李世民,表现在诛杀刘文静的事上,刘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父子之间心照不宣。李渊"遇事无断制“(毛泽东语)在杨文斡叛乱时,许世民为太子却是一句空话,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府与功臣集团暗斗,拿不出有效地解决方案。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兄弟相残难以避免了。

第四,李世民被手下将士裹挟,身不由已,还在犹豫时,尉迟敬德说“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蓄养八百余人在外者今已入宫,擐甲执兵,事势己成,大王安得已乎!“一语道破天机,事机己成熟,大王想要就此罢休是绝无可能的。

总之,事情是前人做的而书是后人写的,既然历史选择了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成就千秋功业。今天再讨论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是否画蛇添足了?!

影视图像


雨送黄昏669


孟德斯鸠说过一句话:

政治是一把磨钝了的挫刀,它锉着挫着,慢慢地达到它的目的。

玄武门事变就是最好的一个典型,李世明杀兄真的是被逼无奈么?诚然,事实摆在那里,李世民是最终得受益者,成了引领大唐风骚的“天可汗”,可是主角光环的强弱并不能掩饰“玄武门事变”的史实,真不是逼的!

“玄武门事变”其实很容易梳理,简单的讲就是唐皇族内部三个顶级势力间的角逐,分别是: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团伙、太子李建成集团、李渊为代表的CEO。

我在这里用团伙、集团、CEO来区别三者间的等级关系。当时的李世民以成气候,但没有绝对机会竞争上岗,而李建成则名正言顺,符合祖制,李渊实际上还是最终的拍板人他说了算。


那么,李世民这把刀是怎么越挫越勇?

先从从李渊谈起,他的态度导向了事件质变。态度指的是李渊对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处理。很多史书中爆料,李渊之所以决定造反(即晋阳起兵)都是受李世民的“教唆”、“挑拨”,才有勇气迈出争天下的第一步,而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更是出谋划策、身先士卒,立下汗马功劳。

反观李建成却表现的一文不值,除了优先占有嫡长子的出生顺序,在水平上和李世明没得比。我在这里不讨论史实的可靠性,但李世民确实在个人威望和形象上下足了功夫,不然在李建成封为太子后,李渊又鼓捣出一个“天策上将”的名头,安慰李世明因待遇不公受伤的小心脏。


所以李世民一直在努力包装自己。

李世民这一套各种操作,成功的影响了李渊对儿子的态度。而李渊觉得手心手背都是肉,鱼和熊掌都舍不得,儿子们都不错,祖制也不能错,李建成是嫡长子得事实也没有错。唯一错误的是李渊低估了对儿子们的掌控力,他觉得双方都安抚好了,大唐基业万万代是没问题了。

三个集团的关系可以看作是抱团取暖,但李建成觉得觉得很难受,李世民团伙不是一根柴火,而是一吨炭,烧起来热的难受还持久。最关键的是历朝历代有个不成问的规矩,太子不能掌兵,既防着儿子,还用得着。李渊正值壮年,除了对李世民得喜爱,恐怕也有钳制太子的意思。


太子李建成无法容忍李世民逐步强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正统帝位。

于是双方集团开始互相倾轧,李建成这边根正苗红,还纠集了弟弟李元吉、魏征等文官的支持,而李世民聚集了尉迟敬德、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双方不管在生活、政治、形象、威望、势力等方面都在明争暗,因为中间的事情太曲折,而且没完没了的宫斗戏,我就不一一重复了。

总之最后时刻,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先后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尉迟敬德在第一时间去“护驾”李渊。从争宠到斗争,从背面到明面,我们可以理解为玄武门事变的发生是必然情况,而且深谋远虑做好完全准备,那么还有人质疑李世民杀兄是逼的么?

我们从李世明的身份和事件性质来看:

  • 身份:李世民虽然兵权在手、位高权重,但他不是嫡长子,按道理他没有资格继承皇位,那么注定在这场斗争中必须是你死我活,没有任何退路,既然发动政变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如果他在玄武门放过李建成,到时候李渊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催命符,没有帝王随便动摇自己的国本。

  • 事件性质:玄武门政变的性质是什么?第一,是谋反。第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我们从玄武门这个地点的敏感位置可以发现,李世民已经在挑衅皇权,李渊正值壮年,允许儿子这样子胡来?而且在玄武门事变中的连锁反应来看,李世民的出击相当巧妙,李建成做梦都想不到李世民敢在皇宫杀他,所以玄武门政变得核心是刺杀太子,控制李渊。
最后李世民是赢家,李渊在逼迫中很快认清形势最后选择退位,所以在玄武门事变发生时,李世民有一出“跪而吮上乳”的戏码,难道没有观众好奇,男人吃男人的乳是个什么情况?不管史书怎么记载,玄武门的影响有多深远,为了至高无上的皇位恐怕没有几个兄弟愿意留手。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大唐在李世民手里确实空前的强大,他确实是适合大唐的不二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