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雖然現在網購很方便,但有些媽媽依舊喜歡逛街,有事沒事去母嬰店溜達溜達,看有哪些是寶寶需要的“好物”。

但很多小仙女表示,“好物”沒淘到,卻帶回家一堆不需要的“坑貨”……

今天就用小仙女們花錢買來的經驗教訓跟大家分享一下,避免更多的人入坑啦。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缺鈣鐵鋅硒維生素ABCDEFG

有些人通過寶寶的外在表現,判斷出一些問題:

枕禿是缺鈣,頭髮黃缺鐵,不愛吃飯缺鋅,嘴唇紅肝火旺,鼻樑青脾虛……

總之,聊起育兒經,那真是頭頭是道,儼然專家的模樣。

而母嬰店可就不一樣了,不用觀察,直接上來,就啥都缺,按月齡,十全大補,補,補。

反正寶寶月齡在那呢,只要沒補那就是缺唄~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1、鈣

枕禿、出牙晚、肋骨外翻、睡不安穩、出汗多、頭髮稀、走路不穩等等,都和缺鈣沒有直接關係。

所有0~6個月,在奶量充足的情況下,無論母乳還是配方奶中的鈣,都完全可滿足寶寶身體發育需求。

寶寶飲食、生長髮育正常,就不存在缺鈣的說法,無需額外補鈣。


2、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促進鈣吸收,出生2周後(不是2歲後)即需補充,母乳餵養每天攝入量為400IU/d,並至少補至2歲。

配方奶餵養,每天配方奶量不足1000ml的寶寶,可額外補充差額至400IU/d;配方奶量能達到1000ml的,則不需額外補充。


3、鐵

大多數足月出生寶寶,身體儲備的鐵元素只夠持續到4~6個月,身體生長髮育對鐵元素需求不斷增加。

如果滿6個月添加輔食後,未及時攝入富含鐵的輔食,或輔食中鐵不夠,很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適合寶寶最佳補鐵食物:高鐵米粉、紅肉如牛肉、豬肉、羊肉、血製品、動物肝臟等。

未明確寶寶缺鐵之前,食物預防即可。

但如已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則應醫生指導下口服鐵劑治療,儘快糾正。


4、鋅

關於鋅缺乏,目前沒有特定臨床症狀和生化特徵改變,也沒有評價指標來評價。

並且,微量元素檢測的鋅缺乏也不可信。

關於補鋅,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0~6月齡:通過母乳或配方奶獲得足量的鋅;

6~12月齡:每日需要鋅3.5mg,每天保證600-800ml奶,另加一顆雞蛋,一塊巴掌大小紅肉(約1兩)即可;

1歲後:之前飲食基礎上,多些海產品,或每週吃一次動物肝臟。


5、DHA

DHA在寶寶的大腦和視網膜發育過程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但DHA和智商沒有關係,也不會讓人更聰明。

母乳和配方奶(如配方已添加dha)餵養的寶寶,奶量充足的話,不需要額外補充DHA補劑。

添加輔食的寶寶,除日常喝奶外,每天可以從雞蛋裡,或一週吃2~3次海產品,即可滿足身體對DHA的需求。

只有當輔食中缺少DHA食物,或奶量不足時,才需額外通過補劑補充。


6、益生菌

益生菌不屬於日常推薦補劑,只有特殊情況才用得到。

目前,國際上對於益生菌可以治療急性胃腸炎、預防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和院內腹瀉、預防壞死性結腸炎的證據相對最為充分。

所以,一定不要沒事就常規給寶寶喂點啥吃。


7、乳鐵蛋白粉

隨著乳鐵蛋白的功效逐漸得到業內廣泛承認,各大商家(母嬰店)對乳鐵蛋白的宣傳也火熱進行中,神乎其神。

什麼“提高抵抗力不生病、抵抗各種病菌、促進營養吸收、降低抗生素的負作用……”等等。

搞得家長不給孩子買一桶,就好像做了多對不起孩子的事一樣。

但是,這些宣傳背後卻暗藏貓膩。

市面上,部分商家打著“乳鐵蛋白”旗號,以假亂真,竟然在商標中混入“乳鐵”字樣,招搖撞騙。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圖片上TM的標籤意思是,在商標還未成為註冊商標的時候,標註“TM”標記,這樣做就是告訴公眾,這個圖形或文字是作為商品的“商標”使用的,而不是作為“註冊商標”使用的。

我國法律對®的使用有明確的規定,但對TM的使用和管理沒有規定,只要是經營者想告知他人某標誌是其作為商標使用的標誌,無論該標誌是否申請商標註冊,都可以使用“TM”。

這也就代表著此款產品的“乳鐵”二字可能只是暫時的商標名,配料中根本不含乳鐵蛋白,就是普通的蛋白粉或固體飲料。

從上面的產品外包裝上我們也能看到“固體飲料”字樣,只是顏色非常的淺,一不小心就會被忽視,這也是商家的常用誤導消費者的手段之一。

各大母嬰店或營養品市場這類“xx乳鐵牌蛋白粉”的產品,以商標名註冊“掛羊頭賣狗肉”的商家還不在少數。


含量低到你想哭

比起品牌叫“xx乳鐵 ”的產品,購買到確實含有乳鐵蛋白的產品,小仙女們心裡可能會得到一些安慰,但是知道乳鐵蛋白含量後,估計還是會氣得想罵人。

目前,市面上含乳鐵蛋白的調製乳粉,其中的乳鐵蛋白含量都非常低,甚至一些產品的乳鐵蛋白含量和標值不符或壓根不寫含量。

以下圖產品為例,乳鐵蛋白的含量是100mg/100g。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那麼每一罐調製乳粉(260g)內含有260mg的乳鐵蛋白,即0.26g。


8、牛初乳

初乳是人或其他哺乳動物生產後幾天內的乳汁,牛初乳則是母牛產犢後幾天內的乳汁。

媽媽母乳中的初乳含有豐富的增強免疫力的物質,非常適合新生寶寶。

同樣的,牛初乳對初生牛犢也非常有營養,但不能將牛初乳類比到寶寶身上。

人的初乳和牛的初乳存在很大區別,牛初乳中的免疫蛋白主要是免疫球蛋白G,但人主要是免疫球蛋白A,兩種是不同的。

通常情況,新生寶寶體內並不缺乏免疫球蛋白G,牛初乳對小寶寶沒有什麼特殊作用。

寶寶大一點後身體發育逐漸完善,免疫球蛋白G對孩子來說跟普通蛋白質相比沒有什麼不同,無需非要選擇牛初乳補充蛋白質。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牛初乳可以提高人類寶寶的免疫力。

國家衛生部在2012年也禁止了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製品。

總體來看,小寶寶無需吃牛初乳,尤其是對牛奶過敏的寶寶也會對牛初乳過敏哦。

而大寶寶和成年人則沒必要吃,更別奢望可以提高免疫力。


微量元素檢測要做嗎?

既然眼睛看出來的毛病不靠譜,那通過儀器檢測出來的總該信了吧。

微量元素雖然是通過儀器檢測出來的,但真的不靠譜。

很多母嬰店會在店門口海報上標註,免費進行微量元素檢測。

進去就是坑,“專家”坐在一臺儀器面前,問了孩子的年齡,身高體重後,把兩個夾子夾在了寶寶手腕上,沒一會機器就吐出一張檢測結果出來了,簡直不要太神奇。站那看一會,還沒發現啥都不缺的孩子......後面的套路,你懂的.....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醫院的微量元素檢查都早已被叫停,更何況是這種“神奇”的母嬰店的操作......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2013年,我國衛計委就已明令禁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

同時強調,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

國家都禁止了,你還問靠不靠譜?

判斷是否微量元素缺乏,需結合膳食分析、臨床表現和體格檢查等綜合判斷。

盲目吃微量元素補充劑,一旦過量就會中毒,危害健康。

所謂免費,其實是檢測結果出來後,缺啥賣給你啥而已,商家怎會做賠本的買賣。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骨密度檢測怎麼樣?

骨密度檢測常用在骨質疏鬆症的病人身上,用來預測骨折的風險。而寶寶完全沒有必要做此項檢測。

有些人看到寶寶有點枕禿,就會建議去做骨密度檢查,認為寶寶是缺鈣。

但目前,關於寶寶骨密度測量的數值,在國際上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參考,所以即使查了骨密度,因為沒有具體數值對比,也毫無意義。

而且,儀器不同、測量部位差異,和操作手法等因素的影響,測量結果也存在很大誤差。

最後,寶寶身體處在發育中,骨密度低是正常的,說明身體正在生長。

正常情況,寶寶真的無需進行骨密度檢測。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怎能少了過敏原檢測?

過敏原檢測根據原理,主要分為3類:

食物激發迴避試驗、皮膚試驗、血清特異IgE(sIgE)檢測。

無論哪種過敏原檢測,都應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

不推薦沒有症狀的前提下,自行去檢測。

如果確實懷疑寶寶有過敏症狀,應在醫院醫生建議下,採用適合寶寶的方式檢測,後續治療。

一些母嬰店推行的五花八門的所謂的“過敏原檢測”,一定不要嘗試。以免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發生意外。


母嬰店各種嬰兒專屬商品

● 嬰兒醬油

嬰兒醬油,雖然標註了“嬰兒”,但其中的鈉含量還是非常高。

如果嬰兒醬油和普通醬油沒什麼區別,一樣不推薦1歲內的寶寶食用。


● 奶粉伴侶

一些宣稱清火調腸胃功能的奶粉伴侶,事實上卻有害無益。

這類產品都印有“固體飲料”四個字,只是有的品牌把“固體飲料”印成非常小號字體,或字體顏色與底色極為相似,或標註在底部等不顯眼的位置。

寶寶吃後只會增加身體負擔,給健康帶來風險。

配方奶中已充分含有寶寶需要的各種營養素,無需額外補充。


● 嬰兒水

一些母嬰店還出現適合寶寶喝的“嬰兒水”。

但寶寶腸胃、腎臟和其他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概念水中過多的微量元素會加重腎臟及腸胃負擔。

衝調奶粉,用家家都有的普通白開水(注意溫度)就可以了。


● 菊花晶、清火寶

菊花晶,一種宣稱可以“去火”的神藥。

坊間習慣將一些現象或病症表現統稱為“上火”,但找出症狀的病因才是關鍵。

菊花晶的成分主要含有葡萄糖,蔗糖,葡萄糖漿,洋甘菊提取物,香料等。

其中大量的糖,對寶寶牙齒和味覺並不友好。

特別是洋甘菊提取物,還可能對一些寶寶可能存在過敏風險。

發現寶寶身體異常,要及時諮詢專業醫生,而不是隨便喝點xx晶、xx寶、xx茶之類。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和不應該給嬰兒喝的飲料,請不要隨便給寶寶服用。


● 嬰兒餅乾、兒童牛奶

一些號稱是嬰兒專用餅乾裡面鈉含量都非常高,而兒童牛奶基本屬於含乳飲料類別。

含乳飲品嚴格意義上不能算作是乳製品,乳含量低,反而添加了大量糖來吸引寶寶。一些母嬰店的乳酸菌飲品、含乳飲料等都屬於含乳飲品。


● 鱈魚腸

鱈魚本身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但是母嬰店的鱈魚腸大多鱈魚含量不高,通過加入麵粉、調味劑、添加劑等改良了口味,更吸引寶寶,但鈉含量不低。相同的還有雞肉腸、豬肉腸等。


● 圈式學步車

美國兒科學會強烈建議家長不要給寶寶使用圈式學步車。

圈式學步車不僅對寶寶學步沒有幫助,還可能影響寶寶走路,遇到障礙還會帶來翻車的危險。


● 定型枕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1歲前寶寶不需要枕頭。定型枕對寶寶偏頭用處也不大。

定型枕也就是防側睡枕,會固定住寶寶的頭部,寶寶一旦翻身或吐奶,遮擋可能會影響枕邊的空氣流通,使寶寶呼吸不暢,甚至會有窒息的風險。


游泳脖圈

寶寶的脖子是非常柔軟的,套上脖圈很容易對稚嫩的脖頸造成傷害。

而且脖圈緊貼在皮膚上,很容易引起過敏或在摩擦中引發皮炎。過緊的脖圈還會對氣管造成壓迫,引起寶寶不適,甚至休克。


磨牙棒

如果磨牙棒硬度不夠的話,被口水融化,咬斷後很容易出現嗆咳、異物卡喉的風險。

相較於磨牙棒,牙膠會更容易清洗,也更安全。


母嬰店“坑人”手段大盤點,寶媽千萬別被騙了!


如何應對母嬰店套路?

這年頭真是,條件好了,吃的也好了,結果寶寶,啥還都缺,就是不缺說瞎話的。

為了不被母嬰店套路忽悠,平時購物之前,先想好要買的,買完就出來。

購買寶寶產品時,學會查看配料表。

拿食品來說,一般配料表是按照原料的量來排序的,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

如蔗糖(或白砂糖)排名很靠前,基本可判斷是高糖食物,如食用油排名很靠前,可判斷是高脂的零食。

對於那些配料表最後出現的各種看不懂的成分,則應儘量要少,尤其是各種添加劑。

不衝動、盲目消費,導購介紹的再天花亂墜,也要捂住錢包。

日常及時更新母嬰知識,科學育兒,自然就不擔心上當受騙啦。

走過最遠的路,就是母嬰店的套路。

但只要有科學育兒傍身,就不怕套路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