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藥商“收藏家”的化石“博物館”

  5.7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2000多萬年前的巨犀化石、800萬年前的普魯斯鱷……走進剛剛建成不久的德龍“博物館”,不同時期的生物化石齊聚一室,既給人驚喜又讓人震撼。在這背後,是“館主”席德龍默默多年的堅持和巨大的付出。

  跨越幾億年的“邂逅”

  如果從席德龍的德龍“博物館”中評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藏品,非巨犀化石不可,“據我所知,全國像我這個這麼大保存這麼好的巨犀化石只有五六個,少不一定珍貴,巨犀化石之所以價值高,還因為它的體格大。”席德龍介紹說。

  席德龍的巨犀化石高達五米多,長六米多,是整個博物館體積最大的化石,所以被安排在博物館最後“出場”,巨犀化石所在的恐龍巨犀化石展區也是德龍“博物館”的精華所在。席德龍說,2018年夏天,國內成交的巨犀化石售價高達1200萬,交易的巨犀化石與他的藏品在體格和完整度上差不多。

  據席德龍介紹,他的“博物館”是目前皖北唯一一家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展廳面積700平方米,展出的藏品千餘件,化石時間跨度5億多年。“博物館”分為岩石礦物化石展區、哺乳動物化石展區、恐龍巨犀化石展區。

  德龍“博物館”是2018年底建成並布展完成的,位於譙城區觀堂鎮晨光村,建成之後,慕名前往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不過,席德龍卻遺憾地說,他收藏的化石等藏品大約有2300件,這次只展出了小部分,而且由於展區面積小,藏品顯得“擁擠”。

  按照席德龍的規劃,他的藏品如果要全部合理的展出,展廳面積大約需要5000平方米,即使是目前千餘件化石藏品,合理的布展面積也要2000平方米。因此,德龍“博物館”分為三期建設,目前僅完成一期。未來,他還要建設地質海洋館和尋寶館,進一步豐富藏品和博物館的內容。

  藥材商變身“收藏家”

  化石收藏被收藏界視為燒錢的一個分支,席德龍直言他現在最大的“家底”就是2300件化石藏品,“前後花費了數千萬”,不過席德龍說他的藏品是不斷更新的,前期通過買進賣出賺了一些錢,漸漸成了現在的規模。

  席德龍經常“煩惱”,“最近我看上一塊海百合化石,面積有幾個平方那麼大,但賣家要價30多萬,我現在只能出得起20多萬,真可惜。”望著自己展櫃裡0.1平方大小的海百合化石,席德龍搖搖頭遺憾地說道。

  對做藥材生意出身的席德龍來說,收藏化石既是愛好也是生意。1996年,席德龍開始經營礦石類中藥材生意,在收購“龍骨”(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的化石)過程中,偶爾會收到完整的動物化石,引起了他的濃厚興趣。

  完整的動物化石不僅品相好,售價也高,800塊錢的完整“龍骨”轉手能賣到2000元。於是,席德龍開始有意收購完整的動物化石,遇到特別喜歡的化石即使出價再高他也不捨得賣,於是他積累的化石數量越來越多。

  經過長期的接觸,收藏化石由最初的生意轉變成了興趣,家裡的藥材生意交給了兒子,席德龍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的收藏事業。買化石需要錢,雖然不捨得賣自己的藏品,但如果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化石,席德龍說他會賣舊買新,提升藏品的質量。

  “旅遊+收藏”尋找新突破

  “賣舊買新”不是席德龍購買化石的第一選擇,將興趣與賺錢結合起來是他近幾年一直嘗試的方向。2016年,在觀堂鎮政府的支持下,家住亳州高新區的席德龍在晨光村流轉了近400畝土地,打造了觀北生態園。

  不同於其他生態園,觀北生態園最大的亮點是德龍“博物館”,集化石展示、中藥科普、休閒採摘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示範園。晨光村是貧困村,席德龍說把自己的事業放到這裡能幫助更多的人。

  觀北生態園正在申報3A級景區,其中最大的優勢正是席德龍的化石“博物館”,“保存完整的普魯斯鱷,3.4米的猛獁象牙,我的館裡有很多化石在全國都少見的,不少同行來了也很驚訝……”席德龍高興地說道。

  作為貧困村,晨光村享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尤其是旅遊產業的發展更是有目共睹。據觀堂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王自由介紹,晨光村的旅遊品牌在我市已經打開了知名度,像席德龍這樣的投資者越來越願意到晨光村來,他的化石館已經成了觀堂鎮的一張名片。

  除了收藏化石,席德龍也開始收藏傳統生產、生活用品,他將自己在山東淄博購買的錫壺、最早的收音機和收錄機、電話機等傳統物品放進晨光村的傳統耕織文化展覽室,成為村裡人氣很高的參觀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