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唐僧中途真的成亲了怎么办?

兔子耳朵823


如果唐僧在《西游记》这部小说里,作者让他中途真的成了亲,那说明作者对真实历史事件中的唐僧缺少敬意;对事实不尊重;对唐僧给中土佛教带来的影响和贡献视为儿戏;也是对佛门的极大亵渎。

唐僧从小出家,一心向佛,只身前往印度求取真经,以为宏大中土佛教。从印度取回佛经后,一生投入于佛经的翻译当中。通过小说《西游记》将他描写为东土圣僧,就可看出作者对于唐僧是抱有非常敬意的。所以,这种假设也是对作者的一种不尊重态度。


粤北空谷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探讨一下:

一、《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型是唐朝的玄奘法师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唐朝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经历,吸取了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唐三藏》、《蟠桃会》、元代《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等,创作了神话小说《西游记》。

唐朝玄奘法师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他为了深入研究佛学真谛,探究当时佛学流派的分歧,他独自一人,西行五万余里,经历种种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玄奘学习了当时佛教大小乘各种学说,十七年后,带回唐朝经纶657部。经过翻译和整理的佛教理论,规范了唐朝及以后佛教学习、传播,玄奘在历史上佛教文化的贡献成为划时代的壮举。

二、离家修行,皈依佛法,从释迦摩尼开始形成佛教律制。

相传悉达多太子(释迦摩尼出家修道前)勇武聪敏、性情喜欢沉思冥想。虽为太子,见世间众生,互相吞食,常苦思以达穷尽。十九岁,下定决心出家学道,经六年苦行,终得正果,于是释迦摩尼声教四被,远近尊杨。

释迦摩尼的遗教,内容丰富,经唐玄奘以及后来众多法师的传播、弘扬,至成我国佛教经典教义。这其中就包括比丘、比丘尼必须离家修行,皈依佛法。如果比丘、比丘尼动了凡心,无论是在唐朝还是现代,都是可以还俗的。

三、唐僧是主动成亲还是被动成亲的后果

这里面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唐僧忍受不了西行取经的艰辛,抵挡不住诱惑,主动还俗成亲了,那就过上平常人家的日子。唐僧就会像历史长河中众多无名的比丘一样,消失在滚滚尘埃中。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情,估计我们都看不到《西游记》这部经典的神话小说了。

二是唐僧迫于无奈,被迫结婚。这种情况在《西游记》中有,如被女妖逼迫、被钟情的女儿国国王缠住,走不掉,只能假以时日,待有机会再走掉。唐僧西行取经的执着、心中无上的佛法、刚毅果断的性格,引导着、驱使着他,克服暂时的困难,最终会到达佛法的彼岸。


三乡传奇


鸳鸯双栖别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爱恋伊,  

愿今生常相随,  

每当听到西游记中《女儿情》这首歌曲,总会陶醉在其中,本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却要被清规戒律阻隔,就会浮想联翩,要是换作我们,会不会结局不一样呢,也唱出了故事中的许多无奈,注定了两人的悲情结局。当时想,既然女儿国国王那么爱唐僧,为什么还发通关文蝶,留下唐僧不就行了吗?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唐僧也是凡人,凡人就有七情六欲,说他动了情是真的,但他还是选择坚守清规戒律,一心向佛。

女儿国女王是真对他动了情,三番五次来挽留他,来用实际行动打动他

她说:“我身为女王,饱享荣华富贵。可是从未享受人间欢乐,今日哥哥到此,真乃天赐良缘。来日哥哥登上宝座,我为王后,从此双宿双飞,这不是万千之喜吗?”

唐僧:“佛心四大皆空,贫僧尘念已绝,无缘消受人间富贵,阿弥陀佛。”

女儿国国王说:“你说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要是你睁开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不敢睁眼看我,还说什么四大皆空呢?”

唐僧:阿弥陀佛。

女儿国国王:哥哥,别闭上,睁开眼睛吧,你就睁开眼睛看看吧。

以上这段两人对话是故事高潮,直接的表现出唐僧的答非所问,和面对女王美色诱惑的不淡定,口口说什么“四大皆空”,都是骗人的,紧张的直擦汗,闭眼念“阿弥陀佛”,要不是有清规戒律的限制,恐怕早就失身了。

两人在惜别时,唐僧又回头望了女儿国国王一眼,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后来两人参加《艺术人生》节目,朱琳站在台上问台下的徐少华:“自女儿国一别,二十年不见,御弟哥哥,别来无恙?”

这一幕,看哭了多少观众,勾起了观众美好的回忆,那时的女儿国国王与玄奘好似在现实重逢。世人以为唐僧躲过了一劫,却不知他错过了一生,不知他修成正果之时,是否后悔过。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