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裡的祕密,其背後的祕密發人深省!

最近和朋友在一起聚聚無意間說起了企業腐敗的話題,有一個朋友當時就義憤填膺怒斥本單位的採購員以權謀私自肥腰包。這位朋友能在外地某油田工作,據他描述近年來由於所在油區資源漸近枯竭,企業產能大幅度下降。員工待遇呢也大不如從前了,但是呢本單位採購部門的人卻活得相當滋潤,採購部門的負責人年前還買了一輛路虎越野車。另一位朋友當即插話道,買路虎不一定就說明這人有問題嘛,人家也許是富二代呢。

御膳房裡的秘密,其背後的秘密發人深省!

這位朋友馬上提高了嗓門,他們那些事兒全單位都知道。明明上面有規定不讓髮卡發年貨了,他們還是變著法兒的採購了大量的購物卡和年貨。說是團購機會難得幫大家省錢。算是年終獎的一部分,但實際上還不是他們從中可以撈好處。這個時候我問了一句,既然這事兒大家都知道為什麼沒人舉報呢。朋友迅速駁回,那是公司領導的老部下,否則能給他這麼一個肥差。我舉報他,他頂多挨個批評我以後恐怕就很難在那混下去了。我頓時啞口無言,沒錯這種情況太常見了,採購領域的貓膩啊,比比皆是,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比如我們今天就要說的古代皇宮裡的御膳房。

御膳房裡的秘密,其背後的秘密發人深省!

顧名思義御膳房就是負責皇帝和後宮吃飯的部門,比如在大清御膳房是一個規模不小的機構,光總管和副總管就有8個人。下面具體做事的太監少說也得有100多號,雖然說是給一國之君做飯吃,但按照咱們今天的觀點來看,御膳房的部門職能其實不大。雖然這部門職能不大,但是機構編制非常的龐大原因就是他們必須把簡單的事複雜化。

御膳房裡的秘密,其背後的秘密發人深省!

比如說這個皇帝每頓飯可能只吃兩個菜,但是呢他們至少要準備100道菜,讓皇帝隨便挑,隨便選,反正呢,花的都是國家的錢。再比如說皇帝一年到頭可能要吃兩次驢肉,那麼御膳房則需要每天殺一一頭驢,以便不時之需。在這種簡單的事情必須複雜化的背景下,御膳房太監無形中有了巨大的運作空間,出現貓膩變是難免的了。那麼太監們的腐敗形勢會是怎麼樣的呢?最直接最簡單的毫無疑問就是採購原材料時的回扣。

御膳房裡的秘密,其背後的秘密發人深省!

正如鹿鼎記中御膳房太監對韋小寶說的那樣,給宮中供貨的商人平時都給回扣,由文獻記載光緒皇帝每天要吃掉4個雞蛋中不能養雞,御膳房的太監呢只能不定期到外面去採購。故宮博物院展示的輕功賬本,顯示御膳房向內務府報賬時每4個雞蛋的價格是30兩銀子。你有沒有感到驚訝,沒錯那個時候雞蛋市場價大概是一兩銀子買400個雞蛋,到了御膳房太監那裡價格整整膨脹了3000倍。這還只是一隻雞蛋,如果是大魚大肉生猛海鮮呢?那該得多貴呀?話說負責和採購的太監這麼幹,他們的同事能不知道嗎?但是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心裡都明白,知道也沒用,頂多是恨自己沒攤上這等好差事,至於舉報那等於是自取滅亡。

御膳房裡的秘密,其背後的秘密發人深省!

就像咱們前面提到的韋小寶,他在當御膳房總管的時候對下屬們的腐敗行為一清二楚,但他卻睜一隻眼閉。 一隻眼一方面呢,是下屬們會孝敬她。而另一方面作為領導,韋小寶也需要這樣的恩惠來籠絡人心。御膳房太監採購菜品時如果按需採購的話,其實腐敗空間是有限的。但正如之前所說,由於御膳房不得不把簡單的事情複雜話。那麼太監們的牟利空間就大大增加了。

御膳房裡的秘密,其背後的秘密發人深省!

咱們舉個例子,康熙皇帝晚年時國庫嚴重赤字,他帶頭節儉之風。但故宮收藏的賬本顯示每天平攤在他一個人頭上的豬肉就有9斤。他能吃這麼多,顯然不會。但御膳房的太監們卻能從中獲得規模化腐敗收益。當然御膳房太監們的獲利方式絕不僅僅只有回扣這一種,甚至對於御膳房總管來講回扣可能都只是蠅頭小利。御膳房總管宮內外行走方便,在內可以近距離的接觸皇帝及後宮妃嬪在外可以輕易接觸到達官顯貴。如此以來他們自身就同時擁有了信使和掮客的屬性。生活在今天的人都應該知道信息和人際關係是多麼的重要啊,否則韋小寶在當御膳房總管的時候,宮裡宮外幹嘛有那麼多人巴結行賄他呢。由此說來咱們在開頭提到的那位由其採購或取得更大利益,恐怕還不在於買卡買年貨本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