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哪些事業單位將徹底進行轉企改制?

2012年,中央啟動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按照方案要求,對三個類別的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改革:1、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2、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3、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改革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哪些事業單位將徹底進行轉企改制?

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會有一些事業單位轉為企業,主要是以下類型的單位。

【1】完全承擔經營職能的

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會對事業單位進行一個分類,經事業單位分為行政類、公益類和經營類。對於不同類別的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改革方式,這也就是分類分步原則。對於經營類的事業單位,轉企改制是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2】經濟效益相對較好的

事業單位改革既要推進,也要保持總體上的穩定。對於經營類的事業單位當中,是否可以轉企改制,其中一個條件是經營效益要相對較好,如果效益不好或者負債較多,那麼轉企改制的條件也不成熟。例如,某報刊社屬於經營了事業單位,經營效益不好,有可能會不好推行轉企改制,另一家報刊社,效益比較好,就有可能實行轉企改革,或者併入相關的傳媒集團。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哪些事業單位將徹底進行轉企改制?

【3】改企業之後能發展的

除了效益要比較好之外,同樣也要具有發展潛力,轉企改制之後要參與市場競爭。如果屬於夕陽行業,或者原來主要靠政府支持存續,轉企改制之後,經濟收入得不到提高,那麼也不一定符合轉企改制的條件。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哪些事業單位將徹底進行轉企改制?

生產類事業單位改企後,除少部分人員隨職能轉換被分流到其它事業單位外,其餘人員全部取消事業編制,變為合同制管理的企業人員,參與市場競爭。當然,為平穩推進生產類事業單位改企工作,各地都會出臺過渡政策,給與改企單位過渡期,一般為5年。在過渡期內,對轉制單位給予適當保留原有稅收等優惠政策,原有正常事業費繼續撥付。在人員待遇方面遵循以下原則:

1、在離退休待遇方面,轉制前已離退休人員,原國家規定的離退休費待遇標準不變,支付方式和待遇調整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轉制前參加工作、轉制後退休的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和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保證離退休人員待遇水平平穩銜接。

3、在醫療保障方面,離休人員繼續執行現行辦法,所需資金按原渠道解決;轉制前已退休人員,轉制後繼續按規定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障等待遇。

4、有條件的轉制單位,可按照有關規定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

5、距離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以提前退休,交由社保部門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