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宝黛爱情经过多次考验已很稳固。黛玉跟宝钗成了要好的姐妹。宝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再也没出现。到底“金玉良缘”能成功?还是“木石姻缘”能实现?只能等家长或高踞于家长之上的贵妃表态。贾母和王夫人都算表了态。贾母清虚观打醮之后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带有对宝黛爱情的肯定性质。王夫人 把薛宝钗请来管家,带有对“金玉良缘”的肯定性质。但她们又不是明确表态。而且她们对对方的态度谁也不表态。王夫人对贾母的公开言论充耳不闻。贾母对王夫人的诡谋算计装聋作哑。贾元春似乎销声匿迹了。贾宝玉的婚姻到底如何进行?局面僵住。谁来推动一把?谁也想不到,竟是个小而又小的小人物。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薛姨妈爱语慰痴颦”。紫鹃掀起了一场既试宝玉,亦试黛玉,还兼试贾母、薛姨妈的大风波。实在是好看煞。

紫鹃为什么要试宝玉?她试出了哪些结果?

林黛玉这场甜蜜又痛苦的恋爱,紫鹃门儿清。紫鹃虽是黛玉的侍女,却亲如姐妹。林黛玉跟贾宝玉的感情,紫鹃最清楚。宝黛情感不可分离,又从不越雷池一步,实际是精神恋爱。从“男女”或性爱关系上看,他们之间冰清玉洁。这些,紫鹃看得清楚,想得明白。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黛玉紫鹃姐妹情深

林黛玉身体越来越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她深爱贾宝玉,又感觉未来希望渺茫。不管宝玉还是黛玉,都不可能也不敢向家长祈求恩准他们的自主选择。这是社会风气、习惯势力决定的,更是贵族家规决定的。宝黛虽然相爱,但是他们同时认为,婚姻必须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约。

在紫鹃看来,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唯一依靠就是年迈的外祖母。贾母是老封君,她在一天,她所怜惜的外甥女儿就有保护;她一旦不在,舅舅舅妈完全靠不住。林黛玉只能任人欺负。像黛玉这样无依无靠的孤女,如果嫁到一般王孙公子、纨绔子弟家,很可能三夜两晚就被丢到脑后。没有后台的林黛玉只能吃气,叫天天不应,入地地无门。紫鹃认为,林黛玉只能在老太太硬朗时定下大事,跟深深相爱的宝玉定亲,她的未来才有保障。但是能不能叫老太太开口说话,相当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宝玉对黛玉的情感程度有多深。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宝玉黛玉两小无猜

于是,紫鹃就想试探一下:假设林黛玉要离开贾府,贾宝玉会有什么表现:听之任之?还是强烈反对、坚决挽留?这是紫鹃试宝玉的主要考虑。可能紫鹃一直在琢磨这事,但迫使她付诸行动有个诱因。那就是薛宝琴的出现。

薛宝琴在曹雪芹原来构思中属于金陵十二钗。在五次增删过程中,曹雪芹做了改动。薛宝琴不再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但是曹雪芹最初加给薛宝琴的精彩笔墨却保留下来。大观园群钗中,薛宝琴年纪最小却经历丰富,才气横溢,貌美如花。贾母对薛宝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喜爱。第五十回贾母向薛姨妈打听薛宝琴的生辰八字。薛姨妈猜测是要给宝玉求聘,遂将薛宝琴已定亲的事说出来,这件事传得满城风雨,紫鹃产生了危机感。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她做出“试宝玉”举动。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紫鹃为黛玉的处境忧虑

试宝玉为什么变成了“试忙玉”,这是个形象说法,贾宝玉表现的太强烈,所以说他太“忙”了。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结果?

紫鹃试宝玉的过程其实非常简单。她煞有其事地告诉宝玉:林姑娘要回苏州了。贾宝玉先是反驳:不可能!因为姑母和姑父都没了,没人照管,林妹妹才住我们这儿来。她怎么可能再回去?紫鹃接着社稷出林家肯定会来接,还已经把宝玉的东西“打点”出来,准备归还。紫鹃编出一整套谎话,造成了林黛玉说走就走的假象。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紫鹃试探宝玉态度

宝玉信以为真,反应激烈。曹雪芹描写极有层次。表现为几步:

第一步,一听林黛玉要走,“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紫鹃看他怎样回答?宝玉却不做声。为什么?因为一听说林黛玉离开,贾宝玉马上掉魂了。曹雪芹唯妙唯肖地写贾宝玉魂不守舍的情状:他先是“一头热汗,清脸紫胀”,这是焦急导致的情态,后是“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便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完全是没了魂的样子。袭人以为李奶奶有经验,请她来看。李奶奶插贾宝玉的人中。按中医说法,人中是人的命门。但宝玉一点儿也不说疼。李奶奶大哭“不中用了”,说她一辈子的心白操了!

一句林姑娘要走的话, 几乎要了贾宝玉的命。

黛玉就是宝玉的命,宝黛心心相印,命命相通。

第二步,宝玉神志稍清,当众表示:林黛玉走到哪他跟到哪。

紫鹃到怡红院,贾母已闻讯赶到。对于这位老太太来说,她的宝贝孙子是天下头等大事。她看到宝玉“死了半个”,自然比上次宝玉被打更焦虑,更心疼,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早就窝了一肚子火,准备找紫鹃算账。一见紫鹃,贾母“眼内出火”骂“你个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神志不清的宝玉一见紫鹃,清醒了,“嗳呀”一声哭出来。贾宝玉失魂落魄,见了紫鹃就重捡回了魂儿。因为紫鹃是黛玉的贴身侍女,算是黛玉的代表。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贾母责问紫鹃


贾母以为紫鹃得罪了宝玉,亲自拉住紫鹃叫宝玉打。这场面太好玩了。一个做奶奶的拉住个小姑娘,叫自己的孙子打!这奶奶还讲理不讲?一点儿不讲。对这位奶奶来说,爱孙子就是最大的理。牵扯到宝玉,贾母连儿子都可以恶狠狠的教训,何况一个侍女?至尊无上的贾母亲自动手拉住个丫鬟叫自己的孙子打,这场面太精彩了。

没想到贾宝玉不打紫鹃,死死地拉住紫鹃不放,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宝玉不让紫鹃走

贾母等人这才知道了贾宝玉突然疯傻的来龙去脉。他们知道:宝玉离了黛玉不能活,黛玉走到哪他跟到哪。

第三步,就是不叫林妹妹走!

林妹妹不能走。林妹妹要走的话,我就跟她走。这,就是神志不清的宝玉表达出来的清醒意志。

“林”字成了贾宝玉的兴奋灶。众人回贾母:林之孝家的来看宝玉了。贾母叫她们进来。宝玉一听满床大闹:”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她们来了。快打出去吧“。小说家笔墨真像游龙,信手点染,皆成妙语。荣国府的大管家到底姓什么?可能开始写小说时,曹雪芹就让他姓”林“,写到这一段就拿他来做段妙文章。也可能这管家本来不姓林,写到这一段时,曹雪芹突然改变,叫他姓”林“,以便构思这个妙趣横生的场面。

宝玉看到房间的船模型,指着乱叫”那不是他们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拿下来,掖到被窝里,”可去不成了!“这个船模型,第一次在贾宝玉的房间出现,为林黛玉出现。

紫鹃试宝玉,试出了什么?

接林妹妹的船来了,拿下来,掖到被窝里,可去不成了


一个林之孝家,一个船模型,信手拈来,风趣幽默又合情合理。曹雪芹变换了几种角度写宝玉在神志混乱之中有个兴奋灶,那就是:林妹妹不能走!要走带我一起走!我永远跟林妹妹在一起!贾宝玉就是在睡梦里, 也不忘喊着”林妹妹,别走“。

紫鹃这一试,无疑让所有人都明确了一件事——宝黛无法拆散,一旦拆散两人,林黛玉可能因此病死,宝玉也会因此变成疯傻之人。这在想促成“金玉良缘”的领导人心中,无疑刮起了一场龙卷风。


刘宽忍 - 枉凝眉.mp35:31

来自熊猫小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